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肉类的消费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调整使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连续25年,中国肉类生产量持续增长.据中国肉类协会的数据,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7743万t,其中猪肉5010万t、牛肉711万t、羊肉435万t、禽肉1464万t.……  相似文献   

2.
肉类的消费量和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加工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200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已经达到6 920万t,占世界肉类总产量2.535亿t的27.3%,成为肉类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满足人民肉食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肉类产品,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类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肉类年产量达到8051万t,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5%,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猪肉产量达到5197万t,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4%和世界猪肉总产量的近50%。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畜产品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了发展饲草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畜产品生产结构将发生明显改变,生产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2)预计未来一定时期,猪肉生产增加缓慢,牛羊肉产量快速增加,2007年和2010年肉类总产量将分别达到8115万t和9150万t;奶牛存栏量和产奶能力将有一定增长,奶类总产量将分别为2462万t和2946万t。(3)中国饲草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步形成牧区以草地牧草为主、农区饲草和秸秆并重的畜牧原料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5.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目前拥有约70多亿元的总资产,员工36000人,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有20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每年可消化生猪2000万头、活牛50万头、羊100万只、鸡肉10万t、鸡蛋4万t、植物蛋白5万t等。带动了周边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吸纳150多万农民走出农村,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骨的营养价值及骨泥在灌肠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羊、禽最多的国家,全国肉类总产量近6 000万t,约占世界肉食总产量的25%,为世界第一肉类大国.在各种畜禽产品中,猪骨约占胴体重量的5%~9%、牛骨约占胴体重量的15%~20%、羊骨约占胴体重量的8%~17%、鸡骨约占胴体重量的8%~17%,每年产生的骨头就有1 000多万t,骨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重新调整行政区划的嘉兴市秀城区,现辖5个街道、9个乡镇,总面积425.8km2,总人口44.4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5.2万hm2,其中水田2.04万hm2,旱地0.31万hm2, 桑园0.26万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5hm2,2000年粮食总产17.92 万 t,春粮和早、晚稻分别为4170 kg/hm2和6450 kg/hm2、7410 kg/hm2.目前结构调整不断进行 ,多种经营积极推进,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提高:肉类总产量达5.18 万 t,生猪饲养量142.2万头,家禽饲养量726.39 万羽 ,水产品总产量达 6500 t,蚕茧总产量2837.5 t,蔬菜总产量25.66 万 t,水果1.6 8万 t.多种经营产值9.99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32 %.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69.8 亿元,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  相似文献   

8.
努力培育苦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是重要的小宗粮豆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的资料,全世界22个国家生产的荞麦总产量约为253万t,而产量最大的5个国家中国、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美国的总产量为227.5万t,占总数的89.93%.……  相似文献   

