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区用来营造用材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及四旁绿化,杨树也是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但是,杨树品种很多,特性各异,什么品种适宜苏打盐碱地生长,是造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我场从一九六七年开始进行苏打盐碱地杨树品种的选育试验.一九七三年又从省内外引进一批杨树品种,在苗圃里观测生育状况和抗性.将少数品种的  相似文献   

2.
<正> 针叶树种大苗造林,在园林建设、城市绿化方面已有较长的历史,而用于农田防护林及牧场防护林的营造,仍处于试验阶段。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所研究于1962年在辽宁北部的重风沙地区营造松树试验林带,现已获得良好的防护效果。随后,东北西部地区采用油松、樟子松大苗营造了农田防护林带。近年来,又以大苗移栽的形式扩展樟子松种子林基地,在这些方面均取得了很好效果。可是,造林苗木都是带土坨大苗,这样增加了起苗、包装、运输和植苗的工作量,提高了造林成本,减缓了造林速度,对当前所开展的大规模防护林的营造及绿化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如何采用裸根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 109柳在盘锦地区生长良好。盘锦市于1987年从营口大石桥苗圃引进109柳,采用2年生截干苗在兴隆台区进行造林试验。近两年观测结果表明,造林当年苗高平均达1.74m,平均地径1.33cm;最高达2.10m,地径1.80Cm。3年生树高平均  相似文献   

4.
丰镇丘陵山区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丰镇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并进行试验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造林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和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推广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加快偏远丘陵山区的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榉树是我国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福建省作为榉树的分布区之一,在榉树的栽培推广应用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通过引进江苏省认定的良种榉树品种-青皮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形成一套适合福建省宁德地区榉树栽培的技术体系。试验表明榉树绿化大苗年均胸径生长量达2.6cm、树高1.05m、材积0.0115m~3,两年生绿化小苗地径年生长量达1.45cm,树高0.7m,较原引种地具有较高的生长优势,是适合福建省引种的新型造林绿化树种和园林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6.
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尖杉生长缓慢的生物学特性,设置了有关苗木培育、幼林栽培和采收利用等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研究了三尖杉优质苗木培育、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和采收利用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及时催芽和提早至3月进行点播,出苗后适时遮阳(透光率为自然光照的10%),及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可突破1年生苗木生长慢的技术瓶颈,可使大面积培育的三尖杉苗木平均苗高达20 cm,平均地径达0.45 cm.选用药用优良种源和品种,配套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实现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若利用山地经营,可选择在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采用苗高21~25 cm,地径0.40 cm以上的Ⅰ、Ⅱ级优质苗造林,残次阔叶树要求林冠透光率在55%左右.林冠下栽植和山垅旱地造林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m×0.3 m和0.3 m×0.3 m;若利用农田庇荫设施栽培,应选用苗高15~20 am,地径0.30 cm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栽植密度为0.3 m×0.3 m,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肥、P肥或K肥等.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三尖杉药用林,可分别于栽植后第3~4年和第4~6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截干采收时截干高度以10 cm最佳.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技术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朱弘 《防护林科技》2011,(5):84+89-84,89
详细介绍了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裸根幼苗、容器苗、移植大苗的造林技术,并从成活保存率、造林成本、造林季节等几个方面对3种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3种苗木类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辽西干旱地区的樟子松造林质量,开展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樟子松2年生的裸根苗植入容器杯后在苗圃地培育2—3a的容器苗造林,保存率提高30%左右,林相整齐完整,提前进入高生长速生期,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  相似文献   

9.
以本地树种红榕3年生苗木为试材,在造林地附近建立临时圃地,对苗木进行修枝摘叶,配合生根剂使用,在圃地对苗木进行30d的无纺布袋容器养护,提高了红榕苗木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用养护后的红榕容器大苗造林,高规格整地措施,壮苗上山,精细栽植,配合抚育管理,造林成活率达到93%以上,造林当年苗木生长良好,绿化效果明显,能缩短景观林培育成林时间周期,对改造城镇周边森林生态景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使用樟子松、云杉大苗冻坨移植进城造林,主要是绿化公园、街道、庭院、城防坝、景点。齐齐哈尔市2003年冬移植的7万株5~7年生云杉、樟子松成活率95%以上。从目前的实践看,成功地冻坨移植樟子松、云杉应采用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