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是我国有名的大红袍花椒产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种植出的花椒色泽红艳、香味浓郁,闻名全国。近年来,由于当地种植户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酸化现象严重,花椒品质和产量连年下降。外纳乡透防村赵永忠家中有6亩多15年以上大红袍花椒园,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使园中的土壤板结酸化,花椒树黄化、流胶、落叶早、枯死现象十分严重,椒树介壳虫几乎侵害了整个椒园,使用过多种化肥和农药均未产生效果。产出的花椒个小、黑点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随着政府部门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花椒价格高、效益好,甘肃省天水市将花椒栽植作为贫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富民的主要产业来培育,栽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农户栽植不规范,栽植后管理不当,造成栽植成活率低,成活后大面积死亡,幼树长势不良,椒园难以成功,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为了提高花椒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早成园、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笔者将常年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中的花椒幼树栽植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花椒多采用种子繁育苗木,但繁育的苗木往往树体抗逆性较差,花椒流胶病普遍发生,植株表现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花椒生产的经济效益。据在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的实地调查,采用嫁接苗建园的椒园,树体抗逆性较强,流胶病发生较轻,园貌整齐,亩增产15%~2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因此,采用嫁接苗建园是花椒栽培的有益可行的有效途径。1砧木选择及其种子采集据调查,渭南市当地的枸椒(当地人称野  相似文献   

4.
正1花椒树势衰弱原因根据生产观察,花椒生产中之所以会出现树势衰弱现象,主要原因有:1)椒园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养分亏缺。由于花椒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侧根发达,因而花椒园大多建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土壤瘠薄,加之生产中很少施肥,大多采用掠夺式经营,长此以往,土壤养分亏缺,树体正常生长受到限制,年生长量小,从而出现衰弱现象。2)干旱缺水,无法满足树体正常生长的需要。花椒生长对水分需求的弹性较大,在年降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花椒价格较高,市场稳定,效益高,甘肃天水地区将花椒作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来培育,栽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花椒栽植后当年的管理尤为关键,但由于农户栽植后管理技术不到位,造成苗木栽植后成活率低,成活后大面积死亡,幼树长势不良,椒园难以成功,造成了较大浪费。为了提高当地花椒栽植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早成园、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笔者常年从事基层果树技术推广工作,现将花椒幼树栽植后当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花椒表皮组织一旦受伤就会有大量的胶体流出,遇空气就形成氧化层,抑制嫁接芽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着嫁接成活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采用倒“T”字形嫁接技术,使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相同的嫁接技术下。用倒“T”字形新法嫁接比一般常用的“T”字形普通法嫁接,花椒成活率提高2倍多。此新法流胶量小,成活率高,最适宜老椒园、低产园的改造和新建椒园品种的更新,并且嫁接后的新枝第二年就开始挂果,极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嫁接技术要领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一村一品"建设,特别是自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宝鸡花椒栽培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户在花椒的建园和管理中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花椒的产量、质量均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帮助广大椒农解决这些难题,从园址选择、苗木选择、建园栽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花椒建园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日本无刺花椒(Zanthoxylum Japonica)为落叶或小灌木,是经济价值高的重要调味品、香料和木本油料树种。研究日本无刺花椒的抗寒性,为其栽培种植提供依据。以朝仓山椒、葡萄山椒、琉锦山椒、花山椒4个种类花椒(2a)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了人工模拟低温处理,测定了电解质外渗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朝仓山椒和花山椒抗寒性较强,葡萄山椒抗寒性次之,琉锦山椒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棕紫沙泥土上,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模式对辣椒产量、经济效益及病虫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套作花生分带轮作种植模式,是目前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的以生产干椒为主的最佳套作耕种模式,形成的麦/椒/花或冬菜/椒/花耕作模式及技术作为主推技术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陕西宝鸡地区花椒分布及特性,划分适生立地类型,确定不同立地类型栽培模式,总结栽培措施,供椒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花椒又叫香椒、大花椒、川椒、蜀椒,属芸香科植物。花椒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栽种简便,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是用作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的多用途经济作物树种。山亭区素有"花椒之乡"美誉,品种以大青壳、大红袍等为主,年产椒皮10000余t。山亭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全面提高花椒栽培管理水平,实现花椒的高产、高效、优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制定花椒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山椒、朝仓山椒和琉锦山椒为接穗,以1、2、3a生国内花椒实生苗为砧木,以5a生国内花椒进行高接,研究了嫁接时间、砧木年龄、砧木萌芽的去留对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对山椒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显著,4月9日前后嫁接山椒为宜;山椒品种间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存在差异,朝仓山椒的成活率最高,生长量最大,琉锦山椒次之,葡萄山椒最小;砧木年龄对山椒的嫁接成活率影响极显著,1a生国内花椒砧木嫁接的山椒成活率最高。及时去除砧木上的萌芽可显著提高山椒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治市干石山区花椒园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花椒产量较低的问题,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对3个县市万余亩花椒园,进行增产管理技术承包服务。文章从整形修剪、土壤管理、合理施肥、覆盖保墒、无公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承包服务期间花椒园所采用的优质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西南园艺》2005,33(Z1):39
江津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在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猛,目前规模性种植面积3.33万公顷,去年投产面积约1.6万公顷,产鲜花椒9万吨,产值达4.8亿元.花椒已成为带动江津市60万椒农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江津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相似文献   

15.
阿坝州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坝州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特别是主栽品种——大红袍,素有"西路椒"的美誉,成为阿坝州农区县的支柱产业。本文阐述了阿坝州花椒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带动花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国鹏 《北方园艺》2012,(11):57-58
正花椒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树种,其适用性广,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作为经济作物进行种植。"大红袍"花椒具有生长势强、栽培管理容易、产椒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已成为陕西省产椒区的主栽品种,因此掌握其必要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阿坝州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是"西路椒"的重要栽培基地,随着花椒生产的发展,病虫害也日趋严重。文章主要介绍阿坝州花椒资源现状和主要病虫害种类,分析病虫害种类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张良 《现代园艺》2014,(14):52-52
近年来,洋县在发展林业产业、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方面,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在花椒的规模栽植、规模经营管理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作者结合在洋县槐树关镇、龙亭镇、马畅镇花椒种植、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从八个方面系统的对花椒大栽植做以论述,以期巩固花椒产业的规模、持续发展,更好的为椒农服务。  相似文献   

19.
衣铭 《烟台果树》2022,(1):54-55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全县总面积达1333.3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冶源、五井、寺头等青石山区.近年来,随着花椒皮价格的上升,一大批椒农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现将临朐县石质山区花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花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花椒是喜温不耐寒的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16℃...  相似文献   

20.
长治市潞城县5月上旬,花椒开花期蚜虫大量发生,成虫、若虫都群集在花椒新枝上和叶片后面吸食养液,使椒树生长不良。为了探索对花椒蚜虫的防治,我用速灭杀丁2500倍,加尔肠%的洗衣粉,用15型工农喷雾器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