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宏伟  黄峥 《果树科学》1995,12(2):114-116
壁虱为害枣叶造成枣吊缩短,叶面积变小,叶解剖结构中细胞排列疏松,上表皮层及近轴面栅栏组织变薄,海绵组织增厚,因壁虱刺吸在叶背面留有大量刺吸孔,刺吸孔周围细胞收缩变褐死亡,造成叶子反卷,易折裂。  相似文献   

2.
1 受害症状 枣叶壁虱又名枣锈壁虱、枣树锈瘿螨、枣瘿螨、枣锈螨、枣壁虱、枣灰叶、灰叶病等,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在宁夏灵武枣区主要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危害枣、酸枣、桃、杏等树种的芽、叶、花、蕾、果及绿色嫩梢,尤以芽、叶、果受害最重。枣芽受害后,常延迟展叶抽条;叶片受害初期无症状,展叶后20天左右基部和沿主脉部分先呈现灰白色、发亮,约40天后扩展至全叶,叶肉略微增厚,叶片质脆变硬,叶缘两侧沿主脉向叶面纵卷合拢,使光合作用减退,严重时叶表皮细胞坏死,失去光合能力,整叶焦枯脱落,甚至造成二次萌叶。花蕾受害后不能开花,  相似文献   

3.
1 受害症状 枣叶壁虱又名枣锈壁虱、枣树锈瘿螨、枣瘿螨、枣锈螨、枣壁虱、枣灰叶、灰叶病等,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  相似文献   

4.
近二年,乐陵枣区有部分树株或树株的部分校系出现无花少花的现象,造成局部减产和绝产,而且这种现象有蔓延加重的趋势,为保障枣区的正常生产,两年来,我们作了有关的调查和试验,解开了近年枣树无花少花之谜,并取得了预防的经验。 调查试验结果表明,乐陵县部分枣树无花少花的原因,除近年雨量偏少(由600毫米左右减为360—450毫米左右),影响长势以外,主要是枣叶壁虱的蔓延为害。枣叶壁虱虫体很小,肉眼看不到,而且其为害方式是以细小的口器刺吸叶片、花蕾和幼果的汁液,受害器官初期不显明显的受害症状,因而不易为人察觉,直到6月中下旬,才渐显症状:…  相似文献   

5.
枣树锈壁虱是乐陵金丝小枣主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危害植物组织,造成叶片灰白上卷,枣吊无花,树体衰弱。枣树锈壁虱4月中旬出蛰危害,10月中旬进入越冬,危害盛期在6月,全年关键时期用药1~2次即可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枣树在本地栽培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几年绿盲椿象危害日趋严重。它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危害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花盘及果实为主,被害叶片发生卷叶,叶片上先出现黑色小点,随叶片生长,小点变成不规则的孔。被害枣吊不能正常伸长而弯曲,俗称“烫发病”。花蕾受害后,变成褐色并渐渐于枯萎蔫,最后脱落。开放的枣花被绿盲椿象刺吸后,蜜盘变成褐色、于枯,最后导致枣花脱落。危害幼果可使果皮表面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坏死斑会隆起小包,果肉组织坏死,造成果实无光泽、畸形,严重时果实脱落。绿盲椿象在花期、幼果期危害是造成枣树产量减少、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绿盲蝽 1.1 为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幼果受害后,出现黑色坏死斑或小疱,严重影响枣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枣树病虫种类较多,仅危害枝、叶、花、果的病虫就多达十余种,在4、5月份主要有枣飞象、枣尺蠖、枣壁虱、枣绮夜蛾等,这些害虫都危害枣树的嫩芽和叶片,造成发芽晚,开花迟,不能丰产;6、7月份发生的食叶害虫有枣黏虫,龟蜡介壳虫和枣壁虱。危害枣花和幼果的有串花步曲、枣奇夜蛾,蛀害果实的有桃小食心虫;7月中  相似文献   

9.
枣瘿螨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枣是山东省滨州市的枣树主栽品种之一,截至2005年滨州市栽植面积5·8万hm2,年产冬枣8000万kg。但是随着冬枣面积的迅速扩大,枣瘿螨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冬枣生产安全构成威胁。枣瘿螨又名枣壁虱、枣叶锈螨,属蜱螨目瘿壁虱科,主要寄主有枣树、杏树等树种。根据2002—2005年对冬枣枣瘿螨发生情况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枣瘿螨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根据近年生产防治经验提出综合防治技术。(1)为害特点枣瘿螨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枣叶片、花蕾、花、果实及嫩梢。枣树被害后,叶片卷曲,呈灰色,进而落叶,造成二次萌芽;枣蕾、花受害后,绿色部分渐变浅…  相似文献   

10.
枣树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近年来在山东省曲阜市枣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幼叶、果实,给广大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科学防治绿盲蝽,我们于2005年在曲阜市吴村镇峪口村枣园对绿盲蝽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并提出防治措施。(1)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绿盲蝽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出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枣花几乎全部脱落;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疱,被害处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绿盲蝽…  相似文献   

