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引言利用选出的杉木优树或优良林分中的优势木,建立杉木种子园,在生产上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目前,在选优工作中,大都是根据宏观的表型来选择,因而要将初选出的杉木优树经过较长时间的子代鉴定,或几年时间的当代无性系鉴定后,再行建园。这与尽快地实现林木良种化的要求很不适应。同时,杉木的数量指标和表型受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不稳定,反映在遗传性上的不可靠性,特别是由于优树的误选,若不鉴定,在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土壤条件和营林措施下,采用良种育苗造林,不仅可以提高木材质量,缩短成材时间,而且木材生长量可以提高百分之三十左右;抗病虫性能强的良种,病虫害可减少百分之四十左右。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异花受粉以及人工栽培的影响,分化出许多不同性状的类型,选择那些生长良好的林分和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单株,建立母树林和种子园,乃是逐步实现林木良种化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内外良种繁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注意种子来源;第二阶段,建立母树林和选择优良单株(优树);第三阶段,建立种子园。在全国林水良种协作会议的推动下,目前各地对以杉木为主的林木良种选育工作普遍引起重视,为适应这一大好形势,本所杉木组综合兄弟单位的经验,将有关杉木母树林、种子园建立的原则与方法和杉木优树的选择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供开展杉木良种选育工作的参考。各地在应用时,可以结合本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3.
选择杉木优良母树(正号树),建立种子园,是实现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重要途径。选择优树是建立杉木种子园的先决条。件,是当前林木育种的重要环节。自一九七三年以来,我区杉木良种选育工作,走群选群育道路,进展较快。据初步统计,现全区已选出杉木优树2273株,经一九七七年复选后中选的有477株,占初选出优树  相似文献   

4.
“六·五”期间,我省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主要造林树种开展了地理种源试验,选出了一批优树,并进行了单亲本子代测定,营建了采穗圃和第一代种子园,尤其是湿地松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基本上能满足全省造林的需要,杉木种子园已开始生产种子,马尾松、火炬松种子园也正在营建,扦插、水培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工作都为今后良种选育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了加速我省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步伐,“七·五”期间林木良种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杉木种子园是用优树的接穗或超级苗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嫁接或造林繁育起来的良种基地。种子园内的林木一般都具有优良的性状,能进一步提高林木后代的遗传品质,同时,也为选育新品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建立杉木种子园的基本条件1.开展了杉木选优工作;2.土壤肥沃、地势较平缓、开阔的半阳坡;3.要有一定的隔离带,使种子园与其它杉木林分相隔400米以上,以防不良花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选育优良品种固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优良品种选育出来,还要加速繁殖和推广,积极应用到生产中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当前,全国杉木良种繁育工作形势一派大好,杉木嫁接种子园的建设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为了建设好杉木嫁接种子园,加速良种繁育,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着重分析了1966年杉木嫁接种子园和优树收集区40个无性系接株的生长和结实的情况,供建园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南杉木当地单株选优与种源选择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挑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性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能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8.
<正> 杉木优树表型性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评定其遗传品质的优劣,并估算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达到优中选优目的,必须进行优树子代鉴定。我们从1980年开始,分批进行了子代鉴定工作。现将第一批5个种子园中的48个自由授粉子代苗期及3年生幼林鉴定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广优良品种”的指示,三年来,桃源林场开展了群众性选育林木良种运动,建立了杉木嫁接种子园522亩(已嫁接18亩),杉木优树收集区74亩)杉木优村收集区74亩,收集省内外优树无性系307个。 福建林学院林业系72级工农兵学员杉木良种选育毕业实践小组,于一九七五年三月来桃源林场进行毕业实践。在场党支部的领导下,革命师生和林场工人、技术员一起,在杉木  相似文献   

10.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34-137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侏,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挡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半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有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11.
怀化地区是南方主要用材林树种—杉木的中心产区,素有培育林木良种的优越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早在60年代中期,我区就开展了杉木良种选育工作,在驰名全国的广木之乡会同广坪和州木之乡靖州大堡子进行了杉木优树选择工作,荟萃杉木精英,于1966年以来,在排牙山林场、广坪相继建起了怀化地区第一、二个杉木种子园,也是全国最早的杉木种子,园之一。全区先后选出杉木优树575株(靖州323株),营建了嫁接种子园2887亩(靖州1337  相似文献   

12.
优树,是林木良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我省已选出杉木优树867株,各地都利用这些优树枝条作为接穗,建立采穗圃和种子园,以求获得大量的优质接穗和种子供生产上育苗造林用。但优树的枝条必竟数量有限,为了充分利用优树资源,我们于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说:“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为了改良林木遗传品质,促进速生、优质、丰产,目前林木良种选育受到普遍重视。营建杉木种子园,是选育杉木良种和建立种子基地的重要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从一九七二年起,分别组成有领导、工人、科技人员参加的三结合杉木良种选育小组,在锦屏和天柱两国营林场定植砧木,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通过初步实践,我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优树子代测定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缩短育种周期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进行建设种子园的单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中湾油松良种基地,在建设种子园的同时,就进行了油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为开展多世代育种,估算种子园增产效益,进行优树早期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做了有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之一。遵照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我省于1964年就开始进行杉木选优和营建种子园工作。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使我省的林木良种工作一度停滞不前。随着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在全国林木良种科研协作会议推动下,我省杉木良种选育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出现了新的局面。目前,全省已选出杉木优树  相似文献   

16.
优树是同一立地条件下,同令林分中生长特别突出的,按一定标准和方法选出的优良单株。它是建立林木种子圆的物质基础,又是育种的原始材料。优树的选择是按林木表现型选的,而表现型是遗传基础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所选的优树,是否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除进行子代鉴定外,可根据选种目标、科学地制定选优标准和不断地改进选优方法,以提高选择优树的质量。华山松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是当前开展华山松良种选育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17.
选择优树是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与实生种子园的首要环节和物质基础。优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子园林木生长及所产生的种子质量。因此,必须选择那些真正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单株。 现在国内外采用的优树选择方法很不一致,我国杉木选优工作,普遍采用原南京林学院和福建洋口林场1964年提出的五株优势木比较法。这种方法工作量小,速度快,质量又能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 种子园能提供遗传品质得到一定程度改良的种子。据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现阶段杉木种子园遗传增益达15%左右。目前人们已认识到采用种子园良种,是促进杉木速生丰产重要措施。因此,促进种子生产达到高产、稳定是当前杉木种子园经营管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场为我省林木良种繁育重点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林木良种化是一项促进林木速生、优质、丰产的基本措施,“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从现有林中选择生长突出并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单株——优树,进行无性繁殖,建立种子园是林木良种繁育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优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种子园生产种子的品质。为了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杉木选优工作,林业专业72级杉木选种毕业实践小组和大田县桃源林场的同志一起,在南平、三明、建瓯、永安、大田对已选出的一部分杉木优树(15—20年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有关杉木选优方法和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14省(区)亚热带地区,每年木材产量约是全国商品材产量的1/5到1/4,20世纪90年代年造林面积40万hm^2左右。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10。杉木育种虽取得很大成绩,但还不能满足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加快林木良种建设步伐,提高良种的遗传增益,作者在杉木1代种子园建立的基础上,于1992年起开展了杉木高世代(即2代)种子园建立技术的研究;同时,于1997—1999年连续3a进行了杉木2代种子园单亲子代林的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