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放牧羊群的组群 合理组群有利于放牧管理,以及羊的选留和淘汰,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利用劳动力和设备,充分发挥牧地和羊的生产潜力。放牧羊群应根据羊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牧地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群。羊的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一般公羊群、育成公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鉴定等级组群。羊的数量少,不能多组群时,应将种公羊单独组群,母羊组成繁殖群和淘汰群。非种用公羊应去势,防止劣质公羊在群内杂交乱配,影响羊群质量的提高。羊群大小,要根据羊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牧地的地形与牧草生长情况来定。一般种公羊群要小于繁殖群,高产性能的羊群要小于低产性能的羊群。地形复杂、植被不好,不宜大群放牧的地区,羊群要小,反之羊群则大。就地区而言,在牧区放牧羊群的规模,繁殖母羊群一般以250-500只,半农半牧区100-150只,山区50-100只,农区30-50只为宜。育成公羊群可适当增大,核心母羊群可适当减少,成年种公羊20-30只,后备种公羊40-60只为宜。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苏尼特羊的饲养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繁殖成活率、个体产值和群体质量,向牧民提供简单易懂的饲养管理和生产经营方式,特提出苏尼特羊饲养管理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苏尼特羊产区内羊场、合作社和养殖户。1羊群结构羊群结构包括种公羊(育成)、繁殖母羊(育成)和羔羊。各类羊应单独组群放牧。根据草场大小和牧草长势合理组群。一般为母羊群200~500只,种公羊群150~300只。羔羊以根据日龄大小进行分群为好。  相似文献   

3.
<正>1放牧羊群的组群合理组群有利于放牧管理,以及羊的选留和淘汰,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利用劳动力和设备,充分发挥牧地和羊的生产潜力。放牧羊群应根据羊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牧地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群。羊的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一般公羊群、育成公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鉴定等级组群。羊的数量少,不能  相似文献   

4.
雷州山羊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山羊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山羊品种,成年公羊体重43~52kg,大的阉羊重达60~70kg,成年母羊体重26~46kg.一般情况下,从羔羊出生到出售仅需240 d.据测定,每头阉羊每月可增重5 kg,最高可达6.5 kg.母羔羊出生后4个月性成熟,5~6个月龄可配种受胎,因多为群牧,采用自然交配受胎,母羊产后10~15 d再次发情,每年可产2.5胎,每胎产1~4只羔羊.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上旬,广西区某种羊场从四川省资阳市引进简阳大耳羊185只,其中成年母羊32只,成年公羊7只,后备母羊54只,后备公羊51只,哺乳羔羊41只(1月龄羔羊19只)。由于引种运输和护理工作做得较好,185只种羊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现将其引种经验介绍如下。1情况分析(1)该批种羊规格不一,有成年羊、后备羊、羔羊。(2)运输距离长,资阳市到达引种目的地的最  相似文献   

6.
1羊群的组织合理地组织羊群,既能节省劳力又便于羊群的管理,一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放牧条件,按羊性别、年龄来组织羊群。牧区和草场面积大的地区,一般以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200~2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的公羊150~200只为一群,种公羊80~100只为一群。如果农区没有大面积草场,羊群放牧多利用地边、路边、林地、河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羊群不宜过大,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30~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40只为一群,种公羊10只左右为一群。  相似文献   

7.
1 波尔山羊放牧饲养 1.1 羊群的组织 合理组织羊群,既能节省劳力,又便于羊群的管理.一般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放牧条件,按羊性别、年龄来组织羊群. 牧区和草场面积大的地区,一般以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200~2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的公羊150~200只为一群,种公羊80~100只为一群. 农区一般没有大面积草场,羊群放牧多利用地边、路边、林地、河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羊群不宜过大.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30~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40只为一群,种公羊10只左右为一群.  相似文献   

8.
<正>1羊舍1.1羊只占用面积辽宁绒山羊体格较大,成年后体重达89~110kg,加之公羊的角斗性较强,所以每只公羊应保证有足够的养殖面积。一般情况下,成年公羊4.0~6.0m2,后备公羊1.8~2.2m2,育成公羊0.7~0.8m2,3~4月龄公羔羊0.3~0.4m2。1.2羊舍物理指标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不要超过20°),以利于排水。选址时要避免将羊舍建在低洼处,保持羊舍通  相似文献   

9.
正1选种育成羊的选种是羊群质量提高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生产中经常在育成期对羊只进行挑选,把品种特性优良的、高产的、种用价值高的公羊和母羊选出来留作繁殖用,不符合要求的或使用不完的公羊则转为商品羊生产使用。生产中常用的选种方法是根据羊本身的体形外貌、生产记录、系谱登记进行选择。2分群断乳以后,羔羊根据品种、性别、大小、强弱分别组群,单独分圈饲养。加强补饲,按  相似文献   

10.
1做好山羊的淘汰、驱虫工作进入冬季,畜主应首先对羊群进行分类,选择生长发育良好、产仔多、母性强的母羊和体质健壮、品质优良的公羊留作第二年发展生产的基础群,部分年老体弱的母羊及成年山羊入冬后应尽早出售,剩下的羔羊、青年羊、怀孕母羊和种羊是越冬山羊管理的重点。入冬  相似文献   

11.
后备羊的饲养管理包括羔羊和育成羊两个阶段.羔羊阶段重点提高成活率,严把"配种关"、"产羔关"和"卫生关".生后l5~20d要做到早开饲,30d以后必须补喂饲草饲料,50~60d要将羔羊重新组群.断乳转群后的育成羊仍应补喂20~30d的精料,保证平均日增重不低于100g.入冬后,育成羊的饲养原则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12.
雷州山羊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山羊品种,成年公羊体重43~52 kg,大的阉羊重达60~70 kg,成年母羊体重26~46 kg。一般情况下,从羔羊出生到出售仅需240天。据测定,一般每头阉羊每月可增重5 kg,最高可达6.5 kg,母羔羊出生后4个月性成熟,5-6月龄可配种受胎。因多为群牧,一般  相似文献   

