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探索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使用,以某燃机电厂为例,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重点分析了扰动范围、土石方量、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危害等内容的监测。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可实现监测信息的有效管理,相较于传统监测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技术可应用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公路施工期间工程组成复杂、土石方挖填动态变化大,传统的水土保持地面人工监测手段由于识别工程类型效率低下,难以高效、直观地获取工程点位开挖扰动面挖填变化、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动态变化等情况,无法满足公路水土保持监测的需要。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辨识度高,为精准、高效、直观地判识复杂地物提供了方法。本文以四川山区某隧道掘进施工现场为对象,实施了两期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测,运用空间信息处理技术进行遥感影像处理,精准识别了临建工区各项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挖填方量变化情况,有效弥补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为规范公路水土保持低空遥感监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遥感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手段,但这一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方法与标准.研究将无人机遥感技术与水土保持监测现行的规范规程相结合,从基础数据获取、监测信息提取及信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等3方面,构建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例.基础数据获取包括飞行规划设计、原始数据获取及原始数据处理3个步骤,最终生成DEM和DOM成果;监测信息提取可在DEM或DOM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通常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监测对象位置、长度、面积及体积等;信息应用主要是结合相关规程规范,将提取出的有效信息,逐一应用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方法简单实用,可提高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的技术水平,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方法与标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从遥感基础数据获取、基本监测信息提取、监测信息应用3个方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实例分析.首先,针对案例工程的几个典型区,在航拍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 Professional软件处理原始影像,获取各区域的DOM和DEM成果,其水平精度分别可达0.05和0.2m.然后,基于DOM和DEM提取监测对象的土地利用类型、位置、面积、体积等信息,构建三维虚拟模型.结果表明计算机自动识别更加快速,但存在将监测对象的阴影、苫盖误判为植被的问题.最后,将提取的信息逐一应用于案例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直接获取各典型区扰动土地面积、弃渣体积、苫盖与否、苫盖面积等监测结果.无人机监测结果与运用传统方法监测的结果对比表明,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但无人机监测效率是传统人工监测效率的3~5倍.成果可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为该技术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施工监理和水土保持验收等方面奠定基础。[方法]以浙江省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从背景资料分析、遥感数据获取、监测信息提取及应用3个方面,开展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案例分析。[结果]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并结合传统定位观测手段,能够精细化、定量化地完成土地利用类型、扰动范围及流失量、弃渣场挖填方量、水土流失隐患及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等监测工作。[结论]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可靠性高,实用性强,计算结果的精度满足《监测规程》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可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监测效率高、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精度高、操作简单便捷、安全系数高等优势,故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弃渣场为例,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挖填方量分析、扰动范围分析、坡度分析、土壤流失量计算等,以期为同类工程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相结合,进行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苏南通某50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根据无人机数字正射影像与数字表面模型等进行数据提取、解译与计算,实施扰动土地面积、土石方、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实现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全覆盖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具有实用、准确、时效性高等优势,可为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图斑化管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充实数据库指标内容、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建立快速评价系统,以及继续深入探索无人机遥测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遥感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玉杰  屈创 《中国水土保持》2019,(4):57-61,I0001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平台,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相关工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数据的技术手段。在分析无人机遥感系统特点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无人机数据获取、处理及指标提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无人机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管,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水土保持单元工程建设,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组织编制了河南省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系列地方标准,明确了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评定方法和项目划分、评定要求。介绍了标准的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信息化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旋翼无人机获取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区域的低空遥感影像,通过倾斜摄影技术构建数字表面模型,结合ESP分割尺度评价工具获取最优分割尺度参数,采用多元特征空间指标参与最邻近分类法的监督分类,并依据位置信息的评价方法和误差矩阵对分类解译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的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区域的地物分类总体精度达到了86.10%,Kappa系数为0.841,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满足精度需求。[结论]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实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区域地物的快速、精确识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建立健全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运行管理机制,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所在。分析了通过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制约因素,从加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构建流域和谐社会有效途径等不同侧面,提出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增加投资力度,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预防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政策引导,正确处理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弃渣场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人机监测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技术手段,不仅工作更高效、调查更全面,而且监测数据更准确。在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中,利用无人机可快速获取扰动土地面积和坡度等水土流失因子,估算取弃土方量和水保措施工程量,监测水土流失危害。在分析总结高速公路弃渣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弃渣场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天水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分析了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今后天水市将采用高分遥感、无人机、移动端等技术方法,对辖区内重点防治区和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或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测,对水土保持违法事实进行监测,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成效进行监测评价,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水土保持生态安全红线预警、生态文明评价考核等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城市水土保持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对21世纪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预测的基础上,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需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在积极推进知识、理念、技术和管理机制的创新中,需重点强化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地位,努力定位于城市土地的质量监测和行业生态建设的管理;加快水土保持管理和监测手段现代化,加速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市水土保持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双鸭子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了小流域监测的内容,监测时段和监测原则,方法等。实施水土保持监测,不断探索区域水土流失特征与发展规律,积累监测运行及管理经验,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形势并提出调控策略,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科研、规划设计、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率,实时全面反映施工期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方法]在大量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监测最新规程,利用高空遥感和无人机影像技术。[结果]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构建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信息库、应用系统层、功能层、基础设施层等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针对6大业务系统分别进行了初步方案设计。[结论]该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合理,可以提高监测精度,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开展具体信息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遥感影像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不同的分类方法存在精度差异.为提高水土保持监测中措施分类测算的准确率,依托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雪车雪橇中心水土保持监测工程,采用隶属度函数、最邻近分类法、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以及随机森林5种分类方法,详细分析水土保持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重点是对监测对象的扰动范围、土石方量、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监测,本研究以某公司煤矿项目为例,通过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DOM、DSM数据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ArcGIS等软件对地表扰动、土石方量、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工作.无人机监测结果与施工单位实际计量结果对比表明,土石方监测差异为5.8%,面积扰动监...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监测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及水土流失动态和发展趋势。从数据查询系统、土壤侵蚀分析预报系统、水土保持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生态变化三维模拟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