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十五”期间,黄委会、水利部先后在黄河流域7省(区)37个县(旗、区)开展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内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弱。在试点工程的带动下,以封禁为主的生态修复在黄土高原地区迅速发展,目前黄河上中游7省(区)已有54个地(市)的294个县(旗、区)开展了以封禁为主的生态修复,实施封禁保护面积近30万km2。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辽阳市弓长岭人参谷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辽宁省试点项目.该流域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区治理思路,根据本流域具体情况设置河道及周边整治区、生态综合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3个功能区,每个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植物、工程、生态修复措施,构筑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3道防线,实施了面源、沟道、污水、垃圾、厕所污...  相似文献   

3.
伏牛山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加快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措施。针对大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适宜性区划问题,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及其专题图叠加分析法,对伏牛山区生态自然修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区。1)提出地貌类型、土地覆被类型和地面坡度3个主导因子作为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标,并对其进行分级(分类)和分区;2)按照实施封禁保育(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措施的适宜程度,提出"适宜"、"暂不适宜"和"不适宜"3个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等级,并确定其区域分布格局;3)将伏牛山区的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划分为2个大区(一级区)、4个亚区(二级区)和15个类型区(三级区)。研究结果可为伏牛山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程的规划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浅析福建省风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措施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呈飞跃式的发展,截至2016年7月,福建省风电已投产41座,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 109台,总装机容量达到203.4万k W。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17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确定2017年度省重点项目1 487个,总投资3.57万亿元,其中,风电项目41个。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项目建设区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风电项目由于其建设特点,施工时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对福建省内已建和在建风电场的调查研究,对福建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措施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生态修复适宜性区划问题,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及其专题图叠加分析法,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生态修复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研究。(1)用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土地覆被类型和地面坡度3个主导因子构建了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因子进行了分类(或分级)和区域划分;(2)按照实施封禁保育(促进生态自我恢复)措施的适宜程度,提出了"适宜"、"暂不适宜"和"不适宜"3个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和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适宜性;(3)按照生态修复适宜性将桐柏大别山区划分为2个生态修复区、4个亚区和16个类型区,可为在桐柏大别山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及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为例,基于生态修复的内涵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选取海拔、土地利用类型、地面坡度3个因子为基本指标,选取土壤侵蚀强度因子为辅助指标,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构建了由27种组合类型组成的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等级区域单元体系,将研究区的生态修复适宜性划分为适宜、暂不适宜、不适宜3个等级。进行生态修复适宜性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区、4个二级区和13个类型区,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绘制了生态修复适宜性类型区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风电场生态保护及修复直接关系到工程良性运维和周边生态环境保育,对其成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指导风能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典型陆上风电项目生产实践,提出了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从空气质量保护、水体水质保护、土壤资源保护、区域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5个方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陆上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成效评价综合得分计算方法与应用,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及同类地区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风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已运行、在建和处于立项阶段的风电工程项目以山丘区、西部松嫩平原区居多,河谷区也有分布。根据不同区域风电场的自然背景及工程建设特点,结合风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技术评审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9.
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功能及生态农业工程规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中国煤矿区的共性问题,对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现阶段矿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编制是煤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修复功能区划又是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首要步骤。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区的生态修复为例,结合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总体目标,重点探讨了生态修复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维护区和生态保持区,分别对3个区的修复方式、修复方向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区划结果对生态农业修复工程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有2个县被列入2002年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以下几点认识与思考:一是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作好生态修复规划;二是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科学配置修复措施,标本兼治,确保生态修复有效推进;四是政府推动,扩大协作,整合项目,提高生态修复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甘肃省金川矿山废弃地修复区内主要的林分进行植物含碳率测定,估算修复区内的植被碳储量,为矿区生态修复系统纳入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干烧法对修复区主要物种进行有机含碳率测定,估算修复区内主要物种的平均含碳率、植被储碳密度和碳储量,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修复区,乔木的含碳率在0.462 9~0.403 8,灌木的含碳率范围为0.413 9~0.453 6,8种草本植物的平均含碳率为0.144 5,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金川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区植被平均储碳密度为6.209 2t/hm~2,总碳储量为635.10t,在总碳储量分配中,乔木较高,占86.71%,灌木次之(占12.65%),草本植物在总碳储量中所占比例不大。[结论]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能够增加矿区植被储碳量,在纳入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上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12.
平邑县生态修复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微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土地利用方式、家庭收入、生活质量、生态意识等方面,按流域、区段两个层次对平邑县2004—2007年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微观测评。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实施给修复区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土地利用优化、农民增收、生态意识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厅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以距库区和主要河流水域距离、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耕地情况、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上游流域6区5县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不同及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分为官厅库区周边水域防护生态修复区、桑干河洋河两岸河道防护生态修复区、接坝区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冀西北间山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修复区,并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特点提出了生态修复实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结合牛草山风电项目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工作实践,根据项目区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编制原则,重点介绍了适合深山区的表土保护和土地整治措施、拦渣工程措施、边坡防护工程措施、截排水措施、林草措施、临时措施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总结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措施布设经验,为相似地区风电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县(区)达60多个,总面积近3000k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修复区内的森林郁闭度由0 38提高到0 52,年土壤流失量由2800t/km2下降到1260t/km2,人均收入提高了30%。介绍了实施生态修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项目区3 a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植物群落趋向良性循环,人工幼林长势良好.土壤侵蚀量由2 758 t/(km2·a)减少到1 369t/(km2·a),减沙效益为50.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一大批风电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前,需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是行政验收的前提和技术支撑。通过对新疆达坂城风电一期49.5 MW风电项目进行分析,详述了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内容、范围、质量以及水土保持所涉及的监测、投资费用、水土保持实施效果评价等,可供同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应包括土壤侵蚀因子、水土流失状况、生态修复工程执行情况和生态修复效益几个方面,监测程序可分为前期准备、监测实施和成果分析评价3个阶段。根据不同生态修复项目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纳雍县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水土流失区实施重点治理,全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年来,28条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国债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云贵鄂渝世界银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纳雍县生态修复和小流域治理进程。分析了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成效,总结了20年来的生态建设经验,以期为今后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信息     
<正>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即将展开2005年4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了试点工程验收事宜。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于2002~2004年实施,试点面积3.8万km2,范围涉及29个省区市106个县,基本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区。3年来,各地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