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昌某猪场仔猪大量死亡,为了查明病因,找到防控的有效办法,对死亡仔猪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得到分离菌Z-d-1、Q-d-1、Q-d-2,用常规法对3株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Z-d-1与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一致;Q-d-1、Q-d-2与气单胞杆菌生化特性一致;3株分离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对丁胺卡那、呋喃唑酮均高敏;攻毒小白鼠24 h均死亡;乳酸菌对其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菌Z-d-1为大肠杆菌,Q-d-1、Q-d-2为嗜水气单胞杆菌;该病为大肠杆菌与嗜水气单胞杆菌混合感染所致;乳酸菌可取代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某蛋鸡场产蛋率持续下降,为了找到防治方法,对死亡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获得5株分离菌;分离菌L-s-1、L-s-2与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一致,分离菌L-d-1、L-d-2、L-d-3与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一致;分离菌均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从而得出:分离菌L-s-1、L-s-2为沙门氏菌,L-d-1、L-d-2和L-d-3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导致产蛋率持续下降;分离菌高敏药物为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诊某猪场患病猪的病原菌,找到防控办法,对死亡猪肺脏、气管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过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动物试验等,得知:分离菌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与巴氏杆菌基本一致;分离菌高敏药物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等,低敏药物为青霉素G、林可霉素等;乳酸菌对巴氏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攻毒小白鼠48 h内全部死亡。结论: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巴氏杆菌病,乳酸菌配合高敏药物能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牛、鸡、猪的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杆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单方药物中环丙沙星对畜禽肠道菌的敏感性优于庆大霉素;复方药物抑菌效果优于单方药物.  相似文献   

5.
鸡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抑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诊断一起鸡暴发性死亡病例,对死亡鸡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生理生化实验、药敏实验、动物致病性实验。结果:分离菌生理生化特性与巴氏杆菌标准株基本一致;分离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完全耐药,对卡那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中度敏感;分离菌肌注健康试验鸡0.5m L,鸡12h内死亡,口服0.5m L,鸡24h内死亡;鸡唾液乳酸杆菌对分离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该病例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巴氏杆菌病,有效药物为:卡那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等,鸡唾液乳酸杆菌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病死鸡是否感染大肠杆菌并寻找合适的抗菌药物,试验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同时用鸡胚法对病样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结果表明:未检出致病病毒,分离出的致病菌经鉴定为大肠杆菌;该菌株对喹诺酮类等药物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呋及氟苯尼考也不敏感,仅对庆大霉素较敏感。说明该病为大肠杆菌病,且致病菌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对郑州、洛阳、濮阳、漯河等8个地市几十个鸡场进行了大肠杆菌病调查。在病理剖检拟诊为大肠杆菌病的病鸡中,大肠杆菌分离的阳性率为63.3%;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素最敏感;对药物敏感性与血清型无直接相关性。多数病例继发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鸡败血支原体病及鸡霍乱。防治鸡大肠杆菌病,除搞好环境卫生外,对发病鸡群及时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用大肠杆菌苗进行免疫接种,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控某鸡场70日龄肉鸡出现发病死亡的情况,对发病鸡群进行临床诊断、细菌分离及PCR鉴定以确定病原体;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确定病鸡药物治疗方案。结果表明:鸡群存在大肠杆菌感染;分离菌对人用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B、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比较敏感,对人用阿莫西林不敏感,对鸡场提供的兽药庆大霉素不敏感,对兽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钠、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敏感;通过使用敏感兽用抗菌药物并提高鸡舍温度、更换新的垫料成功控制了发病情况。说明兽医在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评价时,用人用药敏纸片和商品化的兽药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使用药物的同时结合改善环境对于成功防控鸡群大肠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胶州某种鸡场孵化19d出现的死亡鸡胚无菌采取尿囊液和肝脏,集中进行了常规菌的分离与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批鸡胚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并产生溶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美福仙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先锋V中度敏感,而对其他几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为该种鸡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宁夏固原地区引起鸡发生输卵管炎的病原菌及致病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试验选用固原某养鸡场两栋鸡舍中7只有输卵管炎的病死鸡,无菌采集输卵管病料7份,采用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致病力试验的方法,判定致鸡输卵管炎的病原菌,并分离培养,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提纯的7株菌中有5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5株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吡肟敏感,对氟苯尼考、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说明引起鸡输卵管炎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应选用对此菌敏感度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鸡肠道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采集了34个鸡直肠拭子样本,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卡那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和强力霉素8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并鉴定出34株鸡肠道大肠杆菌,其中4株经鉴定为产H2S大肠杆菌。