11.
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绿盲蝽在我市大范围发生,部分果园危害严重。绿盲蝽危害多种植物的幼嫩组织。果园中,以葡萄、苹果受害最重。它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幼嫩组织的汁液,并分泌毒素,造成伤口附近叶组织坏死,使整个叶片呈斑点状坏死,整个叶片、新梢停止生长。葡萄受害后,新  相似文献   

12.
《果农之友》2011,(6):51-51
绿盲蝽象又称牧草盲蝽,能危害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多种经济作物,1年发生4~5代。绿盲蝽象在枣树上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枣树幼芽、叶、花蕾、花和果实进行危害,在叶片上形成小斑点及不规则小孔,枣吊受害似烫发状,花蕾受害枯死脱落,幼果受害形成小斑点。绿盲蝽象以卵在枣树病残枝、剪口、蚱蝉卵穴和多年生枣股等处越冬,萌芽期开始孵化为若虫。  相似文献   

13.
正绿盲蝽象属于半翅目盲蝽科,俗称棉青盲象、花叶虫、小臭虫等。近几年,此虫在太行山区发生范围日益扩大,危害愈来愈严重。绿盲蝽为多寄主性害虫,以其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植物受害后,发生破叶现象,俗称"破头疯""破叶疯"。绿盲蝽在枣树上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枣头嫩芽、花蕾处为害幼嫩叶片、幼芽和花器,并在枣坐果期为害幼果,影响枣叶形成及叶片进  相似文献   

14.
1为害状况牧草盲蝽,又名绿盲椿象,刺吸式口器害虫,属半翅目盲蝽科。为害牧草、豆类、棉花、蔬菜、枣、葡萄、樱桃、桃、李、杏等多种作物及杂草。近年来,该虫在各枣区普遍发生,对枣树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枣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幼叶和花蕾的汁液。幼嫩叶片受害后,先出现褐色小斑点,随后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孔洞,整叶皱缩,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枣吊生长因此受抑制而呈弯曲状,进而影响花芽分化。花蕾受害后枯黄脱落,花量锐减甚至全树无花,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形态特征成虫黄绿色或浅绿色,体卵圆形,长5cm左右。有胸足3…  相似文献   

15.
枣瘿螨又名枣树锈壁虱、枣叶壁等,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以成螨和若螨危害枣树的叶、蕾、花和果实,影响冬枣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造成整枝、整株绝产。  相似文献   

16.
<正>1金丝小枣主要病虫害金丝小枣病虫害种类很多,在我县常见的主要有枣锈病、枣疯病、枣褐斑病、枣裂果病、枣缩果病、枣果浆烂病、枣尺蠖、枣黏虫、枣瘿蚊、桃小食心虫、食芽象甲、大灰象甲、叶螨、枣龟甲蜡蚧、刺蛾类、绿盲蝽象、枣叶壁虱、枣粉蚧、棉铃虫、豹纹木蠹蛾。2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2.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  相似文献   

17.
日本龟蜡蚧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日本龟蜡蚧,别名日本蜡蚧、枣龟蜡蚧,俗称树虱子,属同翅目,蜡蚧科。近两年在我区柿子树上有发生,其危害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新梢、芽、叶子的汁液,并分泌黏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大量发生时枝、叶、果上布满黑霉,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枝条受害严重的生长细弱干枯致死,削弱树势,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8.
柑橘锈壁虱又名柑橘锈螨、锈蜘蛛、柑橘刺叶瘿螨、铜病,被害的果实俗称油它子、油柑子、黑皮果、火柑子、紫柑、牛皮柑。该虫是我国柑橘生产上的主要敌害,几乎对所有的柑橘品种都能危害,受害严重的植  相似文献   

19.
绿盲蝽在大樱桃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盲蝽又名绿蝽象、小臭虫,半翅目,盲蝽科,杂食性剌吸式害虫。近几年大樱桃产区发生日趋严重,它是大樱桃生长前期重要防治对象。绿盲蝽除为害大樱桃外,还为害枣、葡萄、苹果等果树,尤其在枣和葡萄上发生更为严重。1为害症状该虫以成虫、若虫叮食嫩芽、幼叶和幼果,造成叶片穿孔,形成网状、丛生、疯头或畸形果。嫩芽受害,引起枝叶不展、皱缩或疯头。幼叶受害先呈针剌状,后形成许多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粉虱是属于同翅目、胸喙亚目、粉虱科的一类小型昆虫,口器刺吸式,成虫有翅两对,若虫固定寄生为害.末龄若虫皮壳硬化为蛹,即蛹壳.通常利用蛹壳的特征,鉴别种类.粉虱能为害柑桔、蜜柚、茶树等数十种植物.若虫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叶被害处黄化,并能分泌蜜露(排泄物),诱发叶片果实煤烟病,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枝、叶、果实发黑,落叶,树势衰弱.本县去年已有文丰、山格、小溪、霞寨等镇个别果园成片为害,造成受害果园减产劣质.已知有100多种粉虱为害,本县以桔粉虱,黑刺粉虱为害为主,现主要介绍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