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鸭、火鸡、鹅等多种雏禽易感的接触性传染病,表现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世界上首次RA感染由Riemer于1904年报道在鹅群中发生,当时被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症”。我国郭玉璞于1982年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3个商品鸭场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福建省林业杰等于1989年在福州的鸭场分离到RA。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大多数有集约化养鸭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发生,在我国几乎所有养鸭区都有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表面破溃的皮肤感染,有时日粮中营养不均衡也会成为该病…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俗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包心病。现为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幼禽。多见于2—4周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特征,死亡率高低与鸭群饲养管理水平、卫生条件好坏或混合感染程度有关。现将一起半番鸭发生...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火鸡等多种幼禽。多见于2~4周龄的雏鸭,呈急性居多,慢性较少。雏鸭感染该病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三炎”为临床特征。现将一起快大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规模养殖的禽群一旦染疫发病常以高死亡率给养鸭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养鸭业的头号杀手.笔者长期从事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对于规模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该病,且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一种危害家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害雏禽.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发病率为5%~90%,死亡率高达80%,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各种家禽的一种细菌性疾病.本病临诊上有多种病型,其中以雏鸭的败血症和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危害最为严重.鸭疫里默氏菌病与败血型大肠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两种主要传染病,在实际生产中,这两种病常互为继发或混合感染,造成2-6周龄雏鸭的大批死亡,使药物防治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默氏菌病,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各种雏鸭发病死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区水西镇白田村一例樱桃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该病主要侵害雏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较多见,有关诊治报道不时见于报端,但雏鹅感染该病报道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邱彦  周小容  罗文秀 《兽医导刊》2011,(Z1):232-233
鸭疫里默氏菌(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症或鸭传染性浆膜炎。本病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用药物治疗的耐过鸭,常生长迟缓、体重减轻,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最早由Riemer于1904年报道在鹅群中发生。美国学者于1932年首次在鸭场发现该病。在我国,郭玉璞(1982年)在北京郊区某鸭场首次分离到鸭疫里默氏菌(RA)。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此病。  相似文献   

10.
幼肉鸭混合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fer,RA)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1~8周龄的小鸭,特别是2~4周龄的鸭发病和死亡,并以心胞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病理特征,死亡率一般在10%以上。该病自1932年美国报道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报道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郭玉璞于1982年在北京首次发现该病。鸭大肠杆菌病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疫里氏菌病相似,并常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本文报道两例鸭疫里默氏菌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1-7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高死亡率、致感染鸭体重减轻和高淘汰率,使其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现几乎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存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我国1982年郭玉等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北京鸭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我们自1997年以来,在镇江市郊的谏壁、大港、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fer,RA)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小鸭,特别是2~4周龄的鸭发病和死亡率较高.此病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病理特征,死亡率一般在10%以上.目前该病是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养鸭业的危害极大,我县引进外来各种品种的鸭均发生,但本地品种"融水香鸭"首次发现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文华  苏敬良 《中国家禽》2004,8(Z1):233-235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害雏鸭,也可感染雏鹅和雏火鸡等其它禽类。由该菌引起的鸭疫里默氏菌病呈世界范围分布,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现一种能引起鸭鹅呼吸道感染的新细菌,该菌的临床症状与RA相似。1994-1995年期间,在德国北部从30%以上的败血症死亡的商品鸭中分离到一种类RA菌,这些菌株大多是从患病鸭鹅的呼吸道和脑组织等处分离得到。这些病例的症状和病变与RA引起的渗出性败血症感染很相似。其实早在1978年就曾在德国的番鸭中分离到该类细菌,此后又相继在德国的北京鸭、番鸭、鹅分离到。我国目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茵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茵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规模养殖的禽群一旦染疫发病常以高死亡率给养鸭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养鸭业的头号杀手。笔者长期从事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对于规模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鸭,也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在易感雏鸭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及导致鸭发育缓慢,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痛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默氏 (巴氏 )杆菌是感染家鸭、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 ,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其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家鸭在 1~ 8周龄均易感染该菌 ,3~ 5周龄最为易感。急性感染病例死亡率相当高。有一些鸭场和农村散养鸭经常在 3周龄时发病 ,笔者先后从发病和死亡鸭的肝脏、气囊、脑等部位分离了十多株细菌 ,通过实验室诊断 ,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取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 ,流眼泪和鼻液 ,有轻度的咳嗽和打喷嚏 ,排绿色稀粪 ,头颈震颤、…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小鸭,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量和单位容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工作又没有跟上,致使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一起鹅群发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是养鸭生产中最为常见的2种致病性细菌,它们在临床上多以原发或继发于其它疾病出现.有时则表现为二者的混合感染,对养鸭业的危害较大。对于禽类,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众多,鸭疫里默氏菌也存在多种血清型,二者的血清型之间存在交叉保护,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所致的鸭、鹅、火鸩和其它多种禽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以2~4周龄小鸭最易感,死亡率可达30%~90%[4].我们对2009年1~3月份怀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病鸭群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