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免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君华 《作物研究》2002,16(4):193-193
马铃薯是高产粮食作物,目前大薯块主要用作蔬菜,小薯块用作饲料,薯苗用作肥料。我县马铃薯出产期多为3至4月,正值本地蔬菜淡季,又与北方马铃薯出产期9月至10月错开,本地及广东市场需要量大,销售顺畅,价格平稳,前景广阔。2001年,我县马铃薯面积2470hm2,总产37925t,其中稻田马铃薯413.3hm2,每公顷产量21720kg,产值13032元,纯收入5052元,比种植早籼稻增加产值6432元,增加纯收入4107元,比种植大豆增加产值9000元,增加纯收入4005元,比种植甘薯增加产值3960元,增加纯收入2610元,比种植玉米增加产值3085元,增加纯收入1915元。2002年春,收获稻田…  相似文献   

2.
1前言马铃薯是粮、菜、饲兼用的高产作物,也是我省主要的春粮作物之一。在1990年以前,我省春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1.4~2.0万hm2之间,单产水平也较低;1990年种植面积第一次超过3.3万hm2,此后每年以平均10%以卜速度递增(表1)。至1997年,全省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672万hm2,产量14775kg/hm2,鲜薯总产量98.75万t,实现了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的最高水平。表1浙江省近几年春马铃薯和早熟马铃薯的面积和单产2春马铃薯早熟栽培的提出及发展趋势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冬季开发农业的发展和水田优化种植结构的需要,针对…  相似文献   

3.
2003年浙江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琦英 《中国稻米》2003,9(3):19-20
1.嘉早312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籼稻品种。2001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 ,平均单产483.39kg/667m2,比对照浙733增产13.6% (极显著 ) ;2002年续试 ,平均单产420.9kg/667m2 ,比对照嘉育293增产8.14%。2002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74.6kg/667m2 ,比对照嘉育293增产1.82 %。该品种全生育期109.45天 ,茎秆粗壮 ,株高适中 ,分蘖力中等 ,穗型较大 ,穗粒重结构协调 ,耐肥抗倒。米质较优。中抗白叶枯病 ,中感稻瘟病。适宜浙江省作早籼稻种植 ,但应注意稻瘟病的防治。2.中早21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早籼稻品种。2001年浙江省金华市区试 ,平均单…  相似文献   

4.
稻田春玉米间大豆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望平 《作物研究》2002,16(1):36-36
为了改善粮食结构单一 ,稻田效益低下的状况 ,笔者于 2 0 0 1年在岳阳县筻口镇开展了 16 5 hm2连片稻田春玉米间大豆示范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 效益分析根据测产调查 ,每公顷玉米产量 4 12 5 kg,产值4 95 0元 ,大豆产量 975 kg,产值 2 145元 ,合计产值为70 95元 ,扣除直接生产成本 2 5 4 1元 ,每公顷纯收入4 5 5 4元 ,比种植早稻增加产值 2 6 85元 ,增加纯收入2 4 18元 ,增收效果明显。另外 ,该种植模式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开发效益。一是实行水旱轮作 ,用地养地结合、高秆与矮秆作物搭配 ,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温、光、土等资源 ,有效地改…  相似文献   

5.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田养鱼生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田养鱼生态技术,具有明显的生物除草、灭虫、防病、降低水稻发病率的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量,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理想的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免耕稻田养鱼可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增产6%~12%。同时,还可以多收鲜鱼600~750 kg/hm2,可增值4 500~9 000元/hm2。综合本试验各放养鱼模式,免耕稻田养鱼每公顷平均产值19 969.8元/hm2,纯收入10 771.05元/hm2,比对照增加5 986.8元/hm2,增长125.14%。  相似文献   

