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用定位测量方法研究了Ⅰ-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ex.Ⅰ-69/55)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和主干、侧枝生长量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旷地与人工林树干生长量分配趋势不同,前者树冠以下主干生长量较大,而后者的大生长量集中在冠部;人工林树干直径增量以地径处最大,向上逐渐变小,从枝下高处又开始增大,直到冠部。冠部树干直径增量一般都大于枝下干部,且呈波动式起伏;断面积与材积增量的分配,以树干基部较大,向上逐渐减小,随着修枝高度的上移,上部材积分配比额增大;侧枝生长影响主干上下生长量的分配,侧枝断面积增加1cm~2,可使分枝部位上下断面积的差值扩大0.7cm~2左右。修枝对调节树干的直径材积生长量分配有显著作用。可以促进树干上部直径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油松树干横截面面积年增长量(RAI)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机制,验证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基于RAI模拟预测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方法】在9个不同年龄和竞争状态的油松林内选取27株10~98年生样木,于不同树干位置截取312个圆盘测算并分析各样木的RAI垂直分布模式,比较其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揭示相关机制;基于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构建油松RAI垂直分布模型,根据拟合优度等验证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在不同RAI垂直分布模式和整体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树干位置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及与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确定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结果】油松RAI垂直分布包括2种模式,差异主要源自树干中间区,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RAI分布分别与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的理论模式相近,而中间区RAI分布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因样木而异;RAI垂直分布模型可解释其垂直变异的82.76%;不同模式和整体水平,有效树冠基部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均小于其他位置,胸高处RAI与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均优于其他位置,而与材积增长量的异同因模式而异,或优于其他位置或略差于理想位置。【结论】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需求分别决定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的RAI垂直分布,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及生物环境等因子共同决定树干中间区的分布;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树冠基部对全树干水平的代表性较高,在胸高处测算RAI并据此预测材积年增长量是有效但存有缺陷的方法,对单木叶生物量的模拟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于树干材积的测定,传统的比较精确的方法是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法。此法是将树干区为一米或二米长的等长区分段,分别测定各段的中央直径,梢底直径和梢头长度,做详细记录。然后以计算或查表的方法求算各段和梢头材积进行合计,即为树干材积。该法测算手续比较烦杂,而对业务不够熟习者一但搞错一个区分段中央直径位置,材积计算就会出现大错。笔者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研制了一种适合于我国木材度量单位,  相似文献   

4.
就杉木人工林立木树干材积的估测,材积按树高分布,材积的组成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立兴安落叶松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助于材积与三要素的关系,推导出兴安落叶松材积连年生长量方程和,并选择了别的树种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然后用解析木资料分别人工林与天然林拟合以上三方程。经比较,效果最佳,最后用其他解析木资料对所建立的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进行了精度计算,平均误差不超过±4%。  相似文献   

6.
树干解析是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树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内业工作通常包括:①树干纵剖面图的绘制;②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生长率的计算。③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曲线图的绘制。上述的工作量不仅大,而且十分烦琐。该文通过Delphi语言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程序,一次输入数据,即可通过计算机完成上述工作,并将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表、树干生长过程总表存储为Excel文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调查材料阐述了刀切法估计树干材积的过程,认为利用刀切法估计树干材积是可行的,并得出了比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积精度高13%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单木树干点云,提出一种基于断面轮廓曲线的树干材积计算方法,为准确测定单木树干材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将树干点云按设定高度thick划分为若干等高垂直分段,对于一个垂直分段,将其树干点云投影至下断面得到一个平面点集,以该点集凸包点形成闭合凸多边形的质心为中心点,以角度参数θ对该平面点集角度分区,一个角度分区中所有点的重心点为该角度分区的轮廓点,根据角度分区在上下垂直分段上的相邻性和连续性修复无轮廓点的角度分区;然后,以当前垂直分段所有角度分区的轮廓点为插值点,构建一条闭合连续光滑的三次B样条曲线(称之为垂直分段的断面轮廓曲线),该曲线所围面积为断面积,断面积与高度thick之积为垂直分段体积,所有垂直分段体积累加得到树干材积。分别以可准确计算体积的圆柱体、圆台体和抛物线体的模拟点云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来自7个树种183个长度为1 m的树干点云为实测数据,开展模拟试验和实测试验。【结果】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圆台体和抛物线体的体积计算,断面轮廓曲线法在合适的thick与θ参数下计算精度高于拟合圆、拟合圆柱体和Bézier凸曲线法的计算精度。实测试验结果表明,与断面轮廓曲线法计算的材积(thick=2 cm,θ=2°)相比,拟合圆、拟合圆柱体和Bézier凸曲线法计算材积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64%、43365 cm~3和05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63%、42906 cm~3和053%,总相对误差(TRE)分别为1188%、3 36136 cm~3和951%。【结论】断面轮廓曲线法计算的树干断面积和材积最为精确,传统以横断面是圆为理论计算的树干断面积和材积均大于其真值。  相似文献   

