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板对斑膜合垫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黄板诱杀斑膜合垫盲蝽成虫,结果表明:黄板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诱杀斑膜合垫盲蝽成虫有显著影响,黄板诱杀斑膜合垫盲蝽的最佳2个因素组合为黄板距地面3.0 m高、悬挂方向为东南/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临夏地区危害国槐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包括国槐烂皮病、槐豆木虱、斑膜合垫盲蝽、槐蚜、槐花球蚧等,并针对各类病虫害的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林业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斑膜合垫盲蝽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2014年定期定点系统观察了斑膜合垫盲蝽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甘肃临夏1年发生1代,以卵在国槐一至二年生枝杈基部、老翘皮及伤痕处结茧越冬,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内蒙古合垫盲蝽昆虫多样性的基本信息,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6个生境类型区域的合垫盲蝽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315号,隶属19属38种.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合垫盲蝽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华北平原区>阿拉善荒漠区>内蒙古高原区>嫩江-西辽河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大兴安岭山地区.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华北平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区的合垫盲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可见,生境类型对合垫盲蝽多样性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蒙古高原合垫盲蝽的多样性组成与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蒙古高原合垫盲蝽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区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蒙古高原共记录合垫盲蝽23属60种,特有种5种,合垫盲蝽属(Orthotylus Fieber)为优势属17种,占总种数的28.3%;2.从分布的国家看,蒙古20属36种,俄罗斯(图瓦、布里亚特与赤塔州)21属47种,中国(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20属42种;3.蒙古高原合垫盲蝽区系以古北界成分占主体,仅分布于古北界的13属47种,各占总数的56.5%和78.3%;4.中国蒙古高原合垫盲蝽区系的主体为蒙新区成分,其中单独分布于蒙新区的物种27种,占总种数的64.3%;5.在区域分布上,内蒙古合垫盲蝽的分布特征是内蒙古高原亚区27种华北亚区26种阿拉善荒漠亚区23种嫩江—西辽河平原亚区15种大兴安岭山地亚区13种鄂尔多斯高原亚区12种。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东部盲蝽科昆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甘肃省东部地区盲蝽科中盲蝽亚科(Mir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cocorinae)和叶盲蝽亚科(Phylinae)昆虫共计26属、57种。其中5属32种为甘肃新纪录属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棉盲蝽在转基因抗虫棉药剂防治与不使用药剂防治上的发生差异,及棉田周边杂草上棉盲蝽发生动态,结果:①不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879头,其中:中黑盲蝽274头,绿盲蝽189头,杂毛合垫盲蝽407头,赣棉淡盲蝽9头,虫种比依次为:31∶22∶46∶1,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②常规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588头,其中:中黑盲蝽371头,绿盲蝽104头,杂毛合垫盲蝽94头,烟盲蝽17头,赣棉淡盲蝽2头,虫种比依次为:63∶18∶16∶3∶0.3,中黑盲蝽为优势种。9月22日~11月2日棉田边盲蝽杂草寄主和虫口发生量:赣棉淡盲蝽杂草寄主有18种,虫口发生量779头,排位第一;绿盲蝽杂草寄主14种,虫口发生量180头,排第二位;异须单突盲蝽杂草寄主5种,虫口发生量104头,排第三位;其他几种棉盲蝽杂草寄主少发生量小,以小飞蓬杂草发生棉盲蝽种类最多,达6种。  相似文献   

8.
北方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绿盲蝽成为我国北方茶区的主要害虫,对春茶的危害尤为严重。为有效控制茶园绿盲蝽危害,本文介绍了我国北方茶园绿盲蝽危害特点、预测预报、防控策略和相关绿色防控措施,为北方茶园绿盲蝽可持续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95-95,123
随着五团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牧草面积的增加,棉盲蝽发生危害逐年呈上升趋势,研究牧草盲蝽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是确保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介绍了牧草盲蝽的发生危害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不断有农民来县农牧局咨询棉田盲蝽象的防治问题,笔者于7月24~28日下乡发现,棉田盲蝽象若虫、成虫百株棉花达36—40头,远远超出了防治指标,而在多雨高湿的情况下,盲蝽象若虫、成虫活动频繁,发生危害也较严重。适逢近几天,河北南部连续下了2场透雨(300mm以上),盛发期降雨进一步增加了盲蝽象对棉株的危害程度。盲蝽象有怕阳光照射,喜欢在较阴湿处活动危害特点,不易被棉农发现,而延误防治时机,因此,棉农朋友应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棉田盲蝽象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棉盲蝽蟓逐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田间调查法三者结合并互为验证的方法,开展潜江地区棉田盲蝽发生规律研究,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棉田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棉农防治棉田绿盲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盲蝽象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在棉区造成了较重的危害。针对棉田虫害出现的新特点,对盲蝽象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盲蝽象在聊城地区发生的种类、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并提出盲蝽象防治新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棉田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给盲蝽的种群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导致盲蝽的种群数量剧增,逐步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且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危害特点盲蝽为半翅目盲蝽科,刺吸式口器,一般1年发生5代。冀中南棉区主要种类有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等,其中以绿盲蝽危害最为严重。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可超过4个月,尤其是8月中下旬的发生高峰期危害最为严重。棉盲蝽以若、成虫刺吸棉株汁液危  相似文献   

16.
绿盲蝽是六安市近年来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的枣园重要害虫。介绍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制定了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素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29-13230,13279
对绿盲蝽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期对生产上有效防治绿盲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冬枣绿盲蝽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绿盲蝽已成为我国冬枣的主要害虫。其刺吸冬枣幼嫩部分的汁液进行危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蕾落花,叶片穿孔,枣果畸形脱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绿盲蝽的分布、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分析了其成灾原因。针对目前绿盲蝽发生的特点以及防治中的问题,介绍了冬枣园绿盲蝽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容县是湖南省产棉花大县,但自2007年以来,棉花盲蝽象上升成了主要害虫.总结了华容县2007-2009年棉盲蝽象危害情况,叙述了棉盲蝽象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与天敌情况,提出棉盲蝽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盲蝽蟓逐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通过网捕法、灯诱法、田间调查法三者结合并互为验证的方法,开展潜江地区棉田盲蝽发生规律研究,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