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分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伐桩保留1-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度管理技术措施,综合考虑培育目标和立地条件,提出巨尾桉二代萌芽林分密度应以1650-2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  相似文献   

3.
采伐季节 伐桩直径 桩高及树龄对刺槐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河北省灵寿县进行了采伐季节、伐桩直径、桩高及树龄对刺槐当年萌芽更新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非生长季采伐的萌芽更新效果明显优于生长季节内采伐,即前者的萌条数量、萌条径高生长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后者;②伐桩直径对萌条数及伐桩萌条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各径级伐桩萌条的径高生长差异不显著;③在6~15a生的年龄范围内或伐桩高度低于30cm时,伐桩萌芽力是均等的,即树龄和桩高对伐桩的萌芽更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杉木林分伐桩萌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和萌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强度间伐有利于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的提高,增加杉木伐桩萌条数,促进杉木伐桩萌芽条生长;伐桩直径和留置高度对杉木伐桩萌芽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龄、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15个热带薪材树种进行萌芽更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斑皮桉、细叶桉、伞房花桉、柠檬桉、托里桉、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萌芽更新效果好。伐桩萌芽率达95—100%,伐后3年存活率在75%以上;萌条生长迅速,年平均径、高生长分别为1.43—2.10厘米和2.04—3.10米;萌芽林生物产量高,地上部分(不含伐桩)年均鲜重12.17—107.24吨/公顷。适于以矮林作业方式经营其薪材林。  相似文献   

7.
东北东部林区次生林主要阔叶树种的萌芽更新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固定样地调查,采用伐桩的径、高度、萌芽的数量、萌芽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分析东北东部林区主要阔叶树种的伐桩萌芽更新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伐桩径范围内,伐桩萌生枝数随着伐桩径的增大而增多;增长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伐桩径的增大而减少;得出不同树种萌芽能力较强的年龄范围的伐桩径级。对于不同阔叶树种,伐桩高与当年生萌生枝数量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地点具有产生萌芽能力的阔叶树种可划为3种类型:对数型、直线型、指数型,阔叶树的萌生枝高生长与伐桩径和伐桩高无明显关系。第2年伐桩萌生枝的数量与伐桩径的关系在总体趋势上与第1年基本相同,同时次年仍有新的萌生枝产生,但数量很少。与第1年不同之处在于萌生枝开始死亡,一方面,伐桩产生的萌生枝越多,死亡的数量也增大;另一方面,第2年的伐桩存活率在不同种类树种间差别较大:水曲柳高达96·2%,槭树为23·3%,榆树类为21·8%。所探讨的树种在研究区域内都有“萌代主”的能力,并且不同树种以及同一树种不同年龄,“萌代主”的能力和单个伐桩保存的萌生大树的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对速生多用途树民占相思进行了不同伐桩高度(25cm,50cm,75cm和100cm)及不直径(4.1-8.0cm和8.1-12.0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少,萌条直径,长度及直萌条(可望生长成材之萌条)总断面积随伐桩的高低和大小而增减,伐桩最低的萌芽率比以往的结果高4倍以上,以短轮伐期经营的马占相思人工林,采用50-75cm伐桩高度萌芽更新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刺槐伐桩当年萌芽条基径的生长观测,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直径的伐桩上萌芽条基径间的差异性;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拟合出了萌芽条基径的生长模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研究了萌芽条基径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得出在伐桩萌芽后的生长季节内,降水量是影响萌条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0.
桉树伐桩萌芽的控制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树伐桩进行萌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1%草甘膦除草剂10ml/L液喷30~60cm高的伐桩萌芽条,萌芽条和伐桩死亡率达95%以上;伐桩萌芽前采用厚度2C以上的黑色塑料袋覆盖,可以控制伐桩萌芽,伐桩死亡率达到82.7%以上。以上两种方法控制桉树伐桩萌芽效果好,操作方便,费用低,可以在桉树林抚育间伐、低产林分改造和采伐更新换代造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地区野生地榆根低聚原花青素(OPC)进行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考察了溶剂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等6个因素对地榆根提取低聚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提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粒度为0.25-0.42mm、料液比1:12(g:mL)、浸提温度50℃、浸提4次、每次1h。浸提浓缩液加入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低温离心过滤后,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纯化后提取物中OPC质量分数达到56.86%,OPC得率为绝千原料的3.42%。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加,厚朴野生资源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亟须人工培育,满足市场要求。通过从1年生实生苗中选择出的超级苗,用磗插方式培育出无性系苗木进行表现型测定,初步选择出了16个厚朴优良无性系,它们的1年生苗高比对照苗木平均高出27%。  相似文献   

