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36侧)上颌窦病变行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1a,30例均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能清除上颌窦病变,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你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例,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你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内窥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鼻内窥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0、12、24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鼻内窥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与常规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 132例 ( 型或 型 ) ,随机分二组 ,即内窥镜组 :85例行鼻内窥镜手术 ;常规组 :47例行常规鼻窦手术 ,二组除手术方式不同外 ,余治疗方法相同 ,术后两组随访 2 a。结果 :内窥镜组 2 a治愈率为 75 .3% ,常规组 2 a治愈率为 5 5 .3%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内窥镜组术后随诊和综合治疗 <6个月者 ,2 a治愈率为 6 3.6 % ;6个月~ 1a者 ,2 a治疗愈率为 82 .7% (P<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疗效与手术技能、术后随诊和综合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分别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和经颅人路手术的92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结果和随访显示:经鼻、蝶窦手术组患者的症状、视力、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经颅手术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亦较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少,有进一步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以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12~72个月,治愈37例(90.2%),复发4例(9.8%)。结论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良好。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炎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位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钩突异常36例,筛泡过度气化14例,鼻中隔高位偏曲6例,中鼻甲病变7例。该结果基本符合鼻内窥镜所见。结论:鼻窦炎冠状位CT扫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并可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从而准确指导手术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的治疗经验,探讨鼻内镜下定位和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脑脊液鼻满病人诊治过程,对脑脊液鼻漏的定位及修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人,男、女各3例,年龄28~45岁。医源性2例,外伤性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满2例。于鼻内镜下寻找漏出部位,发现位于颅前窝3例.位于蝶窦3例。以明胶海绵蘸生物蛋白胶加鼻黏膜修复4例.生物蛋白胶加肌肉、阔筋膜加脂肪、阔筋膜各l例。83%(5/6)1次修复成功、1例2次修复成功。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定位和修复具有方法简捷、疗效确切,推荐作为脑脊液鼻漏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经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3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扩大鼻窦开口,彻底清除病灶,保留窦腔黏膜.结果 鼻窦内窥镜检查见创面愈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处引流通畅,术腔干净,无水肿,无脓性分泌物,术腔均上皮化.随访6个月~5a,43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创伤小,保全鼻窦的生理功能,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探讨改良式Soave手术 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以本术式为30例吉肠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术后按并发症、0.5a排便情况,肛门控制能力等进行优,良,差判定。结果疗效优20例占66.7%良9例占30%,差1例占3.3%,总优良率96.7%,出现并发症7例,1例吻合漏,2例肠梗阻,4例早期出现便秭,结论改良式Soave手术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疗效砌切,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患者实行专科护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根据医疗过程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3例均获临床康复。结论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做好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配合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额窦前壁开窗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额窦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额窦前壁开窗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额窦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额窦骨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随访6~24个月,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上皮化,额窦引流通畅,术前症状消失,无复发,额部无影响容貌的缺陷。结论额窦前壁开窗联合鼻内镜术能够完整切除额窦骨瘤,同时处理额窦内息肉、囊肿等病变,并能保护颅底、额窦后壁等重要结构免受损伤,是一种安全、效果好、较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入路行鞍内肿瘤切除术6例的结果表明: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入路不但可避免唇下入路的某些并发症,且手术疗效一致。指出磁共振成像在垂体微腺瘤的定位诊断与指导肿瘤切除中具有重要价值,倡导神经外科与鼻喉科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型鼻窦炎的经验。方法 :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 型鼻窦炎 68例 (1 36侧 )的临床资料 ,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 型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愈 42例 (61 .7% ) ,好转 1 1例 (1 6.3% ) ,无效 1 5例 (2 2 .1 % ) ,总有效率 (77.9% )。并发症 5例 ,术腔粘连 3例 ,眶周淤斑 2例。术中出血 >50 0 m L2例。结论 :术前行鼻窦 CT检查 ,有利于了解病情 ;同时掌握解剖结构 ,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 型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真菌性后组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23例真菌球型真菌性后组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2a,治愈21例,复发2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后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进经嗅裂进路单纯开放后组鼻窦治疗孤立真菌性组鼻窦炎效果良好,鼻腔结构破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让本科收治的11例鼻出血患者取坐位,用1%地卡因加适量1‰肾上腺素棉片于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次,每次间隔5min,后用视角0&#176;或30&#176;鼻内窥镜在其导视下仔细寻找出血点,发现出血点用微波治疗。结果:11例患者治疗1次有效者8例,2次有效者2例,无效者1例。结论:鼻内窥镜导视定位准确,微波治疗加热均匀,内外同热,组织从里到外瞬间凝固,深度足够,有强大的凝固力,止血速度快,无碳化、无气雾、无禁忌证及并发症,提高了鼻出血常规治疗的效果和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目前的治疗水平。方法:分析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共135耳,提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结果:本组患者治愈97耳,治愈率71.8%;有效29耳(21.5%),总有效率为93.3%。所有患者3个月后复查症状无复发.听力无下降。结论:早期诊断是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成功的关键。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额筛窦粘膜囊肿易引起骨质吸收,进行性扩张可至蝶窦或突入眼眶内,或使颅骨缺损暴露硬脑膜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1972年以来共收治此病23例,现将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孤立性非侵袭性霉菌蝶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孤立性非侵袭性霉菌蝶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中CT扫描显示均为单侧蝶窦(左侧16例,右侧10例),就诊中先去其他科(神经内科或眼科)诊治的有23例占88.5%.26例均采用全麻下鼻内镜下行蝶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鼻泪管阻塞患者57例(57眼),行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术后常规护理2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7例中治愈5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者需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结论鼻内窥镜下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成功率高、微创,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