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对河流湿地公园保护恢复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江西上饶槠溪湿地公园为例,在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江西河流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何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61-63
在调查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掌握了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及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分析了湿地公园的主要胁迫因子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安徽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威胁对安徽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方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湿地公园管理有序、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和附加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试评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掌握该公园的湿地类型与面积、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泥炭资源及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评价该公园的科学与保护价值,可为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郊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瑞华  钟立文  胡达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33-3934,3968
分析了城市郊区的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建设好城郊湿地公园将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以江西余江白塔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对做好城郊湿地公园总体 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学以及生态工程学等规划设计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为湿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奕  严力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98-15502,15507
通过对湿地的介绍,引出湿地公园的概念,以上海嘉定北郊湿地公园规划案例为例,介绍了规划区现状,从交通条件、区位、用地、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景观等方面分析,提出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武来成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53-10654
艾溪湖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和丰富多彩的资源条件分析,提出了艾溪湖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湖南省湿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湖南省湿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湖南省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继伟  赖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46-11748,11845
探讨了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中GIS技术在湿地数据库的建立、湿地数据的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建立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流程。研究可为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哈尔滨松北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和RS作为技术分析手段,对2004~2012年的TM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处理和分析,利用Fragstats3.3软件对矢量遥感图的分析计算得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分析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得出以下结论:①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2004年为1.430 5,2012年上升至1.533 2,而研究区的湿地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则表明各种湿地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减小,说明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分布呈均衡化趋势增强。②景观均匀度指数由2004年的0.596 5上升到2012年的0.639 4。松北区均匀度指数说明该区均匀度指数较低,不同湿地资源类型分配程度更为均匀,比例结构差距减小。松北区均匀度指数说明该区均匀度指数较低,不同湿地资源类型分配程度更为均匀,比例结构差距减小。③2012年,在整个松北新区湿地景观中,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占总面积68.22%,构成松北新区湿地景观主体。通过对各种指标的分析得出,松北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人为驱动因子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杜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84-7587
以长江南京段向南北延伸3 km的缓冲带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861、9962、000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3个时期湿地资源变化数据。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由90.218 hm2减少到79.366 hm2,年均减少0.775 hm2。经过驱动因子分析得出,造成沿江湿地面积锐减主要是人口数量增长以及工程建设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沿江各乡镇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要与城镇化发展和谐共存,制定合理的湿地保护规划,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分级分区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资源的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17-518,520
在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资源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这一地区在湿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湿地资源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在进行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峰  张小甫  杨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48-11250
首先分析了我国湿地退化的原因,如排水发展畜牧业、农业围垦、油田开发、湿地污染。然后根据我国湿地恢复的现状。提出今后湿地恢复的措施,如注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的评价,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法制法规建设,旨在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实现我国湿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蔡为民  杨世媛  汪苏燕  周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1-10313,10483
出于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我国政府将许多湿地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农民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首先详细分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当地农民所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即湿地保护区的建立起到了保护湿地资源的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当地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对其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权利,其次,提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手段——生态补偿,通过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建立一套完善而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确保当地农民各项权益不受到损害,保证社会安定,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1~2010年国内湿地恢复研究专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年代、期刊源和学科方向分布,研究机构特征,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合作度与合作率状况),用以明确湿地恢复科研领域的研究能力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