9.
中国肉类工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肉类食品行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壮大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以现代肉类加工业为核心,涵盖养殖、屠宰分割、深加工、冷藏运输、物流配送、批发零售及相关配套行业的体系,为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促进出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涌现出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公司和企业,例如双汇、金锣、雨润、草原兴发等.我国肉类工业正在向规模化、现代化、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迈进.1990年以来,中国的肉类产量连续13年雄居世界首位,实现了畜牧生产、肉类加工和营销流通的全面市场化,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肉类产业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自由养殖、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所以,它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成长中不断进行调整、组合.在肉类产业链中,肉类加工以它特有的联结作用对促进我国农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中国肉类工业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转型期,其资本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在得到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豆的生产和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 我国和世界大豆生产的发展 1.1 世界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从1949年到1999年,大豆生产获得快速发展.1949年全世界大豆面积1277.8万hm2,总产1400.6万t,1999年面积已达7205.2万hm2,总产15774.4万t,面积增长5.6倍,产量增长11.3倍.大豆生产发展快的国家,也是目前大豆的主产国家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1999年,美国大豆面积2964.8万hm2,单产2550kg/hm2,总产7561.5万t,占世界大豆产量的47.9%; 巴西大豆面积 1297.5万hm2, 产量2376kg/hm2,总产3082.1万t;阿根廷大豆面积747.0万hm2,单产每hm2 2410kg,总产1800万t,这三个国家大豆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美国以出口原豆为主,巴西出口豆粕,阿根廷以出口豆油为主.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生产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近些年印度大豆生产发展也很快,1999年大豆种植面积已达到645万hm2,总产610万t,但单产低,单产946kg/hm2. 1.2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豆生产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936年大豆总产量1130万t,大量的大豆、豆饼和豆油从大连港源源外运,大豆作为大宗农产品大量出口.以后由于战乱的破坏,农业生产萎缩,1949年我国大豆产量仅有509万t,不及历史最高年产量的一半.50年代大豆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195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274.8万hm2,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由于我国人口增长,粮食压力大,大豆种植面积逐步下滑,"三五”计划期间(1966~1970)大豆面积平均800万hm2,"四五”(1971~1975)733万hm2,"五五”(1976~1980)只有667万hm2.改革开放后大豆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1991年恢复到800万hm2,1986年大豆总产1160万t,花了整整50年,总产才超越历史最高水平.80年代后期总产稳定在1100万t上下,90年代初又下滑到900多万t.1993年国家抓紧大豆生产,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万hm2,总产1300~1500万t,尤其1994年大豆面积922万hm2,总产1600万t,是我国大豆产量最高年份.近几年大豆面积仍可保持800万hm2以上,总产量在1300万t徘徊,1999年大豆面积820.5万hm2,单产1671kg/hm2,总产1370.5万t.大豆供应不足,大量进口大豆和豆粕, 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产量的一半. 1.3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及其原因二战后由于食用油短缺,加上饲料的蛋白源不足,促进了大豆生产迅猛发展.1954年美国大豆总产超过我国,20年后1974年巴西又超过我国,再过20年阿根廷大豆生产与我国不相上下,近两年面积虽然不如中国,但因单产高,总产也已超过中国.我国曾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现已降为第四位,1999年总产量仅占世界总产的8.7%.我国大豆生产波动大、单产水平低、比较效益差,是制约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单纯强调粮食生产,大豆受挤压,往往是抓一抓好一点,不抓就下滑,粮食减产也下滑.从客观上讲,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在保证基本供给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发展大豆的问题,但大豆又是必需农产品,因此大豆下滑到一定程度,又要抓一抓.一般情况是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到700万hm2,大豆会严重短缺,国家就要抓紧大豆生产.其次,人为的挤压大豆也是比较普遍的,往往由于讲政绩,粮食要不断增产,而大豆由于其自身产量相对较低,强调种高产作物,致使玉米等作物多年连作,大豆面积减少.再一个原因是大豆的比较效益差,也制约大豆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往往选择效益好的作物种植,尤其大豆与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 958.0万t,同比增长3.2%;油料总产量为3 436.8万t,同比增长3.9%;蔬菜总产量为70 883.1万t,同比增长4.4%;水果总产量为15 104.4万t,同比增长7.3%;肉类总产量为8 387.2万t,同比增长5.4%;水产品总产量为5 907.7万t,同比增长5.4%。我国农产品分布很广,相对集中,非常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3.
傅真鹏 《茶业通报》2003,25(2):78-79
1前言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远在唐代茶叶经济就很发达,茶叶、瓷器、丝织品是中国古代主要输出商品。19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中国茶叶一直占主导地位,英、美等国主要进口中国茶。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输出量已达3万t的水平,商品量约13万t,鸦片战争后,由于出口需求拉动,中国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到1886年,中国茶叶输出量达到13.4万t。在1868~1896年近30a,茶叶在全国出口商品中名列首位,其后茶叶出口量呈萎缩状态,逐年递减,在衰落中开始了中国茶叶20世纪的坎坷历程。在1840年后一百年间,中国茶叶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番茄产业背景及现状 目前,中国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都处于持续增长态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番茄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地区和第一大出口国。2006年,中国加工新鲜番茄量430万t,生产番茄酱近70万t。2005年,中国出口番茄酱60.1万t,出口贸易额达到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一所肉类食品专业性研究机构,创建于1986年。2000年9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国肉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设有研究开发部、情报培训部、生产试验厂、北京金美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培训楼管理部及行政科室。另外,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6.
葱姜蒜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并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世界葱、姜、蒜栽培面积分别约为60万hm2、50万hm2和120万hm2,其中中国葱姜蒜的栽培面积约计54万hm2、24万hm2和77万hm2,分别占世界葱、姜、蒜栽培面积的90%、48%和65%左右;我国葱姜蒜出口量分别为6万t(保鲜大葱)、15万t和125万t,分别占世界葱、姜、蒜出口贸易量的90%、68.2%和80%.  相似文献   

17.
《保鲜与加工》2006,6(3):32-32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疯牛病等疫情频繁发生,导致人们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弱,而对健康、安全的水海产品需求量有所增加,推动了水海产品业的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2006年1~2月份辽宁水海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出口水海产品4.5万t,价值1.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了7.9%和1.28%.辽宁水海产品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全国共有749家企业的123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截至2002年底,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达到1756个,产品总数为3046个,其中A级产品2978个,AA级产品68个。产品实物总量为2500万t,包括大米176.0万t、面粉39.8万t、食用油11.9万t、水果75.1万t、茶叶4.3万t、肉类21.3万t、液体乳制品74.0万t。产品销售额达到597亿元,其中出口额达8.4亿美元,出口率为11.6%。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达到446.67万hm2。从产品结构上看,农林产品及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决策和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从马铃薯产量潜力、市场发展潜力、加工业发展潜力和贸易发展潜力四方面来预测2020年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潜力。【结果】从世界单产水平和趋势单产看2020年马铃薯产量分别达28518.72 万t 和11602.67万t;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和总消费量分别达53.12 kg/人和11686.68万t;马铃薯加工量达1152.11万t;马铃薯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40770.08万美元和27642.9万美元。【结论】中国马铃薯产量、消费量、加工量、进出口额都继续呈上身趋势,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湖南是我国最南部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常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hm2左右,年产子棉60万t左右,年需优质精棉种1200t.随着我国棉花种植业的改革和发展,对精棉种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