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 ,党江镇亚桥村被列为自治区 1 1 1 5畜牧养殖示范基地。这是村干部多年来带领村民养鸡致富换来的荣誉。早在 1 989年 ,亚桥村委会就把发展养鸡业作为建立高效农业的突破口 ,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近 1 0年来 ,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 ,探索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养鸡致富之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 ,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 ,统一采购饲料 ,千方百计降低养鸡成本。近年来 ,养鸡的人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使养鸡事业长久不衰 ?亚桥村委的干部在实践中发现 ,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曾滕村有475户,1920人,1495亩耕地,人均0.78亩,主产棉花、小麦。近年来,这个村的农民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把发展养鸡作为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1991年,全村有养鸡专业户45户,共养伊莎蛋鸡3.8万只,年创产值201.4万元,养鸡收入64.6万元,占农业收入的33%,户均1360元,人均336元。今年,全村养鸡户猛增到21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4%,养罗曼蛋鸡10.3万只,预计年创产值可达550万元,养鸡收入180多万元,占农业收入的70%以上,户均增收3700多元,人均增收近千元。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9,(10):13-13
海螺山村,地处湖南省桃源县城近郊西北部,是漳江镇的一个农业大村,拥有14个村民小组、484户、1514人,901个劳动力,耕地面积2400亩。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村由农民自发养鸡求生活,发展到目前有组织有规划地养鸡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兴养殖经济的发展之路。到去年12月底,全村在养鸡合作社的组织下,成立专业养鸡村民小组9个,占全村总组数的64.3%;专业养鸡大户105户,  相似文献   

4.
阳平镇野寺村,全村共有养猪户480户,占总户数的84.2%;淀粉户220户,占总户数的38.6%;2009年全村年产豌豆淀粉9000余吨;养猪存栏3.5万头,其中母猪690头,出栏猪6.5万头。生猪远销远销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甘肃、西藏、青海、新疆及本省等地区。养猪业产值7800万元,人均纯收入4230元,村民85%的收入来自于养猪业。  相似文献   

5.
胡四康 《四川蚕业》2006,34(2):59-59
雨城区合江镇魏家村所辖四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0亩(1亩≈667m^2)、农户278户920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魏家村委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发展蚕桑生产。2002年在区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栽桑500余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40%;养蚕农户160户,占总农户的57%;当年养蚕300张、蚕茧收入12万元,蚕农户平均收入750元,人平收入214元。  相似文献   

6.
敖汉旗克力代乡太吉河窖党支部以养鸡业为主攻方向,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建设,增加科技含量,使全村养鸡业得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目前,全村362户中有325户搞起了笼养鸡,养鸡总数达到20多万只。全村年养鸡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700元。形成了全旗规模最大,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养鸡的经济效益,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若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益则越高;反之则相反。 近年来,随着养鸡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农户养鸡收效甚微,甚至亏本,直接影响着农民养鸡的积极性。1998年,洛宁县赵村乡家禽存栏达32万只。据168个养鸡专业户调查,盈利为66户,亏损为71户,其余31户不赔不赚,基本持平。分别占39%、42%和 19%。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部分农户养鸡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呢? 一市场因素的影响 部分养鸡户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信息不灵,不能正确分析市场形势与行情,跳不出市场周期性波动的…  相似文献   

8.
村组一则     
<正> 乐山市观榜乡中桥村,地处丘陵,全村有农户176户,784人。有耕地1290亩,现有投产“四边桑”16万余株,1984年全村养蚕537张,生产蚕茧36599斤,蚕农收入茧款59470元。这个村的养蚕、产茧、蚕茧产值均占全乡的40%以上。全村176户中订162户养蚕,养蚕户占总农户的93.1%,户平养蚕3.3张,户平产茧225斤,户平蚕茧收入367元。这个村蚕桑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吴川市樟铺镇三浪村地处鉴江下游平原腹地,是粤西地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全村382户共1893人,是全国著名的种禽孵化专业村,发展养鸡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商品流通条件十分优越。这个镇各级党政在市科协和畜牧部门的配合下,把发展该村养鸡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于1978年以党、团员、管区干部和专业户为主,成立了三浪村孵化研究会。该会经过十几年运转,如今会员已达486人,他们以研究会为阵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养鸡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8年全村养鸡120万只,其中饲养优质三黄父母代种鸡30…  相似文献   

10.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我们对市郊梅里斯区小八旗村养鸡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个村位于市区22公里,全村有240户,1232口人,3072亩耕地,人均2.5亩。1983年前,由于单一农业,是个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的贫困村。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小八旗村充分发挥本地靠近城镇,禽蛋产品有广阔市场的优势,选择发展养鸡作为农民致富的突破口,养鸡生产由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了。至1991年末,全村有157户养鸡,占总户数的65.1%,成鸡存栏6万只,产鲜蛋69万公斤。养鸡纯收入48.5万元,占全村总收入102万元的  相似文献   

