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最早由美国奥本大学和美国大豆协会等共同研发,指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升级为循环流水"生态圈养"的一种现代新型养殖模式,具有降低养殖污染、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提升产品品质等综合效益[1-2]。自2015年浙江省首次引进开展试验示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12年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又称为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该养殖技术为传统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革新为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小面积(小于5%)高密度养鱼,大面积(大于95%)养水的养殖方式。在养鱼槽中高密度“圈养”附加值高的吃食性鱼类,外围净化区放养花白鲢、螺蛳、河蚌等品种,同时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实现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  相似文献   

3.
夏念丽 《河北渔业》2020,(4):16-17,62
将传统养殖池塘划分为养殖区和净水区,养殖区进行高密度养殖,净水区通过生物絮团技术、生物操纵技术、添加微生物制剂等多种方式对养殖区的水体进行有效净化,通过气提推水装置在养殖区和净水区形成水循环,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构建起一种“零换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鱼虾共养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源于美国,即利用占池塘面积2%~5%的水面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增氧和集污设备的系列水槽作为养殖区,并对其余95%~98%的水面进行适当改造构建净化区。养殖尾水经集污设备收集粪便和残饵,并通过生物净化处理,实现养殖周期内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如此,通过将养殖单元和水质净化单元分离,彻底革新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实现了环境友好、产品优质、经济高效三者统一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2013年,苏州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开展大口黑鲈"优鲈1号"的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利用公司的25#和26#两口池塘,池塘面积均为9×667m~2,东西走向。水深1.8m。水源为长漾湖泊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机械配备两个池塘作为生态养殖池塘,每个池塘均有高密度流水养殖区与净化区组成。高密度流水养殖区  相似文献   

6.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及净化湿地面积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在池塘养殖中具有较好净化效果的净化湿地和养殖池的面积配比公式,构建了一种具有较高生产推广价值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净化系统,系统由生态养殖区、湿地净化区、生态沟渠、尾水汇集区、净水汇集区、动力设备、潜流坝等组成,养殖尾水经过系统净化处理后可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正一、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试验原理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在池塘内建设水槽将池塘水面划分为流水槽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在养殖水槽一端设置的气提推流增氧设备,使池塘内养殖水体在流水槽区和水质净化区形成水流循环。气提水流的形成以及水槽底端增氧使养殖水槽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养殖水槽可养殖高密度的吃食鱼类,同时可将水槽内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自2012年开始在我国推广,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建成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覆盖池塘近4万亩。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技术原理及要点、推广示范概况,总结出该模式推广过程仍存在吸污率偏低,净化生态养水区面积太小、配备不足,养殖品种需要进一步筛选的问题,继而提出研究制定粪污收集率测算标准方法,力争将粪污收集率提升至70%以上,严格防止过高密度养殖,推水养殖区占池塘面积不得超过5%,养殖名优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将"生态、优质、高效"现代渔业建设理念融入当前生产,坚持生态优先,利用占池塘总面积2%~5%的水面进行高密度流水集中养殖,其余95%~98%面积作为废弃物收集及生态净化区。系统养殖尾水在废弃物收集区抽提,经生态净化区净化,实现池塘水体的循环利用。2015年,我站在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将该模式应用于鳜鱼养殖,将传统的鳜鱼池塘散养升级为流水集中圈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办事处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的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在美国又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其原理是在池塘中利用2%~5%的面积建设集约化养殖水槽,并配套相关气提推水增氧、底增氧和集排污装备进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它水面作为净化区,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套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等,对残留在净化区的粪便、剩饵  相似文献   

11.
正(2)成鱼、鱼种配合养殖:一般在15%~30%区培育鱼种,在70%~85%区养殖成鱼,也可调换养殖区或在70%~85%区的一侧区放养鱼种。鱼种的放养密度按池塘全部水体计算。养殖过程中仅投喂养成鱼类。与上原理一致,利用水流和气提作用,将养成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等集中并输入到鱼苗培育养殖区,利用粪便、残饵肥水养殖鱼种,同时净化成鱼养殖区水质,提高池塘混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是浙江省"十三五"渔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之一,湖州市自2016年起引进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并不断试验推广、总结优化和创新。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并运行池塘循环水"跑道"245条,占全省33.3%。其中位于长兴县泗安镇禧祉村的长兴乔子周家庭农场池塘循环水"跑道"基地,建设标准高、养殖理念新,生态绿色循环,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池塘循环水"跑道"建设和养殖的示范点。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江苏省海洋渔业局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该技术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改进为循环流水"圈养",是养殖理念的一次革新。我县2015年和2016年共建设了80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面积达12000米~2,2017年建设了108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面积达15000米~2,在水槽内部养殖加州鲈、鳊鱼等品种,但是目前净化区的综合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区仅放养些鲢鳙鱼和螺蛳,没能充分利用净化区养殖水体,造成了养殖水体的浪费;有的地区放养了过多的经济鱼类,大大削弱了净化区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承担了"宜兴市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规模1000亩,其中生态养殖区和湿地净化区各500亩,重点创建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生态养殖的新型水循环系统,示范区养殖水处理主要通过二个子系统即人工湿地子系统和池塘生态养  相似文献   

15.
<正>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减少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在池塘内设定鱼类集中养殖区、固体废物沉淀区、套养区等3个区域,固体废物沉淀区底部有收集粪便和残饵的装置。主养鱼区和套养鱼区、主养鱼区和沉淀区之间用网片相隔。在鱼类集中养殖区之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净化区开展青虾、河蟹轮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个池塘为工业化养殖池塘22.8亩,通过内部池埂、拦网等被分割成5个区域:A区为池塘工业化流水槽养殖区,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池塘内循环水养鱼模式悄然兴起。这种模式是在池塘内按水面的一定比例建造养鱼跑道(长110米、宽5米),跑道前段通过气提推水装置形成循环流水;跑道末端设置吸污装置可吸出部分粪便,并进行后续处理;池塘的多数面积用于生态养水。因这种养殖方式生产的商品鱼生长在流水的环境中,被认为有较好的体形和营养品质(邓进力,2019)。因此,池塘内循环养殖的商品鱼也被称为"跑道鱼"或"跑步鱼"。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从美国引进到我国有4~5年,全国各地先后在水槽体内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密度以及循环流水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单位在净化区开展生态种养技术方面研究不多。为进一步探索这种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2015年我们在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种养模式研究。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条件试验池塘30亩,其中一级净化区面积24亩,二级净化区面积6亩,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们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湖滨村境内的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的滆湖养殖基地,进行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试验,通过建立集约化养殖区、生态化养殖区、尾水汇集区、生物净化区、净水  相似文献   

20.
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是泰州市级农业园区、泰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姜堰区"溱湖簖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和要求,对现有各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重点打造。规划建设面积3 000亩,其中蟹塘生态化改造1 90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面积100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 000亩。本文介绍的是池塘养殖尾水"三坝四池"净化模式,此模式对460亩养殖池塘进行了尾水处理,净化区面积约3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