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来源于传统园林,又渗入了现代的气息。枡野俊明是著名的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师,僧人和景观设计师的双重身份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景观设计,也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赋有禅意的造园理念、对于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实践精神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民族文化贯穿整个发展历程。在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是设计中独一无二的精神所在。民族文化设计使景观与当地民俗相互交融,形成民族独有的、可依托的灵魂所在。具有鲜明特征的苗族文化,其节庆、服饰、建筑、图腾的民族元素为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文章通过对安顺市跳花坡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分析,努力探寻苗族文化与其精神在景观中的表现,并为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提炼和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代传统的庄园文化与庄园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总结了古代庄园“隐逸文化”、山水田园文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和风水文化。分析了古代传统庄园景观的特点。最后从引导精神意境的提升、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以及生产多功能与园林化环境相结合三个方面,归纳了中国古代传统庄园文化及园林景观对现代农庄景观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构筑景观,景观传达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过程。景观设计师、景观感知者与场所三者本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景观内容,从而形成特有的景观特征。针对当今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以环县环江旅游风情线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县自然资源文化、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带状绿地景观构建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基于环县多元文化的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策略。为恶劣环境下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区域,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生活呼应,采用什么样的设计语言,依托地域文化特性,从在景观设计理念、艺术表达方法,色彩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的精神形式,正确地处理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与文化、新材料技术与文化内涵表现等诸方面的关系,使我们的景观能够面向当下生活,复苏历史记忆,融入自然怀抱。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娄底市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指导思想、景观形象布局等方面对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和谐为主旨,将功能与审美、行为与心理、生态与文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布局,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现代景观的发展,必须与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才能真正体现和促进现代社会精神面貌的发展与进步,十八大以后,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只有恰当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凸显中国景观设计的无穷意境,文章以社会的发展和内在切实需求为背景,以目前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提出了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以我国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观为例,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景观园林中水景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指出在园林设计中,风景园林师需要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自有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体系,从而实现传统景观园林设计向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更新转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银川中阿之轴景观实例,分析宁夏回族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同时从景观空间、景观视觉、听觉及景观氛围四个方面着重讨论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构建与表达的途径,研究彰显地域特色与民族魅力的景观设计方法,探索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范烨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51-153
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同时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景观形成的2种方式,即模仿自然和与自然的反差,说明景观自身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对深入研究和分析景观特性、发掘和认识景观设计的理念、提炼和发扬景观价值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城市景观风貌严重受欧陆之风的影响,正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风格特色。景观设计急需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归路——怎样更好地发挥民族特色和文化精神——传统园林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探讨,极具当代性意义。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研究、保护和继承,发扬我们传统园林景观及文化理念,重新认识和发掘传统园林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发展方向朝着为人们提供具有诗情 画意和文化内涵的栖居环境。对于新中式景观设计而言,它是当今景观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产生符合社会发 展需求,并展现出惊人的发展空间。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展现新的景观形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本文对新中式景观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艺术运用的研究,体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融 合,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运用艺术的构景手法,以写意的象征形式表现居住区景观形态与意识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景观已成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象征,体现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然而其中还存在着众多盲目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希望可以促使城市景观设计更加人性化,并且与自然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4.
英国园林以优美的自然式植物景观在世界园林舞台上独树一帜.英国园林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成阶段表明,开放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的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对自然花木的青睐等是其发展变迁的根本原因.英国园林的自然植物景观在现代生态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有独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汤振兴  陈群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93-5995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速公路景观概念的阐述,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论述了与自然协调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高速公路自身景观要与沿线景观格局、地域文化、景观特征3方面进行整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扬州园林为例,具体说明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值得借鉴的创作精神,即依托传统文化,在求变求新的同时把握以人为主的文化分寸感,同时重视细节与地域特色以及景观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从而创造出既葆有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马贝娟  张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54-20155,20173
从景观设计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述了为创造独具魅力而富有永恒生命力的现代景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最后对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文化背景的角度,对澳大利亚园林中所蕴含的丛林文化进行研究。探讨澳大利亚园林设计师对代表自然精神的丛林景观的应用,以及对土地特征的尊重、对人工景观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从而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与和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适应,在对景观的审美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大量的欧式建筑被设计师延用,这一现象导致了景观过于单一,并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相符。经过了几年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新中式景观诞生了并且备受人们的青睐[1]。新中式景观赋予了我国的园林景观以往的文化内涵,不仅从根本上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现代技术与材料进行景观设计,将古典园林风格用现代手法表现出来。在美学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在经济上比较符合大众需求,生态意义上可以采用环保节约型材料,适应了当代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新中式园林景观在以后的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琳  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52-4754
[目的]探讨中国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精神失语问题。[方法]以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为例,从建馆的地域文化特性和建筑设计造型、色彩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表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形式。[结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技巧,正确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与文化、新材料技术与文化内涵表现等诸方面的关系,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专业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