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MAXENT预测玉米霜霉病在中国的适生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玉米霜霉病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本文用MAXENT软件对引起玉米霜霉病的5种检疫性病原菌Peronosclerospora maydis、P. sacchari、P. philippinensis、P. sorghi和Sclerophthora rayssiae var. zeae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中P. sorghi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最广,根据适生值的大小,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中部地区、两广、福建及云南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险。在这些地区内种植有大面积的玉米,为玉米霜霉病菌的定殖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加强这些区域的调查监测和检疫对保护当地的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南采集的高粱霜霉病菌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璋 《植物检疫》1989,3(4):271-272
高粱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 sorghi(West et Upp.)Shaw.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我国王鸣歧先生发表的《河南植物病害名录》(1950)中曾有记载,但未作详细描述,标本现也遗失。19含3年5月作者在河南省宜阳县石·陵乡曾采到高粱病苗一株  相似文献   

3.
玉米霜霉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毁灭性病害。美国早在1916年就对玉米霜霉病有了检疫规定,禁止从东方进口玉米。一些非洲国家、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制定了类似的检疫法规。我国在1986年将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列为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在自然界中侵染玉米的霜霉病菌有三个属9个种(见表1)。霜指霉属 Peronosclero-spora 的四个种在其发生地区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如高粱霜霉病.P.sorghi 1969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流行,使玉米高梁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4.
王圆  周淑媛 《植物检疫》1991,5(5):321-323
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玉米的重要病害,1986年我国将此病定为进口植物检疫对象。文献记载我国有4个种、按当时分类归入指梗霉属 Sclerospora,1978年后归入霜指霉属 Peronosclerospora,即  相似文献   

5.
引言高梁霜指霉 Peronosclerospora sorghi在玉米和高粱上引起的霜霉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系统感染的高粱植株的颖壳内和种皮中都发现了高粱霜指霉的卵孢子,在种子的胚乳中观察到了菌丝段。在玉米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中都检查到了高粱霜指霉的卵孢子和菌  相似文献   

6.
高粱霜霉病     
李德福 《植物检疫》2001,15(2):90-93
高粱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sorghi(Weston&Uppal)C .G .Shaw是我国对外检疫一类危险性病害玉米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spp .)其中的 1个种。玉米霜霉病有 7个种侵染玉米 ,P .sorghi是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 1个种。本文描述了高粱霜霉病 (以下简称SDM )症状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孢子梗和卵孢子等形态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并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高粱霜霉病和玉米霜霉病。1 国内外研究概况SDM最早在印度发现。 1 90 7年Butle…  相似文献   

7.
玉米(Zea mays L.)能用 Peronos-clerospora sorghi(Weston and Uppal)C.G.Shaw 的分生孢子接种,以测试其对高梁霜霉病的感病性。未表现高梁霜霉病系统症状(接种后几天叶片出现褪绿)的接种植株认为是抗病的。用分生孢子接种后至少需要观察21天,才能证明没有症状出现的植  相似文献   

8.
鲜甜玉米香脆可口,营养价值高,市场畅销,盈利高。甜玉米生长期短,仅70~80天,产量高,一亩地可收约1万元,因此农民极爱种植。但由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rwinia stewartii(E.F.Smith)Dye 和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是为害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被我国列为检疫对象,所以1986年,我国便禁止疫区玉米种子进口。而国产鲜甜玉米皮硬、甜度低、品质较差,销路不太好。这就使一些港商走私甜玉米种子入境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区发现玉米疯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霜霉病是玉米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引起玉米霜霉病的病原菌有3属9种[1],其中大孢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etal所致的玉米霜霉病(又叫疯顶病或丛顶病),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国内近年来在宁夏、新疆、辽宁、北京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玉米锈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玉米锈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于2004年在河南省首次流行,目前已成为该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袁虹霞等,2010)。该病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有2属3种(谌多仁,1963),我国玉米锈病主要包括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einitz引起的普通型锈病和由多堆柄锈菌P.polysora Underwood引起的南方型锈病,二者从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对2017年通辽地区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流行学对比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玉米锈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不同供试玉米品种玉米锈病的指数增长期不同,进入指数增长期的先后顺序是京科968、中糯1号、布鲁克990、华农887;平均指数增长期为出苗期至7月末,是病害预测和防治的关键期;逻辑斯蒂期为7月末至9月初;平均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玉米锈病的平均日增长率在0.084 9~0.111 3个孢子堆/d。  相似文献   

