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海兰褐蛋鸡进行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掌握雏鸡AI和ND母源抗体的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大都在7日龄内出现高峰,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35日龄已基本消失,而禽流感H5亚型Re-4株和Re-5株母源抗体下降较快,2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水平接近0。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在生产实践中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雏鸡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新城疫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及观察动态变化规律,掌握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该试验研究为雏鸡的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当地某种鸡场购进1日龄817杂交肉鸡苗,分别对购进的817杂交商品代肉鸡苗在1、3、6、9、12、16、22日龄采血,每批随机采样22份分离血清,做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监测结果表明,经免疫过的种鸡产蛋所孵化的雏鸡在出壳时就有抗体,并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在雏鸡6日龄左右时达到高峰,随后抗体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以使幼小动物在早期对某些疾病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同时母源抗体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有研究证明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直接地影响了雏鸡初次免疫的效果。由于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对母源抗体消长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禽流感和新城疫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疫病,通过本试验以了解子代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被动免疫力的情况以及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为在实际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了掌握本地专业户雏鸡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以便确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对本地不同免疫水平母鸡群的子代雏鸡进行了母源抗体的检测。对本地专业户饲养的在以前不同时间注射过Ⅰ系苗的20个鸡群进行了HI抗体水平的检测,从中选出免疫水平不同的三个鸡群。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幼龄鸽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选择白王鸽生产种鸽50对,免疫接种后抽取32对进行产蛋、孵化和哺育幼龄鸽。从该种鸽生产的32窝出壳乳鸽中每窝确定1只作为试验幼龄鸽,分别检测种鸽血清、种蛋卵黄HI抗体以及1日龄和1、2、3、4周龄幼龄鸽血清HI抗体和体重。结果显示:对应的HI抗体滴度分别为9.3、8.1和7.8、5.5、4.1、3.0、2.1 log_2;出壳后第1、2、3、4周龄的HI抗体半衰期分别为3.0、5.0、6.4、7.8 d,1日龄及1、2、3、4周龄体重分别为16.0、140.1、290.1、440.2、500.2 g。出壳后幼龄鸽母源抗体滴度随周龄增大快速衰减,但各周龄段半衰期不同,且呈现随周龄增加而延长;种鸽与种蛋、1日龄及各周龄抗体滴度值高度正相关,提高种鸽抗体滴度可提高幼龄鸽母源抗体滴度,延长母源抗体维持时间,幼龄鸽生长代谢速率是影响母源抗体衰减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β法检测了两群不同来源的新生雏鸡新城疫母源血凝抑制抗体,找出了新生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为选择最佳新城疫首免时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经常规免疫的绍兴麻鸭的后代鸭苗500羽,在无养鸭经历、无环境污染的冬季农闲田里搭棚进行饲养。试验期间不注射疫苗、不使用药物,并分别在1、3、7、10、14、21、28、42日龄抽血进行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观察母源抗体消长变化。结果表明,雏鸭在7日龄之前的母源抗体平均效价为(6.2~5.1) log2,且个体间保护性抗体的比例达到100%;10、14日龄母源抗体平均效价分别为4.6 log2和4.1 log2,个体间保护性抗体的比例分别有90%和76.7%,说明在此之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早的免疫。但随着日龄的不断增大,雏鸭的母源抗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21日龄开始,母源抗体效价已降至3.3 log2,个体间保护性抗体的比例降至43.3%,对于禽流感已起不到保护作用;到42日龄时母源抗体平均效价只有1.2 log2,此时具有保护性抗体的个体比例已为0%。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性疾病。禽类感染后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食欲减少、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全身性疾病等多种症候。禽流感不仅能引起鸡、鸭、鹅等禽类发病、死亡,而且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997年我国香港发生了一起AIVHN株感染并致人死亡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畜禽母源抗体对保护后代,繁衍种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生动物,由于其本身的防御机能尚未成熟,主要靠母源抗体来保护其健康成长。禽类则通过卵黄将lgG传递给雏禽。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地防控禽流感与新城疫,在生产实践中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对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H5(Re-6)亚型及ND均在第3d龄达到高峰,H9则在第5d龄达到高峰;H5(Re-6)亚型、ND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时间短(3~5d),而H9亚型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则较长(8~9d)。该研究为确定雏鸡首免日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H9)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母源抗体对保护后代,繁衍种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生动物,由于其本身的防御机能尚未成熟,主要靠母源抗体来保护其健康成长。禽类则通过卵黄将lgG传递给雏禽。  相似文献   

13.