12.
牌楼村属德安县宝塔乡,地处城郊,紧邻县开发区,位于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县德白公路三级公路交汇处。全村148户,581人,有14.9hm2耕地和1个林果园。自1991年以来,这个村凭靠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带领村民发展蛋鸡生产,兴办了村、组、户多个养鸡场,存笼5万羽,年产鲜蛋87.5万kg,养鸡纯收入11万元,占全村集体纯收入的65.5%,占人平纯收入的30%。村委会建起了一幢五层办公经营大楼,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410元,80%的农民盖了新房、装了电话,彩电、冰箱、摩托进入了1/3农家、一举摆脱了贫困,迈上“小康”之路。笔者追溯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 商州市大荆镇3318户、13412人,有耕地8760亩,人均仅0.65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镇。1988年以来,大力发展养鸡生产,到1991年8月底,全镇养鸡6万多只,比1989年增长3倍,比1990年增长37%。规模养鸡专业户迅速发展到289户,养鸡2.4万只,占全镇养鸡总数的40%,其中50只以上241户,100只以上48户,200只以上22户,500只以上11户,1000只以上5户,最多1户达2800只。全镇年产鸡蛋39万公斤,收入达120多万元,人均89元。养鸡已成为该镇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罗圩村地处我县东辛乡最西部,与连云港市海州区为邻。该村共有574户人家,2470口人,3280亩耕地。近几年来,他们着眼本地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鸡。到1991年,全村养鸡多达554户,蛋鸡饲养量达到21万只,创产值900万元,获利190万元,人均养鸡净收入840元以上,成为我县有名的养鸡专业村。由于有95%以上的农户饲养蛋鸡,全村人均收  相似文献   

15.
北流市民安乡,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3.3万,耕地2.9万亩。1992年,县政府确定民安镇为北流县科学养鸡示范镇。在保证粮油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把发展养鸡业作为建立高效农业的突破口,二年来,摸索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路子。1992年,全镇养鸡专业户达670户,占农户十分之一多,出栏肉鸡115万羽,比上年增长五倍,养鸡收入3600万元,1993年,养鸡专业户发展到1034户,出栏肉鸡167.4万羽,收入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0%,人均收入超千元。养鸡业已成为民安镇的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临漳县东前方表村有2033口人,1680亩耕地,系有名的运输村,有汽车、大型拖拉机112台。一部分户靠运输和农业收入,但多数户依靠农业收入,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贯彻县委、政府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指示精神,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5年初村干部带头饲养獭兔,村里成立了养兔协会,建起了“四大”体系,使全村养殖獭兔迅速发展形成规模。1 领导体系 为了带领全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村干部经过调查、讨论认为发展獭兔,可普遍快速增加经济收入,他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富安镇九灶村501户,1503人,集体耕地面积2422亩,其中桑园面积466亩,占耕地面积的19.3%.1991年全村饲养蚕种2401亩,亩平均发种4.96盒,亩产茧161公斤.亩产值1771元,总产量75.2吨.全年平均盒产32.5公斤,户平产量228公斤,全村蚕茧收入85.7万元.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始终把栽桑养蚕作为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骨干项目来抓,为了促进质  相似文献   

18.
建档立卡贫困村——大沙坝村位于兴文县共乐镇,距镇政府1.5km,距县城11km,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878户、3054人,共有贫困户124户、478人。自2016年来,全村已累计脱贫114户455人。目前,该村已有蚕桑72.33hm^2(1085亩),2018年养蚕收入达到了1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9.
新联村距雷山县城16km、省道炉榕线1.6km,6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07户,人口1389人,居住着苗、汉等民族,耕地面积72.2hm^2,人均耕地面积520.3m^2,人均产粮385kg,人均纯收入1300元。2004年底,尚有贫困人口57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1.18%;极贫人口117人,占全村人口的8.37%。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各地见闻     
<正>养兔专业村山东省蓬莱市太辛店镇的“兰中村”全村70户共213口人,从60年代开始养长毛兔.1993年这个村养兔户达65个,占全村户数的93%;全村有兔2800余只,户均40只;其中,养兔上百只的15户,占养兔户的23%.当年全村养兔收入28万元,户均收入4000元,是种植业收入的1.4倍,养兔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他们的主要经验:一是就在于利用本地优势;二是狠抓科学养兔;三是运用采毛新技术.他们从1989年开始.与外地建立关系,请人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