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吉林省前郭县地区复杂的立地类型及气候条件,提出了针对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技术,并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困难立地造林项目效益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按立地区、立地组、立地类型建立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分类体系及具体的立地类型,编制11种适合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造林设计,为苍梧县珠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是满足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所要求的多树种、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多目标的需要。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实用性自然属性为主要原则,按立地区、立地组、立地类型三分类建立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分类体系,将全县划分为4个立地区、10个立地组、32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7年卫星片并结合实地调查,在对平顺县林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组合立地划分级立地质量调查成果,确定了平顺县防护林体系各林种组成类型及适宜立地类型,采用图表作业法,按全县4273个小班的海拔、坡向、土层厚度三个主导立地因子,确定各小班适宜林种树种,以此为依据确定各林种面积及其比例。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域分异、科学实用性、主导因素和综合性原则,主要依据综合地域特征,将四川全省毛竹适生区的立地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三个立地类型区。在每个立地类型区内,又以地形条件和土壤属性为依据,划分出三个立地类型组和八个立地类型并对每个类型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翁牛特旗多年来在试验示范区内建立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总结了适于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树种及整地方式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规律 ,对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所产生的效益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杉木立地条件的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气候(主要为水热条件)、地貌、地质、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杉木产区区划及立地分类系统。以水热条件和区地貌为依据,对杉木产区作出带、区(亚区)二级区划;在区(亚区)之下,以大地貌(岩性)、局部地形及土壤因素为依据,分别划分立地类型区(亚区),立地类型组及立地类型。同时还编制了杉木(实生)地位指数表和多因素数量化地位指数查定表,以评价立地生产力;对立地分类及立地评价在林场还作了应用研究。应用这个研究成果不仅可以避免目前有些地区不恰当地选择商品材基地和造林地,而且可以作为提出育林措施的依据,改善杉木林的栽培,提高杉木造林的生长、生态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着重论述应用遥感方法进行海岸防护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其分类原则:①构成海岸森林立地诸因素及其综合特性的一致性;②立地类型、地理景观及形象特征关系的密切性;③立地类型一般能反映主导因素的作用;④特定地理景观指示特定的森林立地生产力的客观性;⑤海岸带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及经营利用方向的一致性;⑥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带(续分亚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亚区,森林立地类型组及森林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9.
对太行山山地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组合立地类型、各林种立地范围及参考树种进行探讨 ,并对太行山山地不同防护林营林模式、整地方法、造林密度、栽植技术等营林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总结 ,旨在为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海岸带立地划分的系统,将东台市海堤造林地分为1个级(8个亚级),9个组(19个亚组,不包括滩涂),30个立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类型作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树种规划,指出了各个类型造林技术的关键,为海堤建立综合性防护林提供了适地适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重庆段)沿岸立地类型划分及宜林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岸进行土壤调查和林分生长调查,以土层厚之、地形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导因素,将长江沿岸划分为6个立地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为长江三峡库区护岸林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并以自然环境差异、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生态经济功能差异和主要功能为依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3级的分类系统即体系——类型——林种,并将其分为3种类型、19个林种,确定各防护林类型和林种的配置范围和功能;提出具有珠江流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态经济特色的防护林骨干布局、片区布局、网络布局的技术方案,为苍梧县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空间结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各区典型林种配置模式19个以及各模式的林种配置范围、防护功能、适宜树种和优良林分模式等,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提供具体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黔东南东部地区用材林基地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35个主要立地类型进行自然环境条件和立地质量概述,并提出主要林种、树种布局及整地技术措施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4.
科学地划分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类型是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结合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社会特征以及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分类系统(即1个立地带,3个立地区.5个立地分区.9个立地类,29个立地类型组,gO个立地类型)。为了检验该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及其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上造林、问一立地类型不同树种的生长差异.以便做至’]适地适树,取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我们于1995年在榆林沙区选择具有典型性的9个立地类型及在沙地适生植物中出现频率高的花…  相似文献   

15.
立地分类是依据立地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立地综合体划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别,是实现科学造林、育林、营林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吕梁山东侧黄土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依据将该立地区分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23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海岸防护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的海岸防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着重介绍了海岸防护林带的自然条件及概况;海岸防护林带的三个主要类型及划分依据。阐述了海岸防护林的营造技术,包括树种的选择、育苗造林的关键技术及林带的规划设计。总结了海岸防护林带给沿海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还提出了三个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滦南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例,探讨了沿海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分区及泥质海岸防护林所采取的造林模式,并指出在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造林模式的选取应考虑生态优先,适地适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北大河林业局地形、地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立地类型划分的条件、依据和方法,将北大河林业局划分为3个林地类型组15个立地类型,对各立地类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今后的经营利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寒漫甸区不同的立地条件,研究出了几种治理模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农田草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同一立地类型防护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立地分类,制图的基础上,进行立地分区,并将分区结果与全国立地区划系统衔接。根据各立地分区的立地特征,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了各立地分区立地开发与保护的方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可选择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