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本文通过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2011年~2013年度对赤腹松鼠危害的样地样线进行了一次季度调查,测算出经济损失量化指标,得出全场经济损失巨大,达到每年3 300余万元。对赤腹松鼠繁殖力强、早晚活跃、食性杂等生理生活特性的了解,得知春、冬季节危害严重。根据洪雅县林场现行工作经验,提出了以森林经营和经济手段捕杀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赤腹松鼠是洪雅林场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林场在人工柳杉林区设立固定监测样线对赤腹松鼠实施专项监测。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林场受到赤腹松鼠危害的人工柳杉林面积达0.76万hm2。2006年至今,林场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赤腹松鼠危害面积下降为0.32万hm2。  相似文献   

3.
赤腹松鼠     
<正>赤腹松鼠又称红腹松鼠,因腹部有赤色的毛而得名,又因尾巴长而蓬松被称为膨鼠。赤腹松鼠分布较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海拔2500米以下的森林中。与不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缩减相反,赤腹松鼠不仅在野外活得逍遥自在,而且还呈现出扩张的势头。为何如此?这还要从它们自身的素质说起。赤腹松鼠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的动作十  相似文献   

4.
赤腹松鼠及其危害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是一种以植食为主的树栖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随着国内人工造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森林鼠害的主要害鼠之一。本文从生物学、危害、防治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赤腹松鼠研究进展和防治状况。  相似文献   

5.
赤腹松鼠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鹰  彭清 《中国林业》2010,(4):43-43
<正>赤腹松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有关该鼠的报道多数限于对其分布、危害、产仔、喜食食物种类、人工饲养的报道。杉木和马尾松是南亚热带及南方的优势树种,也是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县林区的主导树种,它们都是易受赤腹松鼠危害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沐川县人工纯林面积的增加及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赤腹松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底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柳杉树皮对沐川县人工柳杉林的危害面积达1.07万hm2。用无公害、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的鼠笼捕捉技术大量捕足赤腹松鼠是减少鼠害,保护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方法。对此,在2014年~2015年通过设置不同饵料,在不同季节诱捕赤腹松鼠,通过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在食物较少的秋冬季节以苹果作为饵料诱捕,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原宝东 《林业科技》2011,36(1):25-29
2008和2009年3—5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广西宜州龙江河畔赤腹松鼠春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鼠喜欢郁闭度好、水源距离10-50m、坡度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东坡和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住、食物因子良好,人为干扰距离10-20m,海拔50—150m,乔木密度〈50株,灌木密度50~200株,乔木距离1~4m,灌木距离〈2m的栖息地;水源距离、坡度、海拔、灌木距离、人为干扰距离和灌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郁闭度、避风性、坡向、坡位、食物因子、乔木密度和乔木距离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赤腹松鼠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四川省洪雅县对赤腹松鼠川东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bonhotei)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是晨昏活动型啮齿动物,主要活动时间在上午7:30~9:00和下午17:00~19:30,晴天的活动频率高,下雨、刮风或大雾的时候几乎没有活动。赤腹松鼠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05。繁殖季节主要在春季,可能一年四季都有繁殖能力,每胎胎仔数为1~3只。营巢方式多样,主要是在大树的树冠上营巢,也有地面巢,树上巢使用的时间不长,可能是繁殖时才营巢。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以来,鼠害逐渐成为浦江县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已有21个乡镇37万余亩林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鼠害。我们对鼠害进行了多次调查,从三年观察和采集的标本,经浙江林学院朱曦老师鉴定为赤腹松鼠,又名红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ningpoensis Bonhote)。现将其习性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赤腹松鼠啃皮危害林木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浦江县被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s styani)啃皮危害的林木有杉木等54种,面积达2.7万公顷,占全县山林面积的45%。松鼠啃皮原因在于林内食物缺乏。危害从10月下旬开始,以翌年3月最严重。防治时间以11月上旬或2月中旬为宜,采用集中投饵法防治,操作简便、成本低、见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