6.
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光江 《作物研究》2003,17(2):96-96,98
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因其省工省种高效,而深受农民的青睐。1998年道县富塘乡曹家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0.38hm2,两季产量12130kg/hm2,其中再生稻产量达4500kg/hm2。2002年,全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面积23.1hm2,占全村稻田面积的92.7%,两季产量12000kg/hm2。2002年,全县此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00hm2,两季产量11500kg/hm2,其中再生产量3000kg/hm2。1 少耕直播栽培的好处1.1 再生穗多少耕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不仅节省秧田,而且节约了种子。每公顷用杂交种量18.7~22.5kg,而常规栽培法两季用杂交种量每公…  相似文献   

7.
莱早1号系F108和Mt两个自交系配制而成的极早熟玉米一代杂交种。生育期87d,鲜穗采收期70d,具有抗倒、丰产、抗病、耐低温、优质和适播期长的特点,平均鲜穗产量12675kg/hm2,成熟干子粒产量5325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可作为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春播或夏播。  相似文献   

8.
王延波  赵海岩 《玉米科学》2015,23(5):124-129125
2006~2014年,辽宁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组在辽西项目区开展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及小面积超高产田创建工作。对经过严格测产且产量达到和超过15 000 kg/hm2的32个地块的地理分布、种植品种、种植密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创建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纬度看,高产田均出现在40.82°~42.07°N范围内;从海拔看,高产田出现在1 000 m以下。玉米高产田的平均产量为16 630.5 kg/hm2,75%以上高产田块的种植密度超过6.75×104株/hm2,收获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辽单565产量为15 025.5~18 822.2 kg/hm2,收获穗数69 800~93 200穗/hm2,穗粒数453~510粒,千粒重422.5~463.9 g,穗粒重190.3~233.6 g。高产关键技术是采用耐密型高产稳产品种,合理提高密度,充足的水肥供给,科学管理和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9.
<正>长乐地处东南沿海双季稻区,近年冬种马铃薯面积发展到3000hm2左右,成为冬季农业新亮点。马铃薯是粮菜肥兼用高产作物,一般平均每667m2可收获块茎1500kg左右,产值1560元。收获时鲜茎叶与块茎比值约1:3,马铃薯鲜茎叶的含氮量与紫云英相当,磷、钾含量分别比紫云英高77.8%和13.5%,每667m2茎叶量约500kg,是很好的肥田绿肥。研究稻后马铃薯种植与配方施肥技术,对发展当地冬季农业和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多年种植实践为基础,2005年在古槐镇竹田村开展稻田冬种马铃薯种植与配方施肥试验示范,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冬季苎麻行间种榨菜,既有利于苎麻生长,而且又增收一季榨菜.试验表明高海拔区域每公顷收获鲜榨菜头19125kg,第二年产原麻 3259.5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7%,其中头麻增产11.6%.低海拔区域收获鲜榨菜头23250kg/hm2,第二年产原麻3982.5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0.8%,其中头麻增产14.4%."麻菜"收入可达到 30000-37500元 /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德化县是福建省马铃薯生产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0.37万hm2,鲜薯总产量5.6万t,平均667 m2产量1 020 kg,最高产量达2513 kg,单产差异较大.近几年来,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2002年德化县累计推广脱毒马铃薯面积0.51万hm2,平均667 m2鲜薯产量1 567 kg,比当地自留种增产44.4%,且脱毒种薯商品率高,售价高,销路好,农民增收明显,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2.
李佩华 《中国马铃薯》2002,16(6):376-377
1 凉山州马铃薯生产状况 四川省是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7万hm2,其中凉山州常年种植面积在6.4万hm2,属于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在北纬26°03′~29°18′,东经100°03′~103°52′之间,属立体气候类型.马铃薯是凉山州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居第3位.195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9 hm2,总产55385 t,单产94.5 kg/667m2,1980年种植面积5.5 hm2,总产为129160 t,单产155.5 kg/667m2,1981年种植面积6.3 hm2,总产154470 t,单产164.5 kg/667m2,1984年播种面积5.97 hm2,总产179835 t,单产201 kg/667m2,2000年播种面积6.1 hm2,总产250625 t,单产275 kg/667m2,2001年播种面积6.05 hm2,总产249355 t,单产为265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古田县现有水稻田面积约3万hm2,其中海拔在300~500m的稻田约1.8万hm2,象这样单季稻区年平均气温18.4℃,总积温6752.2℃,≥10℃积温5788.8℃,年降水量1691.6mm,是典型的种双季稻热量不足,种单季稻热量有余的地区,且套种的玉米雄穗抽丝亦可避开10月下旬16℃以下寒流的影响.为此从1997年开始在吉巷乡兰溪村试验,1998年在凤都镇桃溪村种植5.3hm2示范片,经验收头季水稻平均产量555.2kg/667m2,二季玉米平均产量904.8 kg/667m2,比中稻增收637元,另还可利用冬闲田种绿肥或蔬菜,增加土壤肥力,这一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这几年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每年"水稻-玉米"间套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现将主要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宽窄行间套种玉米、大豆和花生试验,探索出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的甘蔗比普通种植的产量高1.9t/hm2,增1.8%。同时玉米收入达6.15t/hm2,产值达到12915元/hm2,两样产值比普通甘蔗种植的产值高13713元/hm2,增幅达30.35%。同时投入产出最高的是间套种花生为3.5∶1。通过探索宽窄行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东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耕地总面积1 0 .8万 hm2 ,人口 1 0 7万 ,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常年种植水稻 5.3万 hm2以上 ,总产 40多万t。我县 1 992年开始试验示范肥床旱育秧 ,是全省最早的几个县之一 ,1 998年推广面积已达 4.3万 hm2 ,占水稻总面积的 79.9% ;1 996年开始大面积示范塑盘旱育抛秧 ,1 998年应用面积达 1万 hm2 ,平均单产62 1 kg/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 592 kg/667m2 增产4.9%。其中育秧公司统一供秧面积 333.3hm2 ,平均单产 656.3 kg/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 592 kg/667m2 增产 64.3 kg/667m2 ,比人工栽插节本 35.50…  相似文献   