雏鸵鸟的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亚型毒株所引起的传染病。早在1981-1982年以及1986-1987年的旱季,南非的一些鸵鸟场的鸵鸟发生一种以排绿色粪便、呼吸道症状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综合症。经检查为鸵鸟的禽流感。1991年7月,在开普省附近的鸵鸟场暴发此病,至11月,几乎主要的鸵鸟养殖区均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为建立并推广使用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减轻禽流感对家禽业的危害。使用HA试验或HI试验进行免疫抗体检测,通过建立示范场,进行试验和示范,制定免疫程序,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服务,通过培训、观摩,示范带动项目区养殖户应用以疫苗预防、监测、科学管理、生物安全并举综合防控措施,促进项目区养禽户增产增效。为此,县畜牧兽医站承担并组织实施了2014年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商品肉鸡新城疫免疫程序,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28日龄未经任何疫苗免疫的罗斯308商品肉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并观察其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罗斯308商品肉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达到最高值(9.2 log2),然后逐渐下降;至13日龄时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已低于保护临界值(4.8 log2)。该批肉雏鸡的新城疫疫苗最佳首免时间确定为12日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雏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的检测,以及在3、7、14、21日龄对雏鸡接种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免疫21天后进行HI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13日龄后降低到4log2以下,至23日龄时基本消失.免疫组结果表明3日龄时最低,21日龄时免疫HI抗体水平最高.这说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消退,母源抗体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的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批雉鸡雏1日龄时母源HJ抗体滴度最高(log_23.0),3日龄时下降(log_22.44),9日龄时又上升(log_22.95),以后伴随日龄的增长,滴度逐渐下降;第二批从3日龄后,母源HI抗体滴度一直逐渐衰减。直至消失;两批雉鸡雏母源抗体消失的时间分别为23和21日龄。雉鸡雏在7日龄、11日龄经饮水免疫后,HI抗体滴度逐渐衰减,至免疫后第13天则全部消失:15日龄经饮水免疫雏鸡,于免疫后第13天HI抗体滴度为1.55(log_2),而未免疫群均为零。卵黄中HI抗体滴度略低于母鸡血清中HI抗体滴度,且随孵化时间的延长,滴度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呈世界性的存在和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番鸭是优良的瘦肉型鸭,具有生长快、体型大、瘦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特点,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以往研究表明,鸭是禽流感的隐性传染源,但自1997年以来,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对鸭致病力逐渐增强,以至2003年以后亚洲的禽流感疫情中有大批家鸭发病死亡。对家禽进行禽流感疫…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猪瘟疫苗首次和二次免疫的最佳时间,对淮阳某规模化猪场7头母猪及其各自哺乳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猪瘟IHA试验,发现试验母猪和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均较高,仔猪到42日龄时猪瘟母源抗体水平才不能有效保护仔猪.因此,35日龄左右时对仔猪进行猪瘟首免,可以有效减少猪瘟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干扰,为猪场免疫程序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仔猪猪瘟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方案,本试验采用目前较为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正向间接血凝法(IHA法),对仔猪出生后猪瘟母源抗体的水平进行跟踪检测,系统研究了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明确了仔猪进行初免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4~10d时抗体水平较高,保护率达到95%。但猪瘟抗体水平和群体合格率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而下降,0~25d下降速度较为缓慢,32d时抗体水平和群体合格率显著降低(P0.05)。虽然抗体水平超过临界保护值,但是群体合格率仅为40%,达不到农业部要求的合格率70%的标准,因此在25~32d进行首免较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正向间接血凝法(IHA法)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适用于日常的猪群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