34株菌对卡那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和强力霉素的MIC50分别为>256、256、>256、16、<0.125、256、>512和16 μg/mL,耐药率依次为100.0%、100.0%、100.0%、70.6%、11.8%、94.1%、100.0%和82.3%。34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少可对5种药物耐药,最多可对8种药物耐药,其中耐8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2.9%;耐7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58.8%;耐6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32.4%;耐5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5.9%。试验结果表明,34株鸡肠道大肠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兽医临床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甘肃省民勤县某饲养场肉仔鸡腹泻的病原及复方中草药制剂和抗生素分别对分离病原的抑菌效果,对7日龄病死肉鸡进行解剖,通过采集死亡肉仔鸡肝脏、脾脏、心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16S rDNA分子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肉仔鸡为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抑菌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三株菌同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恩诺沙星四种药物耐药;鸡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链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敏感,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头孢噻肟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肉仔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6月,锦州地区某养殖户购进4000只鸡,养至1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共死亡300多只,经临床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鸡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共6株,分别从该养殖户病死鸡脏器中分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清徐县某养鸡场发生的雏鸡死亡且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笔者通过观察发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并对分离菌使用K-B试纸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集组织样品使用新城疫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PCR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确定有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得的仔猪大肠杆菌,以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3种药物对猪、鸡大肠杆菌均有高度敏感作用,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钠、乳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4种药物对仔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可作为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从兰州地区和兰州周边地区分离、鉴定的3株鸡大肠杆菌,除前述的3种高敏药物外,还有硫酸阿米卡星溶液、先锋霉素、头孢拉啶、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作用较强,可以作为防治肉用鸡和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外伤感染死亡兔的病原菌,采集病死兔肝、肺、肾等器官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靛基质、枸橼酸盐等试验为阴性,凝固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不能分解淀粉;病菌对青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对氨卡西林,阿莫西林等耐药;枯草芽孢杆菌和鸡唾液乳酸杆菌对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分离菌为免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葡萄球菌病,防治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和鸡唾液乳酸杆菌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邢台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而为当地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自邢台地区的29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用11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甲砜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100%,其次是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9.3%,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氯霉素75.9%,庆大霉素62.0%,左旋氧氟沙星65.5%,黏菌素70%,安普霉素20.7%,乙酰甲喹和阿米卡星17.2%,对头孢噻肟无耐药性。试验结果也发现,大肠杆菌主要为多重耐药。所以,临床应首选高敏药物——头孢类抗生素效果比较好,应采用联合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致肾脏、肠道病变大肠杆菌的分离及生物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培养基从病鸡的肾脏、肠道等组织器官中分离出了二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为0152-160,该菌株能引起7/10的10日龄SPF鸡胚死亡,死亡鸡胚肾、肝肿大,全身出血。用分离物1^#、2^#大肠杆菌感染的20日龄雏鸡67%~88%死亡,从试验发病死亡鸡肾脏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仍能67%的感染鸡死亡。死亡鸡呈严重的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肠壁出血、粘膜脱落,气囊炎和心包炎。该大肠杆菌对SPF鸡的致病死亡率低于普通健康鸡;试验证明用鸡毒支原体激发感染,可明显增强该大肠杆菌对SPF鸡的致死率和病变程度。另外试验证明此大肠杆菌对青、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养殖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应用血清学方法和药敏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19株大肠杆菌中致病性菌株有110株,其中92株致病性菌株能够定型,分别属于15个血清型,有5株出现交叉凝集,O14、O35、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最敏感,对林可霉素、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说明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复杂性,对大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20.
近3年来从湖南省不同地方种(蛋)鸡的卿巢-腹膜炎(蛋子瘟)病鸡中及中鸡的传染性心包-气囊炎病(死)鸡中分离的12株有代表性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治疗这类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是妥布霉素、氟哌酸及新霉素;其次是卡那霉素及痢特灵;庆大霉素只对50%的菌株有效;而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扦菌肽、乙酰螺旋霉素、利复平、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则完全无效;氯霉素、链霉素、羧苄青霉素、氨青霉素等药物只对极少数菌株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