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饲养家兔历史悠久,目前主要的饲养方式以笼养或地面散养为主。众所周知,家兔是由野生穴兔训化而来的,现代家兔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祖先野生穴兔的某些习性和生物学特征,家兔洞穴饲养就是根据野生穴兔的这些习性和生物学特征,模仿野生穴兔的生存条件来饲养的。大家都知道,家兔胆小怕惊扰,喜干厌湿怕高温。土洞具有冬暖夏凉防寒防暑防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 家兔虽经长期驯养,但至今仍保留着野生环境下的某些行为和习性。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家兔行为和习性的规律,对科学地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性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们在饲养从国外引入的比利时兔、德国巨型免、法国公羊兔、加里福尼亚兔、青紫兰兔、新西兰白兔和丹麦白兔等七个品种的过程中,对其行为和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来的,其既沿袭了野兔的原有行为,也进化形成了自有的生活习性。在家兔饲养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和严格遵循家兔的行为习性,实施相应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家兔健康生长,从而有效提高养兔的生产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家兔的行为习性:草食性、夜行性、胆小怕惊喜静、穴居性、喜爱清洁干燥、耐寒怕热、繁殖性强、独居性、啃咬性、食粪性;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合理搭配饲粮,提供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分笼饲养,加强疾病防控,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兔群夜间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科学驱虫,控制繁殖,供足饮水,减少太阳辐射热,加快兔体散热,降低饲养密度。以期为养兔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来,在长期的生态环境中,其祖先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现代人工饲养条件下家兔的生  相似文献   

5.
家兔是通过人类长期的饲养、驯化和培育,由野兔慢慢进化才形成了今天家兔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品种,发展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特性,但原有的生理、生态和形态却没有完全改变.因此,家兔既有野兔固有的行为,又有进化形成的特有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生理阶段的28只家兔食粪习性的观察,发现家兔具有嗜食自己粪便的习性,这种习性常被称为“假反刍”或“食粪癖”,只有生病的家兔或摘除盲肠的家兔才停止食粪。此外,未采食饲料的哺乳仔兔亦不食粪。实验证明,家兔的食粪与盲肠内微生物的消化直接有关。为了弄清家兔的食粪习性,作者对不同日龄的日本白兔的食粪行为作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家兔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耿忠诚,贾永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牧医系·密山·150000)叶建敏,姚春翥(黑龙江省畜牧局)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来,在长期的生态环境中,其祖先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形成了自已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现代人工饲养条件下家兔的生物...  相似文献   

8.
兔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繁殖特性、生长特性、采食习性、生活习性等。掌握这些特性,有助于进行兔的繁殖、育种、饲养管理,提高其生活能力。1繁殖特性及利用家兔繁殖力极强,表现在性成熟早,怀孕期短,胎产仔数多,且终年均可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家兔的性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天的日出前1h、日落前2h和日落后1h性活动最强;同时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公兔性欲减退,睾丸体积减小,导致精液品质下降,配种受胎率低,这种影响可以持续到秋季,最终表现为母兔的受胎率低,胎产仔数减少;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是在母兔的卵巢内经常有许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需要经过…  相似文献   

9.
家兔是人类为了生产、生活需要,在一定社会、自然条件下,通过选育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经济特性的类群。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成,经过长期选育,目前世界各国饲养的家兔品种约60多个,品系多达200多个。我国目前饲养的众多家兔品种,大部分由国外引进。由于各地育种的经济目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饲养的中蜂主要由野生中蜂驯化而来,而飞逃又是中蜂的主要特性之一。这是中蜂在野生状态下适应环境,维持种群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是中蜂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这种习性对野生中蜂在自然界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而人工饲养以后,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蜂产品,中蜂的这种爱分蜂、易飞逃的特性则不利于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1.
收捕野生中蜂是农村家庭饲养中蜂的一项重要技能。收捕获取野生中蜂就是应用中蜂的生活习性,在掌握中蜂营巢、迁飞等习性后,利用诱捕法和猎捕法获取野生中蜂。叙述了山区诱捕和猎捕野生中蜂的方法。诱捕法是利用蜜蜂营巢习性,让蜜蜂主动投入的方法。有传统的蜂箱、蜂桶诱捕法和挖诱蜂洞诱捕法。猎捕法是养蜂人在了解蜜蜂营巢和采集行为等生活习性后,主动寻找野生中蜂的方法。有直接搜捕猎捕法、观察蜜蜂行为猎捕法、诱导蜜蜂行为猎捕法和拴线跟踪猎捕法。  相似文献   

12.
家兔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紧密相关。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家兔的影响不同,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应根据家兔的习性、生理特点和季节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才能确保家兔健康,从而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家兔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联系紧密,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家兔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季节养兔应根据家兔的习性,生理特点和季节地区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才能确保家兔健康,促进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笔者多年的体会,要想养好家兔,必须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毛皮动物一般指那些能提供高档裘皮产品的动物,属于野生或经过人工驯化饲养的哺乳类动物。作者对毛皮动物的栖息环境、采食习性、行为等野生习性及驯化的关键问题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家兔起源于野生穴兔,它与山兔属的野生兔是同科而不同属的动物,学术界对家兔的起源地有外来论和原产论两种不同的观点。1400~1800年前我国家兔驯化首先从宫廷开始,然后传到民间,并由北向南逐步扩大,但真正形成生产性动物只有2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巢穴生育符合家兔固有的特性,满足了兔的习性要求,并且减少了不规范的人工喂奶。再加上地温比较稳定,冬暖夏凉,家兔在一年四季均可生育。原来每只母兔1年产5~6窝,巢穴生育则可产9~10窝,大大提高了繁殖率。此外,巢穴生育还可使仔兔避免鼠害和蚊虫叮咬,增强仔兔的抗病能力,提高仔兔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家兔起源于野生穴兔,它与山兔属的野生兔是同科而不同属的动物,学术界对家兔的起源地有外来论和原产论两种不同的观点。1400~1800年前我国家兔驯化首先从宫廷开始,然后传到民间,并由北向南逐步扩大,但真正形成生产性动物只有2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大额牛是我国惟一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物种资源。研究论证了大额牛的起源和种质特性(生活习性、外貌与体质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并就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和保护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饲养家兔,多数采用多次饲喂法(每日6~7次),甚至有人主张“少喂勤添”。但在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对家兔可以采用一次投饲方法。我们根据家兔食物行为和其它习性,采用限制性饲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