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行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试验,结果表明: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单个网箱泥鳅产量41.75 kg、成活率45.7%,均高于单养泥鳅的对照组;单个网箱产值1303.26元、利润451.43元,均高于对照组。池塘泥鳅网箱养殖套种空心菜是适合福建省闽北山区推广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昧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现将泥鳅养殖全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池塘选择与清整、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并总结了泥鳅其他养殖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沈秋 《农家顾问》2008,(5):26-27
问:哪些地方适合养殖泥鳅? 答: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开展泥鳅养殖的例子。养殖泥鳅只要有相应的水源条件,我国各地都是可以开展人工养殖的。相对来说,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高,泥鳅的吃食生长时间长,更能获得好的增重效果和更高的养殖效益。在有野生泥鳅的地区,可以通过收购野生泥鳅来开展养殖,对于当地没有野生泥鳅或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鳅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5.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 ,耐低氧 ,分布在水田、池塘、湖泊水域中 ,适宜稻田喂养。湖区稻田养鳅就是充分利用水田资源 ,通过增放泥鳅苗种 ,加强投饲管理 ,实现水稻、泥鳅互利的一种人工种养新模式。1 养殖意义 1.1 维护生态平衡  由于泥鳅的养殖和药用价值较高 ,出口  相似文献   

6.
夏秋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低;冬春季节野生泥鳅捕获量锐减,价格较高。近年来,江苏盐城、连云港等地根据其市场价格因素进行养殖调控,在原有的泥鳅蓄养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泥鳅分级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石韧 《农家致富》2005,(20):13-13
该基地位于江苏溧阳市后周镇,基地有10亩水面,网箱养殖黄鳝、龙虾、泥鳅(网箱养殖泥鳅可达2000公斤/个以上,投入产出比1:3,提供黄鳝、龙虾、泥鳅养殖技术培训(包教包会),  相似文献   

8.
邱凌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89-189,193
发展泥鳅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的一条科学致富之路。介绍了泥鳅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旨在确保泥鳅养殖的用水、用苗、用饵、用料等能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保证养殖质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要求,从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邹聪 《农家顾问》2011,(7):48-48
泥鳅的人工养殖必须把成套技术放在首位,采用专业设备和专用饲料。真正意义上的泥鳅养殖,必须同时涵盖泥鳅的亲本培育、苗种繁育和商品泥鳅人工养殖,缺一不可。但现在许多  相似文献   

10.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泥鳅对水体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容易,成活率高,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好,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稻田养泥鳅可以作为稻田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着重介绍下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港澳等地,并享有较高的声誉。由于泥鳅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均较高,国内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苗种来源成为制约泥鳅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殖户利用自身条件进行苗种繁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苗种来源紧张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河溪中的泥鳅越来越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当前泥鳅最主要的养殖繁育方式。在泥鳅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放养密度,进行科学合理地投喂与施肥,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才能使泥鳅健康生长,少发生病害,使养殖效益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14.
苗其军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38-138,91
进一步研究泥鳅的人工养殖,探讨泥鳅繁殖、苗种培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充分利用泥鳅资源,挖掘泥鳅养殖业的潜力,科学合理的养殖,使得泥鳅这一自然资源不断增值,拓宽泥鳅养殖业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贵阳市泥鳅资源、养殖技术现状、市场需求、养殖场情况等进行的大量调研工作,得出泥鳅养殖在贵阳山区有广阔的前景,并对养殖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贵阳市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泥鳅养殖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磊  陈录 《农业与技术》2014,(1):153-153
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鱼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泥鳅对水质的要求很低,池塘、稻田以及水沟等都能够养殖,在农村的发展空间巨大,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一项重要方式。文中简单分析了泥鳅养殖的几项技术,供深入研究泥鳅养殖技术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6,(7):121-122
相对于自然水域泥鳅养殖来说,池塘精养条件下因为养殖密度大,加之某些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池塘养殖的泥鳅感染病菌,导致泥鳅生长不佳。所以,在进行池塘养殖泥鳅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病害的综合防治,尤其是常见病害的防治。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泥鳅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展开,就如何综合防治池塘养殖泥鳅病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来养殖泥鳅,不仅可减少投饵量,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善泥鳅品质。 1.浸秆养鳅 用砖头、水泥砌成深1米的泥鳅池(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底铺15厘米厚的肥泥,肥泥上铺1层10厘米厚的稻秆或麦秆,上覆几排筒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释了利用沼肥养殖泥鳅的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通过实验室小型模拟生态养殖及生产实践养殖研究证明,采用沼肥养殖泥鳅可以实现泥鳅增产增收,促进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广阔的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泥鳅比较适合在自然水域当中生存和繁殖,且病害较少。池塘养殖泥鳅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且存在很多病害因素。本文主要对池塘养殖泥鳅的病害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