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造成楚雄地区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不正确的繁育方法及种子自留串换等,提出了坚持三级良种繁育程序、采用适当的繁育方法、严防机械混杂、使用高质量的种子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小麦良种混杂退化。  相似文献   

2.
小麦种子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得出了优质良种的二圃法繁殖原种和稀播高倍繁殖新品种原种的提纯方法和高效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方丽 《中国种业》2003,(11):39-40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优良特性,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才能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1机械混杂是指在良种繁育过程中,例如,种子的收获、脱粒、晾晒、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环节,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办事,操作不严,使繁育的品种混进了异品种。此外,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前作和杂草种子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1.1机械混杂是指作物在大田栽培或良种繁育过程中,因为播种、收割、运输、脱粒(轧花)、扬晒、装袋、入仓等作业而发生的混杂。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使品种过早丧失其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小麦虽属自花授粉作物,但在繁种留种过程中,由于多环节的机械混杂比较突出,加之目前育种方法多采取有性杂交和辐射育种,品种基因往往达不到完全纯合,所以品种混杂退化必然发生。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小麦繁供种机制的研究与开发,从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行小麦统一供种入手,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一个种子生产专业化、繁种供种系列化、防杂保纯制度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的机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及黑龙江省垦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垦区大麦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2年,预计大麦面积将达8万hm2,超历史纪录.但目前垦区大麦良种繁育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其良好发展势头,许多单位及种植户缺乏大麦的良种繁育技术或沿用小麦的种植方法,出现了种子条纹病加重、混杂退化多(主要是多棱大麦)、发芽率低、产量不高的状况.良种繁育工作的滞后,势必会影响垦区大麦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贾朝阳  孙文喜 《种子》2004,23(12):53-54,57
对转基因抗虫棉混杂退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针对其原因提出了防止转基因抗虫棉混杂退化的措施,并提出通过"自交混繁法"达到防杂保存、进行良种繁育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论青稞良种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廷辉  冯继林  郭太平 《种子》2004,23(1):77-78
青稞为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藏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食.本文分析了青稞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提出防止机械混种,做好室内检验,建立种子繁殖基地和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综合治理病虫草鼠害等措施以加强青稞良种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混杂一般分为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大田生产上,种子混杂主要为后者.孔显民等选用一个高纯度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纯度每降低1%,产量随之减少2.43 kg/667 m2.生产上小麦种子纯度检验能防止种子混杂退化,提高种子品质,使良种种性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种子纯度检验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丰南区常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2万hm2,随着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小麦良种的利用率达到了100%,每年需小麦种子200万kg。轮选987作为丰南区的主栽品种,其种子约占需种总量的90%。为保证当地生产用种,防止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纯度、延长推广使用寿命,做好良种繁育是重要的保证措施。由于种子需求量大,为满足生产需要,必须根据该品种的特点与自然条件按科学方法进行繁种。  相似文献   

11.
良种的混杂退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一家一户耕作,如何搞好小麦良种的提纯复壮,是关系到下年小麦能否增产的关键。现介绍两种小麦良种简易提纯复壮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山东省甘薯良种繁育推广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据统计,在农作物良种推广中,甘薯良种推广速度最慢。二是病害严重。我省甘薯多集中在山区丘陵旱地,由于连年重茬,品种抗病性减退。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除提高对甘薯良种繁育推广的认识和加强领导外,在技术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陶诗顺  王双明 《种子》2005,24(1):67-69
从川中丘陵甘薯产区生产实际出发,对甘薯良种繁育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就加快甘薯新品种推广,减少品种混杂,延缓品种退化,提高种薯质量和加强良种繁、供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繁育中,小麦种子的混杂是种性变劣退化的主要原因。混杂退化后的种子纯度明监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要获得优质种予,必须做好保纯防杂工作,这样才能使优良种性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延长优良品种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水稻生产上良种退化比较严重,一个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以后,往往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出现种性退化现象。有的虽经提纯复壮,效果也往往不及预期的那样好。究其原因,一方面现行复壮繁育体系程序复杂,技术性强,难于掌握;另一方面也和现行体系自身的弊端有密切的关系。引起种性退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生物学混杂(包括由于机械混杂所加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介绍了莲藕种子(属营养器官)的特点、莲藕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莲藕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着重对如何搞好莲藕种子良种繁育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青稞作为众多农作物种类的一种,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食用价值。实现连年增产增收,可以满足甘肃甘南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结合实际经验,文章阐述了青稞种子良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繁育原则,分析了青稞种子品种退化的原因,列举了几种较常用的青稞种子繁育方式,探讨了青稞种子良种繁育技术,结合工作实际,对混杂、基因突变等几个主要繁育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庄玉秀 《种子科技》2006,24(1):52-52
农作物良种繁育保纯主要是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由于种子混杂,不仅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因此,防止种子在生产中混杂是良繁工作中的重点。根据笔者多年繁种经验,种子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19.
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直接影响品种改良的成效,限制棉花产量的提高,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一大障碍。解放以来,我国对棉花良种繁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但品种的混杂退化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河北省(纪俊群,1986)各地调查,棉花良种纯度下降10~30%,绒长下降2毫米,衣分下降2~3%,减产10~20%,仅此一项全省每年约损失皮棉100万担。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需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0.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种子生产的诸多系统和环节中,良种繁育技术是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环节。针对新疆、兵团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落后的现状,本文作者在介绍了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发展历程、两种技术路线之后,对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主要方法作了综述。分析了“三圃制”方法的主要弊端,介绍了“株系循环法”、“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法”、“一圃三级法”等小麦良种繁育新技术。当前应把以“株系循环法”为技术的保种圃种源保存方法,逐步过度为保种圃与低温低湿库并重的双重保种技术,最终实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革新,使其技术路线、生产程序、种子类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