17.
对糯玉米新品种湘彩糯玉2号进行了6个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目的,湘彩糯玉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万株,此时鲜穗产量最高达10197kg,且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产值可达29520元。  相似文献   

18.
大田县烟后作鲜食玉米鲜穗(带衣)产量1 312.6~1 578.7 kg/667m2,产值2 630~3 160元/667m2,鲜穗的商品率在95%以上,产品畅销,经济效益明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项目之一。总结大田县太华镇烟后作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何桂华  赵宏伟 《杂粮作物》2003,23(2):103-104
辽宁省彰武县双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 0 0 0年开始推广种植辽豆 1 0号大豆品种 ,连续 3年的推广种植表明 ,该大豆品种适合彰武地区种植。特别是 2 0 0 0年 ,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 ,66.7hm2 大豆平均产量仍达到 1 5 37.5kg/hm2 ,总产量达 1 0万kg ,总产值达 2 0万元 ,平均产值 30 0 0元 /hm2 ,当年仅从产值上看 ,比玉米增加近 1 35 0元 /hm2 。辽豆1 0号大豆品种在干旱年份也能表现出较好产量 ,深受农民欢迎。 2 0 0 1年彰武地区推广辽豆 1 0号2 0 0hm2 ,平均产量 1 95 0kg/hm2 ;2 0 0 2年再推广333.3hm2 ,…  相似文献   

20.
<正>1超长绒棉(ELS棉)1.1面积与产量2014/2015年度美国超长绒棉产量预计57.8万包(约合12.58万t;每包=480磅≈217.724kg),同比下降9%;种植面积为7.77万hm2,同比下降4%;平均单产预计1643kg·hm-2,同比下降4%。2013/2014年度收获面积预计7.66万hm2,弃收率不足2%。加利福尼亚州仍为ELS棉生产的优势区。1.2国内工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