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濒危植物双蕊兰根际生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结果表明:双蕊兰生长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的多于非生长土壤中。说明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多少对双蕊兰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生草栽培、清耕及种养(鸡或鹅)结合等土壤管理模式下梨园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放线菌,放线菌数量又明显多于真菌;生草梨园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多于养鸡的梨园,土壤细菌两者无差异;与梨园清耕相比,养鹅可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  相似文献   

4.
辣椒叶浸提液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120d的辣椒植株上采集叶子,经风干后制成20g/L、40g/L和80g/L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2叶1心的辣椒根系土壤,30d后测定辣椒根区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量以及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的辣椒根区土壤的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在辣椒叶浸提液作用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有所增加,而放线菌有所减少,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从生长120 d的辣椒植株上采集叶子,经风干后制成20 g/L、40 g,L和80g/L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2叶1心的辣椒根系土壤,30 d后测定辣椒根区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量以及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的辣椒根区土壤的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在辣椒叶浸提液作用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有所增加,而放线菌有所减少,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园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展示果园生黑麦菜可增加土壤亚硝化螺旋菌、子囊菌、放线菌的丰度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生紫花苜蓿草可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含量;生三叶草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均提高幅度较大,有望成为理想的果园生草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设施番茄土壤为试材,研究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下降最快,真菌数量也较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比对照处理的数量高;而对照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低;上年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也低于对照处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则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新型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轻度沙化、中度沙化、重度沙化、极度沙化4个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测定配方法,分别采集深度为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沙化程度各土层中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及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并做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沙化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蔗糖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呈减小趋势,脲酶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2)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随沙化的加剧呈减小趋势.3)同一沙化程度不同土层下,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4)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与细菌、放线菌间有一定相关性,与真菌无明显相关性.由此可见,高寒草原严重沙化会导致土壤酶活性有所降低,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土壤质量状况下降.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年限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玉贞  崔兴国 《北方园艺》2011,(16):181-182
研究了种植0~11 a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种植年限内,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总数、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大多数峰值年限为7a.随种植年限延长,真菌数量增加,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干热河谷区3种不同的恢复生态系统进行大型真菌及土壤微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食用菌数量及种类方面均为头塘试验区〉黄瓜园大黑山试验区〉红泥试验区;退化山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中,并且随着土层加深,其数量迅速减少;各退化山地生态系统中三大菌数量级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相似文献   

11.
居室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工作和休憩的室外庭院和室内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使用人造建材进行美化和装饰工作、生活环境,使人们的居室环境污染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对城市居民来讲,每天平均大约80%~90%以上的时间是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居室环境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关键。园艺植物在居室中的各种运用,不仅美化居室环境、净化空气、减轻污染、改善居室理化条件,还能使生活环境增添生命的气息,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茯苓棚室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木屑、松枝碎块、棉籽壳为主要培养料,采用“鲜菌核”作为“诱引”,进行菇棚层架菌袋覆土和大田坑穴菌袋覆土两种栽培方式的茯苓栽培实验。其中,以松木屑和松枝碎块为主要原料的栽培料配方栽培效果优于以棉籽壳和松枝碎块为主要原料的配方;菇棚层架栽培和自然露地栽培的产量均低于大田低矮简易棚栽培,在大田搭置低矮简易棚栽培方式获得最好成活率达92.85%,平均生物学效率达18.25%,这一栽培结果与对照的段木茯苓栽培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14.
廖贵 《长江蔬菜》2014,(10):36-37
为探索芸豆种子受到雨淋后活力的变化规律和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措施,以自然风干种子为材料,人工模拟降雨条件,当经不同雨淋处理的种子含水量达到入库标准后,进行室内发芽势、发芽率检测,室外单粒点播、室外穴播试验,鉴定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收储晾晒过程中,种子遭受雨淋,其发芽势、发芽率均有降低,田间出苗数减少,发芽势下降尤为显著。种子淋雨后只要马上沥干水分并及时晾晒,不会造成田间的缺苗断垄,仍能达到国家二级种子质量标准,不会给种子加工企业和菜农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栽培地近地面各层空气中杂菌年变化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距地表面不同水平微生物总量的年变化量随高度升高而渐减,这种规律可用幂函数方程=90.298x~(-0.811)来表示。这种相关性季节间有显著区别:秋季与冬季为显著的直线相关函数关系。春季为基本显著的直线关系,夏季为典型的幂函数曲线关系。各水平层次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6.
香蕉抗枯萎病突变体的诱发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林  谢江辉  梁国鲁  陈佳瑛  王忠猛 《果树学报》2008,25(2):188-192,F0003
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是我国华南地区香蕉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几大病害之一,已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培育优质、高产的抗病香蕉品种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优质巴西蕉(Musa spp,AAA)茎尖进行离体诱变处理,并以5×106个/mL枯萎病菌race4孢子悬浮液为选择压,分别在室外和温室内,对2个月苗龄的诱变处理苗进行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最佳诱变处理组合为:0.4%EMS浸泡3 h,其变异率为36.7%;诱变后,产生5类比较明显的变异类型;经2种不同方式筛选分别得到3.1%和6.3%抗性植株;另外,还发现在矮化变异和窄叶型中获得抗病突变体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方法对金银忍冬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金银忍冬种子采用室内干藏、室外冷藏、混沙层积和雪藏层积4种贮藏方法,测定最早发芽天数以及实验室发芽势与发芽率,场圃发芽势与发芽率;对室内干藏的种子进行不同浓度GA3处理,测定其发芽势与发芽率。结果表明:混沙层积与雪藏层积能明显打破金银忍冬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提高发芽率近4倍,提前发芽1个月;赤霉素对金银忍冬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以100 mg/L发芽效果最佳,提高发芽率近3倍,提前发芽1个月。  相似文献   

18.
富新华 《北方园艺》2010,(13):187-189
选用10种杀菌剂,研究其对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抑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防治效果依次为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8%宁南霉素水剂。不同厂家生产的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抑菌和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as shown that indoor plants can reduce most types of urban air pollutant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mite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capacity to mitigate elevated levels of CO2. This study profiled the CO2 removal potential of eight common indoor plant species, acclimatised to both indoor and glasshouse lighting levels, to develop baseline data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oor plant installations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 by reducing excess CO2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appropriate choice of indoor plant species and a targeted increase in plant specific lighting, plantscape installations could be developed to remove a proportion of indoor CO2. Further hort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required to develop optimum systems for such installation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reduce the load on ventil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分类,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论述了观赏植物在控制居室空气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如何选择应用室内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