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华中樱砧木嫁接亲和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樱花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深受人们喜爱,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对3种野生樱花砧木与7个樱花新优品种进行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华中樱1a播种苗的株高和地径都大于其他对照品种;2019年以华中樱、尾叶樱、野生早樱3种野生樱花为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3.25%、60.61%、63.35%,华中樱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尾叶樱最低。2017年以华中樱为砧木嫁接‘琉球绯樱’‘中国红’‘楚红’‘楚锦’‘钟花樱’5个樱花品种,嫁接成活率均较高,其中‘楚锦’和钟花樱花嫁接成活率分别达到84%和85%。通过试验研究初步认为,从嫁接砧木生长速度、嫁接亲和力、嫁接苗生长量等方面来看,华中樱可以作为中部地区樱花嫁接的砧木,用于新优品种苗木的扩繁。  相似文献   

2.
4种我国原生种樱花耐热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迎春樱、华中樱、尾叶樱、福建山樱4种我国原生种樱花的耐热性进行测试,分别测试其在30℃、35℃、40℃、45℃下叶片的损伤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两项测试结果,4种测试樱花中,华中樱对高温的抗逆性相对较强,而尾叶樱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江西樱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属(Cerasus Mill.)属蔷薇科梅亚科,全世界共约120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我国有约45种(不包括栽培种),江西有12种2变种。现对江西樱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了江西樱属植物与全国樱属植物的关系,并分析其分类特征、地理与海拔分布、园艺应用等特点。结果表明:江西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赣北、赣南、赣东、赣西各大山脉海拔400~600m的地区,并具有与阔叶林群落伴生的特点;江西樱属植物可能由云贵高原地区起源,然后经华中地区和滇黔桂地区散布到华东地区如江西、台湾等地;江西樱属植物中,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这些是樱属植物野生驯化、选育新品种的关注点;樱属植物在园林、果树、药用、加工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应用。江西樱属植物种类丰富,其中钟花樱桃、郁李、毛柱樱、长尾毛柱樱、华中樱桃适宜在长江以南城市栽培,而南昌以北地区可采用迎春樱桃、尾叶樱桃、樱桃、浙闽樱桃、山樱花、毛叶山樱花等作为选育材料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陈璋 《花木盆景》2008,(3):9-10
樱花是著名的木本观赏花卉,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usodea)樱属(Cerasus),共有120余种,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尤其是在日本,樱花被誉为国花,遍植日本全国各地。每当春天来临,樱花盛开之时,许多日本民众便会倾家而出,陶醉在樱花的海洋里,年年乐此不疲,形成了独特的樱花文化。但因日本樱花喜温畏热,并不适宜我国南方炎热地区栽培。相比之下,原产于我国的许多樱属植物却鲜为人知,多数物种至今仍处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野生、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5.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5种樱花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生长的红花早樱品种,并且丰富杭州早春樱花的观赏性,选取醴陵樱花(C.lilingensis)、飞寒樱(C.campanulata‘Feihan’)、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武夷红樱(C.campanulata var.wuyiensis)、高盆樱桃(C.cerasoides)5种杭州植物园引种驯化的樱花1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低温胁迫下其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利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REC变化趋势呈S型上升,以上5种樱花的LT50温度依次为-6.97℃、-4.85℃、-4.44℃、-2.29℃和-1.81℃。抗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醴陵樱桃飞寒樱钟花樱桃武夷红樱高盆樱桃。  相似文献   

6.
2015年9—11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樱花(Cerasus cerasoides)和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R)、大气温度(Tair)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Pn、Tr、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冬樱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4:30,其峰值分别为7.33μmol·m~(-2)·s~(-1)和7.74μmol·m~(-2)·s~(-1);日本晚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5:30,其峰值分别为6.08μmol·m~(-2)·s~(-1)和3.37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大气温度与冬樱花Pn均呈显著相关性,与日本晚樱Pn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和日本晚樱的Pn与Cond均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Pn与Tr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936**),与Ci有显著负相关性(r=-0.763*);日本晚樱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r=-0.723*)。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中国野生樱花自然分布区之一,经考察,湖南有樱属植物14种(含变种)。常德市太浮山森林公园有野生樱花林面积350 hm2,约10万株,该地区新石器遗址发现7 000年前碳化野生樱花果实,证明湖南利用野生樱花历史悠久。长沙园林生态园收集利用9种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樱花,建设了湖南首个中国野生樱花专类园。  相似文献   

8.
王成 《花卉》2010,(5):40-41
樱花是春季最美丽的花术之一,盛开时婉若云霞,凋谢时落英缤纷,常令人无限遐想。樱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樱花是指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专指一种;广义的樱花是蔷薇科、樱属观赏花木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徐晔春 《花卉》2016,(7):10-11
正福建山樱花(Cerasus campanulata)又名钟花樱桃、山樱花、绯樱,为蔷薇科樱属乔木或灌木,高3~8米。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薄革质,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急尖锯齿。伞形花序,有花2~4朵,先叶开放,萼片长圆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粉红色,先端颜色较深,下凹,稀全缘;核果卵球形。花期2~3月,果期4~5月。产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00~600米的山谷林中及林缘。日本、越南也有分布。福建山樱花可采用播种、扦插及嫁接法繁殖。性喜  相似文献   