12.
新疆玉米病害新纪录-玉米普通锈病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2007年发生在新疆奇台县玉米上一种新病害玉米普通锈病症状及病原特征。对该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作出了详尽地描述,并与玉米上已知的其他两种锈菌的形态进行了缜密的比较研究与评述。根据病原的形态特征,确定了奇台县玉米的叶锈病病原应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研究者发现该病原冬孢子柄的长度及其与冬孢子体长的比是判别与其相似的玉米多堆柄锈菌(P. polysora Underw.)的关键而稳定的特征。即冬孢子柄长度大于冬孢子体长1倍以上者鉴定为高粱柄锈菌,相反冬孢子柄长度小于冬孢子体长1倍以上者鉴定为多堆柄锈菌。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来全省各地疫情普查和监测结果,我省危险性病虫发生分布情况有如下特点:一是美洲斑潜蝇、柑桔溃疡病、柑桔大实蝇、四纹豆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枯(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范围有所扩大;二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现了一些新的检疫对象如烟草蚀纹病毒病、假高粱;三是1999年一些危险性病害如玉米霜霉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在我省危害加剧,我们在通报有关疫情的同时,湖北省农业厅今年年初公布了玉米霜霉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和玉米花叶病毒病为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四是毒麦、菟丝子发生范围缩小.现将湖北省几种危险性病虫的发生情况与检疫控制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产Bt-Cry1Ab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种植转基因Bt作物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我们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国产Bt-Cry1Ab玉米(转化体C0030.3.5)和Bt-(Cry1Ab+Vip3Aa)玉米(转化体DBN3601和DBN3608)对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两种转基因玉米共6个品种皆可高效表达目标杀虫蛋白并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1龄幼虫的致死率达到59%~100%,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亦受到显著抑制。表明国内研发的Bt-Cry1Ab玉米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Bt-(Cry1Ab+Vip3Aa)玉米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Bt-Cry1Ab玉米,两种转基因玉米皆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黄天明 《广西植保》2007,20(4):29-31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1965年就有玉米霜霉病的发生,面积约40多公顷。经1965、1966 2a调查,全县有3个乡镇5个村发生,面积60多公顷,可见20世纪60、70年代玉米霜霉病是本县夏、秋季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良种繁殖与制种威胁很大,在病区对粮食生产也造成重大损失。1966年向都镇中和村秋种玉米123·3ha,受害面积达55·4ha,占种植面积44·9%。发病轻的病株率1%~5%,一般重病田病株率10%~30%,少数40%左右,个别70%左右。其中坡庄屯有一块面积0·25ha左右的外省山西老农玉米高产样板田,因发病严重而翻犁重新播种,但第2次苗的病株率仍高达75%,最后仅收玉…  相似文献   

16.
帅先福 《植物保护》1992,18(6):50-50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玉米霜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nirumalahar)成为安西玉米新发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损失率在30%以上。据调查:1989年突发此病,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0-25%,病株率在1-15%之间,个别地块病株率达65%。环城乡李全仁种植的2.7亩玉米小麦带田病株  相似文献   

17.
霜霉病是危害我市蔬菜的主要病害 ,以黄瓜霜霉病危害最重 ,过去主要使用甲霜灵、百菌清进行防治 ,由于长期使用 ,药效逐年下降 ,成本逐年增加 ,为寻找防效理想的药剂取代上述药剂 ,我们进行了 1 8%百菌清·霜脲氰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条件1 .1 试验作物 黄瓜。1 . 2 防治对象 黄瓜霜霉病(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1 .3 供试药剂  1 8%百菌清·霜脲氰悬浮剂(江西省正邦化工有限公司 )。1 .4 对照药剂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江苏利民化工有限公司 ) ,72 %克露可湿性粉剂 (美国杜邦公司 )。…  相似文献   

18.
欧亚种葡萄自交F1代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1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一个欧山杂种及其493株自交后代幼苗对葡萄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及遗传关系,同时对其自交后代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遗传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及其自交后代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相关,自交后代对两病表现伴随遗传现象,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由葡萄抗病基因的多效性引起.在欧亚种葡萄品种自交后代群体中,虽然90%以上都是感病性中等或高的类型,但仍能够得到一定比例(10%以下)抗病性强的类型,这为利用欧亚种葡萄品种进行自交或品种间杂交选育优质抗病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潜根蝇在丹东地区发生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忠 《植物保护》1994,20(1):51-51
新疆莎车、和田等县发生玉米霜霉病近年在新疆莎车、和田等地发现玉米霜霉病,据查是从山东引进掖单等品种传人的。此病属系统侵染,苗期症状为心叶黄化,上部叶片扭曲,分蘖增多,一般3-5个多的达10个,病重的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玉米抽穗期,病株矮化,雄穗部分或...  相似文献   

20.
葡萄感染霜霉病菌后几种信号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抗病性不同的酿酒葡萄品种(‘西拉’‘霞多丽’‘赤霞珠’)叶片为材料,检测霜霉病菌侵染后几种病原相关信号物质,如脱落酸(ABA)、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茉莉酸(JA)和乙烯(ETH)等的变化,以探讨葡萄抵御霜霉病菌的信号转导机制。结果表明,H2O2和NO是葡萄感应霜霉病菌的早期信号分子,且抗性较强的品种‘西拉’的变化最为明显;JA和ABA是抗性较差品种‘赤霞珠’应答霜霉病的信号组分。而3个抗性不同葡萄品种的乙烯变化无明显差别。推测H2O2、NO、JA和ABA均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菌的防御反应,但不同品种间信号转导组分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