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溴菌腈EC、乙磷铝WP、代森锰锌WP、醚菌酯WG、吡唑醚菌酯EC、嘧菌酯SC、氟吡菌胺·霜霉威SC、噁酮·霜脲氰WG、烯酰吗啉WP、氢氧化铜WG等10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52.5g/L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具有稳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9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2.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开展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7%唑醚·丙森锌SC 1 000倍和1 500倍液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分别为89.46%和85.22%,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6.50%和92.55%;25%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43%戊唑醇SC 4 000倍和25%吡唑醚菌酯SC 1 500倍+43%戊唑醇SC 3 000倍液处理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07%和91.38%,对褐斑病的防效为84.97%和90.48%。均优于对照药剂百泰。试验说明67%唑醚·丙森锌SC,以及25%吡唑醚菌酯SC和富力库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柑橘黑点型树脂病危害柑橘,造成果面、叶面黑点,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商品性,导致果农丰产不丰收。为筛选出较好的药剂,测定了80%代森锰锌WP、25%吡唑醚菌酯EC、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P、25%咪鲜胺EC、250 g/L嘧菌酯SC、10%苯醚甲环唑WDG、30%苯醚甲环唑SC、50%克菌丹WP、70%甲基托布津WP、80%代森锰锌WP、丙硫唑SC共10种农药对柑橘黑点型树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防效达90.96%;10%苯醚甲环唑、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防效分别为82.45%和81.15%;克菌丹、代森锰锌、咪鲜胺及30%苯醚甲环唑的药剂防效分别为78.31%、76.09%、73.82%、71.01%;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和丙硫唑的药剂防效分别为67.54%、67.06%、59.97%。  相似文献   

5.
氟菌·肟菌酯具有保护、治疗、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为验证其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效果,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14d,42.8%氟菌·肟菌酯SC 2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0.17%和83.34%,防效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活性,从EC50和EC90综合来比较,23%醚菌酯·氟环唑SC和450 g/L咪鲜胺EC效果最好;20%烯肟·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2%苯醚·氟酰胺SC、70%甲基托布津WP和60%百泰WG效果次之;1.5%多抗霉素WP、70%代森锰锌WP、99%硫酸铜和50%醚菌酯WG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2012年用10%苯醚甲环唑WG等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400 g/L氟硅唑EC、40%腈菌唑WP、430 g/L戊唑醇SC、5%己唑醇ME等5种药剂对梨黑星病有显著防治效果,50%醚菌酯WG和80%代森锰锌WP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梨白粉病的秋季防治,选用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个处理对梨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9.
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作者选用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250 g/L嘧菌酯SC、125 g/L吡唑萘菌胺EC、50%醚菌酯WG开展黄瓜白粉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 450 mL/hm2、600 mL/hm2、750 mL/hm2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好,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各试验剂量间防效差异显著;本试验剂量下该药剂对黄瓜安全,黄瓜未发生不良反应。生产上建议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即喷洒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用药量为450~600 mL/hm2,连续用药2~3次,间隔期7~10 d。  相似文献   

10.
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g/L氟环唑乳油500倍液的防效最好,喷药3次后10天防效达80.61%,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 500倍液,防效均超过75%.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香蕉安全,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5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EC948500SC90mL/hm2以上剂量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好力克430SC、NATIVO75WG、凯润250EC、特富灵30WP的正常的推荐剂量的防效,且保叶效果也明显较好。在黄瓜白粉病发病盛期使用AEC948500SC,对黄瓜安全,对白粉病有特效,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6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药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600倍液和25%戊唑醇水乳剂1800倍液处理的防效均达80.00%以上,但25%戊唑醇水乳剂1800倍液处理出现新叶生长不良症状,不推荐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倍液和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处理的防效也均达70.00%以上,防治效果理想。结果显示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40%氟硅唑乳油适用于黄瓜白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种蔬菜上采集的864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株菌株,共计16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相似文献   

14.
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醚菌酯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配组合,通过活体盆栽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进行复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与10%苯醚甲环唑WG(质量比分别为1∶1、1∶3、1∶5、1∶7、1∶9)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57.91、121.83、116.65、114.07和108.08|5个配比中,1∶1和1∶3配比表现增效作用,其余3个配比表现相加作用。综合增效作用和防治效果两方面考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配比最佳。  相似文献   

15.
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床子、紫苏、鱼腥草、甘草、细辛等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乙醇提取物对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南瓜白粉病都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且多数中草药提取液的浓度为0.02 g·mL~(-1)时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高于浓度为0.01 g·mL~(-1)的效果。其中蛇床子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最好,当浓度为0.02 g·mL~(-1)时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87.57%和86.80%。浓度为0.02 g·mL~(-1)的蛇床子、细辛对南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显著优于化学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甘草对南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最差。0.02g·mL~(-1)的蛇床子提取液可优先用于南瓜白粉病的新型生物药剂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防效均为第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茄子专用缓释肥氨挥发特性以及对茄子产量、品质,
NPK 养分吸收以及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中,与大颗粒尿素(PUR)相比,
茄子专用缓释肥(QSRF)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速率和氨累积挥发量。培养前期大颗粒尿素(PUR)氨挥发
平均速率最大,28 d 以后茄子专用肥(QCCF)挥发速率则为最高。QSRF 处理的表观挥发量比等氮量的
PUR 及QCCF 降低了62.17% 和56.76%。在盆栽试验中,QSRF 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2 个品种的QSRF
处理分别较普通复合肥(OCCF) 增产37.1% 和37.8%, 较商品缓释肥(MSRF) 增产1.4% 和27.6%。
QSRF 处理增加了果实VC、氨基酸含量,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OCCF 处理。QSRF 处理可显著提高氮
素和钾素的表观利用率,而对磷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甜瓜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对海南省甜瓜霜霉病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d,以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达88.09%;其次为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86.45%);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金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0%科佳乳油2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3.83%,81.61%和76.16%。上述5种药剂防治甜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在生产上应用时,可进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草莓抗白粉病的离体鉴定及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草莓白粉菌孢子抖落或喷雾接种在直径1 cm草莓叶盘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ooc、光照3000 lx(16 h/d)的条件下培养7 d后进行鉴定。‘丰香’、‘章姬’、‘全明星’等草莓品种的离体鉴定结果与这些品种田问对白粉病抗性表现一致。离体筛选杀菌剂的结果表明,氟硅唑和腈菌唑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