10.
‘沁园樱’是由‘染井吉野樱’(Cerasus yedoensis‘Somei-yoshino’)芽变选育而来的樱花新品种。落叶乔木,在长沙地区11 月落叶。成熟叶长椭圆形,纸质,叶正面有茸毛,叶柄上有白色茸毛,上端常有2 腺体。先花后叶,始花期3 月中下旬,终花期3 月底到4 月初,花瓣为5 片,呈卵圆形。  相似文献   

11.
樱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樱属植物资源特点,其形态、花色、花形、花期及叶性状等观赏特性,以及食用、木材及生态价值、药用和护肤价值,并从樱花专类园、道路、水面、公园、庭院绿化、盆景等方面对樱属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探讨,为樱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要樱花品种有福建山樱花、樱花、冬樱花、垂枝樱花[1],其中,福建山樱花(Cerasus campanulata(Maxim.)Yu et Li)产于福建,为冬季及早春开花园林植物,观赏价值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开发福建山樱花的园林应用价值,提升其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作用,对福建山樱花的研究现状及园林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艳芳 《花卉》2016,(7):12-14
正一、樱花品种的花期分类樱花品种十分丰富,其品种分类方法也较多,如按花色及春芽颜色分类,按花瓣的单重性分类,按樱花的进化程度分类等。其中,根据人们早春的赏樱时序和习惯,我们多按花期将樱花品种分为多期樱(即一年多次开花)、早樱、中樱、晚樱。单个品种的樱花花期较短,但是早樱、中樱和晚樱联合起来的整体花期其跨度是较长的,如在武汉,早樱可在2月中旬怒放,而晚樱在4月上旬才含羞待放,赏樱时间跨度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14.
通过14对SSR引物基于UPGMA法对42份樱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引物和基因型组合法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87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13.36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6.10个,观察杂合度平均0.31,期望杂合度平均0.80,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2.01,多态信息含量平均0.77;共检测出219个基因型,平均15.64个,平均区分率为22.11%。在Dice遗传相似系数约为0.18处时可分为3组,A组主要是山樱系、豆樱系和江户彼岸樱系的品种,B组是钟花樱系的品种,C组中只有尾叶樱;当Dice遗传相似系数约为0.37时,除八重红枝垂樱外,A组又可以分为6个小组。采用引物和基因型组合法构建了42份樱花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今后樱花品种资源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园艺》2019,(23):45-46
以5种樱花为接穗,2年生山樱花实生苗为砧木,开展樱花芽接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品种、不同嫁接时期樱花芽接成活率。结果表明:11月份,河津樱芽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3.3%,3月份芽接成活率为83.3%;11月份,郁金樱芽接成活率最高达到55.3%,3月份芽接成活率为46.7%;其它3个品种芽接成活率低至33.3%及以下。从整体来看,11月份芽接优于3月份芽接。河津樱芽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与山樱花砧木的亲和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正樱花最初的痕迹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唐朝时,逐步传入印度北部、中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日本、韩国等地,后来日本成了相对独立的樱花变种产生地。樱花是一种易发生突然变异的植物,在日本,自然杂交和人工培育的品种多达好几百个。大山樱:早樱类,花色粉红至玫红,又名"红山樱",大乔木,花期在清明前后,花瓣5枚。八重红垂枝樱:早樱类,枝条细长下垂,成年树树形犹如垂柳,花先叶或同叶开放,花蕾红色,花开时为  相似文献   

17.
以3个常用砧木、5个优良日本樱花品种为对象,开展砧穗亲和性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影响试验,探讨引进日本樱花品种适宜嫁接技术。结果表明,以草樱为砧木嫁接5个日本樱花品种,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成苗率在85%以上;当地日本樱花品种枝接最适时间为秋季(10~11月)。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木果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狠狠桃系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在我国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其中软毛猕猴桃或称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hinen-sis Planch.var chinensis C.F.Liang)与硬毛猕猴桃(A.chinensiPlanch.var、hispida C.F.Liang)是当前国内外重点发展的两个主要变种,它们的芽、枝.叶、花、果实都有明显的区别,是重要的分类依据。本研究通过对这两个变种的花粉及果实的纵横径比值的比较,初步确立了这一形态指标对于软…  相似文献   

19.
樱花漫谈     
曾惠军  邓琼新 《花卉》2009,(5):19-19
任植物分类学上,从广义的概念来说,樱花应该称为樱花类,是指蔷薇科、李属(Prunus)、樱桃亚属中的其中一部分植物,常见的有樱花(P.serreulata)、日本樱花(P.yedoensis)、日本晚樱(P.lannesiana)、日本早樱(P.subhirtella)、大山樱(P.sargentii)、云南樱花(P.cerosoides)等,及其一些变种和杂交品种。根据日本樱大鉴》中所述。樱花最初的痕迹可以追溯至喜马拉雅山区,同时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偏西地区和台湾、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昆明园林中应用的樱花类植物的园艺学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了在昆明园林观赏价值较高的"郁金"、"松月""杨贵妃"、"关山"、红花高盆樱、"普贤象"、冬樱花等樱花种类,云南樱桃、毛筒樱、细花樱等云南乡土樱花种类观赏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