13.
高寒牧区培育的超细品系的羊毛特性为:毛长:周岁育成公、母羊平均为11.33±0.76cm和9.68±0.92cm;成年公、母羊分别为10.12±0.91cm和9.3±0.85cm.羊毛伸直率在110%~160%之间.纤维直径:成、幼年公羊分别为18.89±2.05μm和18.02±1.17μm;育成母羊为18.12±1.40μm,其中占49.43%羊只的细度在80支以上(平均为16.995±0.71μm).净毛率:成年母羊为49.46±5.87%,育成公羊为53.32±5.87%,育成母羊为53.62±3.92%.含脂率:成年公羊15.63±2.63%,成年母羊10.17±2.14%,幼年公羊13.31±1.53%,幼年母羊9.08±1.72%.卷曲度和卷曲率:卷曲度每厘米平均为6.35个(4~10个之间),卷曲率平均为111.64%(85%~16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绒山羊育种过程中,羊绒的物理性状为其主要选育指标.本研究中,选择辽阳、盖州、抚顺、丹东、本溪、大连六个市14家联合育种场(户)的部分羊只为试验动物,测定羊绒的细度、长度和含绒率等物理性状,以期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试验羊只山羊绒平均绒样细度为17.16μm,均绒样自然长度为7.24 cm,平均绒样含绒率为58.44%.试验羊山羊绒绒细度由粗到细顺序为:成年公羊-后备公羊-成年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绒自然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为: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后备公羊-育成母羊-后备母羊-育成公羊,含绒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后备公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后备母.羊.  相似文献   

15.
奶山羊山羊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痘在我国西北地区曾有过流行 ,但内地和东北地区比较少见 ,特别是奶山羊很少发生。 2 0 0 0年 ,锦州市郊区某试验畜牧场的奶山羊暴发了本病。经过及时诊治 ,疫情得到了控制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锦州市郊区某试验畜牧场 ,总共饲养奶山羊1 97只 (其中成年母羊 1 3 2只 ,种公羊 5只 ,育成羊6 0只 )。自 2 0 0 0年 2月 2 1日 ,羊群中相继有 3 1只羊发病 (其中成年母羊 3只 ,种公羊 1只 ,育成羊 2 7只 ) ,死亡 3只 (均为育成羊 )发病率为 1 5 .7% ,死亡率为 9.6 % ,至 4月 5日 ,该病在羊群中基本终止。2 诊断2 .1 临床检查 发病初期 ,…  相似文献   

16.
选择成年母羊、育成母羊、成年公羊、育成公羊和羔羊各4只,依次设为1、2、3、4、5组,日粮仅包括苜蓿干草。以CNCPS体系分析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并研究不同类别辽宁绒山羊对紫花苜蓿干草中以CNCPS体系分析的营养组分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本研究紫花苜蓿干草不可利用纤维和不可利用蛋白含量较低,而可利用蛋白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好;成年辽宁绒山羊对紫花苜蓿鲜草的CNCPS中碳水化合物类组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育成羊和羔羊(P<0.05);含氮类营养各组分的表观消化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数值上看成年公母羊的表观消化率仍高于育成公母羊和羔羊。  相似文献   

17.
2011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进行了分类分梳(剪)项目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营口市的榜式堡镇、高屯镇,本溪市的本溪县.试验内容包括羊绒的分类剪绒、羊绒的分类包装、羊绒的分类机梳、无毛绒的纺织加工.试验羊只共3 349只.机梳试验选在本溪永祥绒业进行,共选各类羊绒3 580.6 kg,共梳出无毛绒1 190.94 kg.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选择辽宁绒山羊成年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成年公羊、后备公羊、育成公羊、羯羊共3 349只.具体数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8.
以增加滩羊肥羔生产为目的,对滩羔羊生产曩佳羊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确保羊群有效繁殖能力的同时,基础母羊比例越大,其生产效益越好,在试验中基础母羊比例达到80.9%、公羊5.62%、育成公羊1.12%、育成母羊12.36%,不养羯羊,可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适宜肥羔生产的最佳羊群结构。  相似文献   

19.
探索能扎根农牧区的利用肉羊杂种优势的综合配套技术新途径,通过杂交、育肥、羊群结构等多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三洛来公羊与当地母羊杂交一次(人工授精,东部农业区宜于8-9月,环湖牧区11月)羔羊生后随母羊放牧、放牧十补饲和全舍饲育肥160-215天,6-7.5月龄时活重27.46-32.17kg,胴体重11.67-15.97kg,比放牧饲养的同龄羔羊胴体重增加2.75-7.17kg,经济效益提高30.83%-81.48%,杂种羔羊9月份体重最高,适宜的屠宰时间是9月底或10月初和每年的2-3月份;肉羊生产的优化羊群结构:成年母羊占存栏羊60%以上,公羊占3%-4%,每年补充小母羊20%以上。试验结果证明:以夏洛来羊杂交组合为主的肉羊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在我省东部农业区和环湖牧区是可行的,为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扶绥县渠黎镇渠新村农民吴学勤,于1981年12月份开始饲养山羊,1984年开始有活羊销售。从1984—1990年底共销售活羊226只,收入35 979元,平均每年销售30多只活羊,收入5 139元多,羊粪收入在外。1990年底存栏110只,其中基础母羊30只,种公羊2只,后备母羊25只,后备公羊4只,阉羊20只,羔羊29只。他养羊几年已脱贫致富,现正备料建新房。其主要经验有五。一、看准方向吴学勤同志是复退军人,他在部队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