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南方农业》2013,(7):101-102
7月有"小暑"和"大暑"2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7月日平均气温26.8~28.1℃,雨量150~205mm。重庆市农事重点是抓好大春作物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7月有"小暑"和"大暑"2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7月日平均气温26.8~28.1℃,雨量150~205 mm。重庆市农事重点是抓好大春作物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南方农业》2010,(4):111-112
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4.
7月农事     
《农业信息探索》2012,(6):36-36
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睛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5.
7月农事     
《农业信息探索》2011,(6):32-32
7月节气是小暑与大暑,多晴热高温天气,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6.
7月农事     
《农业信息探索》2011,(7):43-43
7月节气是小暑与大暑,多晴热高温天气,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业》2012,(11):82-84
11月有"立冬"和"小雪"2个节气,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时至"立冬",重庆市各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适宜于油菜田间管理以及生长期较短、春性较强的小麦播种;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时至"小雪",高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业》2022,(7):251-253
4月有"清明""谷雨"2个节气.农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气温继续回升.时至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但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要注意寒流的侵袭.4月日平均气温15~23℃,雨量100~130 mm.重庆市农事重点是抓紧小春田管、大春粮食作物移栽和播种扫尾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11月有"立冬"和"小雪"2个节气,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时至"立冬",重庆市各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适宜于油菜田管以及生长期较短、春性较强的小麦播种;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时至"小雪",高山地区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11月日平均气温11.9~13.6℃,雨量19~53 mm。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出适宜我区丘陵山地发展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以葡萄品种"野酿2号"、"凌丰"、"桂葡2号"为试材,在桂西北丘陵山地生态条件下,通过对各酿酒葡萄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性能、抗病性及丰产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野酿2号"长势强旺,高温多雨季节叶片基本无霜霉病发生,在山地栽培表现生长结实性能较好,产量较高,是适宜丘陵山地、石山地生态栽培的优良品种,生产上要注意预防花穗和果穗病害的发生。"桂葡2号"和"凌丰"在丘陵山地表现长势稍强或中等,生长结果性能好,果实成熟期较早,能实现一年两收栽培,可选择在平地、缓坡地、山脚地人工栽培,生产上要注意在5~7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对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3月有"惊蛰"、"春分"2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时至"春分",大部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期播种、大田实地测定法研究了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条件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遭遇到的高温与常温相比,白天温度和光照强度在10:00~14:00时差异明显.8:00~10:00和16:00~18:00差异不大.相对湿度同期差异不显著,且高温条件下始终低于常温条件.与常温条件相比,高温使各供试品种的结实率显著降低,平均降低约8%.对高温影响结实率的原因分析表明.高温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每柱授粉数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0%和8.4粒.品种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高温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的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但与"汕优63"相比,"金优448"和"两优培九"高温和常温下的结实率、花粉活力和每柱花粉数相差较大,说明"汕优63"较另外2个品种对高温的反应相对较小,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双季早稻灌浆乳熟期高温热害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江西省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000-2013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6月下旬-7月中旬逐日最高气温资料,探讨早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江西省双季早稻灌浆乳熟期高温热害影响评估模型,并利用2000-2012年早稻产量、灾害调查资料和2012-2013年早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大升温幅度、过程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持续日数,为早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灌浆乳熟期高温热害评估和指数计算模型,其历史回代和分期播种试验检验的准确率均比较高,可以用来定量评价江西省早稻灌浆乳熟期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据此确定的高温热害评价指标为:高温热害指数(HTDI)≥0.60时为重度高温热害,早稻减产率>10%;HTDI在0.30~0.60时,发生中度高温热害,早稻减产5%~10%;HTDI在0.10~0.30时,发生轻度高温热害,早稻减产小于5%。  相似文献   

14.
正2月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时至"立春",气温、日照、降雨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薹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在气候温暖的重庆,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有"春雨贵如油"之称。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薹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2月日平均气温7.2~9.6℃,雨量22~29 mm。重庆市农事重点要密切注视天气预报及旱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跃 《南方农业》2010,4(3):78-78
气候特点 7月、8月是我市最热的月份,也足我市连晴高温及伏旱的多发期;月平均气温大都在27.0~28.0℃,有3/5的区市县平均最高气温在8月。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近50年高温热害及热涝相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江汉平原四湖流域荆州、潜江、监利、石首和洪湖5站点1960-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常规统计手段和Mann-Kendal突变检测方法,对四湖流域高温热害过程年际变化趋势,高温热害过程在7-8月内各旬发生频次,高温热害发生密集度,热、涝相随灾害发生特征等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四湖流域1960-2010年年高温热害天数以3~ 19d为主,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缓慢下降,80年代中期以后呈上升趋势,且5站点均有突变点出现,但出现的时期有所不同;(2)四湖流域高温热害以轻度热害为主,且集中在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上旬这3个时段(即7月10日-8月10日),同时存在两次高温热害相连发生的现实,其中以间隔1~3d相连发生的次数最高,发生周期为3a,就热害形式来说,轻度高温热害与其它高温热害相连发生的次数最多,51a共发生39次,周期为1.31a;(3)四湖流域发生次数最多的热、涝相随灾害形式为轻度热害、偏涝相随型灾害,51a各站点平均发生了15次,占热、涝相随灾害发生总次数的44.12%,且大部热、涝相随灾害中两种灾害的间隔期在1~5d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花期地域差异的中稻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保险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热害是湖北省中稻单产的主要限制因子,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保险的设计与推广,对于转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降低农民损失具有重大意义。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的控制下,以中稻品种"广两优香66"为试材,模拟开花灌浆期高温热害,建立了高温热害减产模型,并用大田调查资料作对比,筛选最优投保集中时段。基于10个试点县(市)1981-2016年每年7月16日-8月31日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构建分时段的高温热害风险分布模型。综合减产率模型和概率分布模型,厘定了不同免赔率下,以县(市)为单位的,多个投保时期的中稻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保险的纯费率,为被保险人提供多种投保方案。结果表明:中稻开花灌浆期高温热害保险的最优投保时间为开花始期后20d,开花始期为7月下旬时费率最高,随着开花期的延迟,费率逐渐降低。纯费率的区域差异较大,咸安、赤壁、浠水、麻城等热害高风险区费率较高,襄阳、随州等低风险区费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正3月有"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是,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因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时至"春分",大部分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和植树造林。但是,春分前后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相似文献   

19.
广西柑橘生产季节,由于受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很容易滋生柑橘炭疽病等各种病害。针对柑橘炭疽病,采用新型防治药剂400 g·L~(-1)氯氟醚酯菌唑悬浮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防治药剂适宜使用剂量为5 500~2 500倍,防效可达76.58%~86.48%,以2 500倍液相对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业》2013,(3):81-84
3月有"惊蛰"、"春分"2个节气。"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至"惊蛰",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但因冷暖空气交替,气温常不稳定;雨量增多有限,冬干之后常伴春旱。"春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