9.
一些基层生产单位,为了按森林法规定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以期实现森林的永续经营利用,纷纷提出如何计算生长量的问题。现提供几种计算方法和有关数据,供参考。一、材积生长量的计算方法 1、利用森林经理调查材料凡是经过森林经理调查的地区,在森林施业案中都有立木令级表,立木令级表是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落叶松实际调查材料 ,阐述了刀切法估计树干材积的过程 ,认为刀切法估计树干材积是可行的 ,并得出了比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积精度高 13%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依据树木的生长年轮判测调查因子称做树干解析。由此计算出材积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一般是很费力气的。已开始进行的资源普查工作,显示出的某些调查因子随树令变化的一致性,可以简化树干解析工作的研究方法。现已查明,直径生长量系数Ka和材积生长系数Kv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时期内呈现出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问题的提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材积不断地增长,其增长的数量称之为材积生长量。目前,我省材积  相似文献   

13.
太岳山林区油松侧柏材积生长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油松、侧柏的单株材积生长量解析资料,应用费尔哈斯(Verhulst)非线性微分动态模型进行油松、侧柏材积生长量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与林木生长规律拟舍得十分满意,因此,Verhulst 模型可以作为调控生物种群生长发育的依据。通过预测,对于了解林木生长规律、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土地利用率和林业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日本林业学者曾研究树干向量、干形向量,确定了标准干形和全干材积贡献率,并用多变量分析进行了树干形状群的比较。鉴于上述研究尚不完善,本文在其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孙吴县境内的四个主要树种为样本,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本地区的较为理想的干形向量函数式,又用该式确定了直径和材积的计算公式。经比较发现,这种新的计算公式有估算精度高,方法简单之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商品林经营中,以材积生产率为问题的研究方向,通过计算和分析认为,单层林每公顷材积生长量比复层林高1/4,且单位树冠量的材积生长量也比复层林高.  相似文献   

16.
用分段取函数、建立回归方程的方法,将原省森工局颁发的《立木树干材积与材种出材率表》中的以8cm为始测径阶、4cm为一进阶的立木树干材积修订为6cm为始测径阶、2cm为一进阶的树干材积,同时以样条函数和数值逼近法解决2cm为进阶的各材种出材率。  相似文献   

17.
对刺槐5个新品种材积生长量和形数分别进行了测算,得到材积生长量由大到小分别是多彩青山壮美青山紫艳青山绿满青山鲁刺10;f1.3与fa的变化趋势一致,但f1.3较fa偏大;通过分析胸径、树高与f1.3和fa的关系,得出结论:f1.3和fa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较为明显,与树高大小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杨树片林团状配置对材积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样栽植密度下,窄冠黑杨4株团试验林,比行状栽植的窄冠黑杨材积生长量提高20.3%。该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行状配置模式,实现了造林模式创新。以3株团中林-46杨幼林期调查数据表明,定植第一年团状林与行状林生长量基本相同,第二年至第四年团状林材积生长量分别是行状林的89.6%、95.8%和101.3%。这表明,团状造林在幼龄期(1~3a)生长量低于行状林,因此团状配置不适宜培育小径材,是培育中、大径材的丰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三北地区杨树速生林材积生长量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三北地区杨树速生林材积生长量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确定出影响材积生长量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水分因子 ,光照因子次之 ,热量因子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以一种单的可变干形树干尖削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出树干纵剖面(树干上部带皮直径),总林木材积、商品材材积(从地面到某树高限或直径限)的材积估算系统。这一树干尖削度曲线由指示圆锥干形和抛物线干形的系数值所确定。对于给定的树高,小径木确定为抛物线干形,大径木确定为圆锥干形。林木在这一干形系列中的位置由其总树高与胸径的比值来确定。利用大湖区北部美国赤松、斑克松、白云杉的树干解析资料,对本材积估算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