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导视系统成为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力的彰显景区形象和地域文化特色,对国内外导视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国外导视系统设计较之国内发展更加成熟,具备系统性、统一性与文化性的优势。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涿州市邵村花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项目为例,进行文化景观导视系统设计,通过对导视系统进行规划分级、提炼项目文化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抽象融合,将场地原有导视系统改善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导视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芳龙  叶姗虹 《花卉》2016,(18):42-43
导视系统是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校园整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为例从当下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作为旅游景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施工次数较多、施工量较大的工程部分。由于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强化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对旅游景区产生不良影响,就实际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发掘景区特色优势,避免旅游景区景观同质化的问题,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着眼于实际,以旅游景区规划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景区景观创意以及营造方法,形成系统完备的规划方案,切实满足现阶段游客的游览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现场访谈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自导式解说系统进行调查与分析,归纳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传统解说媒介与新兴解说媒介存在的问题。自导式解说系统是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慧时代的来临,各类新媒介在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文章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完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并针对现存问题给出若干对策,为智慧景区中自导式解说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振方 《现代园艺》2019,(12):79-80
在"智能园林"以及更多地强调用户体验性质的旅游业相关服务的视角下,提出了交互式导视设计在园林智能化中所能体现的价值,以及客观性质上对游客参观者体验视角的影响。并且指出了一般交互式导视设计所面临的硬件成本以及主观体验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简要地叙述了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论述了相关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国内外景观敏感度相关研究资料,归纳出目前景观敏感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景区内各景点的视觉敏感度、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和互视性等指标的评价来反映景区的综合景观敏感程度,以期为森林公园景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智慧景区"模式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未来趋势,三坊七巷作为福州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推进"智慧景区"的建设能够为福州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文章分析了"智慧景区"产生的背景及实践过程,通过借鉴九寨沟智慧景区模式建设经验,并全面分析三坊七巷景区的业务工作及应用系统需求,提出"智慧景区"模式中的智能技术在三坊七巷文化旅游中推广应用的总体框架、应用技术、系统组成及实施策略,以实现景区科学经营和管理,提升游客满意度,塑造"优质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
王玺  蒋建兵 《山西果树》2021,2(1):76-78
以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枣树和核桃树等北方常见乔化树种为例,系统梳理了各个树种独特的观赏特性,并分析了这些树种在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公园、景区绿化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根据果树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特殊性,提出了要遵循"适地适树"、注重树种的合理搭配、兼顾树种的观赏性和抗逆性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城市无障碍体系是反映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载体。导盲环境设计在满足视障者出行需求的同时,还应充分思考导盲设施在街道景观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将导盲设施与街道景观要素结合,提升设施的使用效率,开发设施的街道景观效益。通过对户外盲道使用状况、视障群体出行痛点及健视人群盲道认知调查,分析导盲设施的景观效益开发途径,提出多维度联动的视障者户外出行空间设计策略。其意义不仅有助于城市导盲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景观效益的开发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对导盲环境的关注度,使导盲设施发挥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西湖风景区是杭州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为进一步探讨景区绿地游憩功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环境因子监测,获得并分析相关数据,为景区绿地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景区绿地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2.
休闲景区的标识系统旨在展示景区人文形象、引导和管理游客、提升景区与游客间的亲密度,其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浏阳河东岸沿江风光带校园风光区为例,初步探讨了标识设计的基本属性以及其个性化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后续风光带标识系统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建设问题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提出了村落景区的发展模式,但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仍然存在问题,针对如今村落景区发展现状,提出基于运营、社会功能和需求矛盾等方面的问题,明确要解决问题,必须加强转变传统的景区运营方式,加强社区与景区的耦合作用,转变经营者和村民以及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打破传统村落景区规划建设中的壁垒。  相似文献   

14.
王青 《现代园艺》2021,(4):90-93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实施景区品牌发展战略,塑造景区文化品牌是一个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作为园林之城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耦园,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其品牌构建的基础,借助差异化主题,创新发展旅游文化新产业,以游客互动体验切入文旅融合项目,以园事节庆活动为平台,为科技赋能,提升景区文化旅游发展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AAA级景区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观光、科普、涵养为主导,以休闲、度假、朝圣、寻根为辅的城市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湖北麻城市区西北4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总面积21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C。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山、水、寺独具特色,胜在天然。景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并有大、中型水库6个,蓄水量达千万立方米。林海松涛,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正不断寻求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规划模式,以体验式旅游为主导的旅游规划成为新的热点.文章从体验的视角思考旅游景区的规划模式,结合广西防城港冲黄沟景区规划案例,探讨在旅游景区规划各个环节中如何实现体验的规划视角.  相似文献   

17.
原生态景观是旅游景区最宝贵的资源,若能合理地利用到旅游景区设计中,将为景区带来较好的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原生态景观在景区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代强 《现代园艺》2014,(14):232-232
公园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公园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以及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提供游览、观赏、休憩、科研、教育和娱乐的空间,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共场所。加强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造园水平,对加快园林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保护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综合效益有效发挥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基于对天目山景区和其周边景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对临安周边的大中城市进行社会调查,对森林浴场开发的必须条件和辅助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可作为临安森林浴场开发的具体场地。并且对天目山森林浴场进行市场定位,划定开发面积,设置功能分区,建设森林浴场设施及其配套服务设施,并提出在开发过后对西天目森林浴场的保护意见。竭力促成该项目成为一个具备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效益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李明智  张建刚 《花卉》2016,(10):28-29
新时期我国各色园林成为城市的一个风景线,而在园林中,最主要的组成就是园路,园路在园林中,可以起到引导停车、引导游览以及交通组织的作用,一般都是狭长型或者带状的硬质地面。园路不仅承担着引导园林全部交通的作用,还可以联系园林不同景点,并进行不同景区的分割。因此园林景观主要是由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园路等共同要素组成的风景。本文就对园林园路的施工方法与铺装材料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