13.
本饮料是以山茱萸鲜果为原料,在不加防腐剂、人工色素、香精的前提下,经过取汁脱涩、调配、杀菌等研制而成。它含有多种糖、有机酸、微量元素,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15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7种,是一种纯天然型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4.
凹叶厚朴叶的生长规律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凹叶厚朴既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又是具备保健功能的食品资源。本文观察研究了凹叶厚朴叶的物修、生长规律、生物量、化学成分和浓缩汗的工艺小试,为可持续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9年生凹叶厚朴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凹叶厚朴树高、胸径、树皮厚度和厚朴酚、和厚朴酚及厚朴总酚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经过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优良无性系决选,选育出高产、高含量活性成分的洪塘营10号和洪塘营7号优良无性系。2个优良无性系的11年生试验林,667 m2产厚朴皮鲜质量平均3 404 kg、3 729.6 kg,分别比普通凹叶厚朴高79.68%、96.84%;筒朴皮的厚朴酚含量为2.40%、3.44%,和厚朴酚含量为4.38%、4.48%,总酚含量为6.78%、7.92%,分别比普通凹叶厚朴的筒朴皮高51.90%、117.72%,57.55%、61.15%和55.50%、81.6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厚朴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其栽培群体的各种生长模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厚朴生长与气候条件的相关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其树叶生长符合自然对数方程,树高和胸径年生长符合二次抛物线方程,模型参数与树龄相关;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规律均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各自的速生期分别为4~11年、5~14年和10~17年;气温与降水、日照时数与气温是分别影响厚朴树高、胸径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其影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决定厚朴生长和“厚朴”产量的结构因子主要是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7.
厚朴遗传改良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童再康  斯金平 《经济林研究》2000,18(1):13-15,18
在厚朴种源试验和主产区采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厚朴种内主要经济性状的层次变异和遗传;依据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厚朴遗传改良的目标,确定了鄂西小凸尖型厚朴为优良种源区,浙、闽中间型为次优种源区。以树高、胸径、皮厚、树皮类型以及粉末颜色、油性、易磨性为主要选择性状,进行种源、单株二水平联合选择,提出了遗传改良的系统程序和方法。为厚朴中药材人工基地建设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厚朴林分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厚朴树皮产量的因子分析,提出了对单株厚朴树皮产量有直接贡献的因子是密度、树高、胸径和树干干重。在厚朴林分形成过程中,密度是影响林分厚朴树皮产量的主导因子;及时地进行合理间伐,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是提高单位面积树皮产量和整个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厚朴害虫藤壶蚧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的速扑蚧,的氧化乐果,灭蚧灵等药剂,采取树干打孔注药、树干韧皮部涂药、树干去粗皮涂药、树干直接涂药等4种茎部内吸法,对为害紫油厚朴的藤壶蚧进行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防治效果均达到100%,4种茎部内吸法中树干韧皮部涂药法有轻度药害,打孔注药法对树干有轻微损伤,且操作不便,采用氧化乐果树干直接涂药法防治...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凹叶厚朴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其树高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为y_1=3.128013+131.7013x_2-0.4587805x_3+0.14913x_5,复相关系数R=0.9789;胸径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为y_2=-1.641872+2.227225x_1+0.1553113x_5,复相关系数R=0.9416.凹叶厚朴施肥、应以有机肥,氮肥、钾肥为主,适当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