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场处理水对蔬菜种子发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和平  邹礼平  夏燎原 《种子》2004,23(9):41-43
本研究采用0.025T、0.05T、0.1 T(T:特斯拉)剂量的磁场处理水对结球甘蓝、白尖叶莴苣和短叶十三萝卜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磁场处理水浸泡蔬菜种子与对照(非磁场处理水浸泡种子)在发芽率和发芽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0.1T磁场处理水浸泡蔬菜种子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交变磁场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强度的交变磁场对葡萄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果实的腐烂率、脱果率和出糖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为0.87T和2.28T的交变磁场处理的果实,其腐烂率、脱果率和出糖率更低。葡萄果实采后用交变磁场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3.
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卢升高  愈劲炎 《种子》1990,(3):47-50
生物磁学,是研究和应用物质的磁性和磁场与生物特性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目前,已在农业、医学、环保及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业科学领域内,磁场和磁场处理水(过去称“磁化水”)处理农作物种子及其产生的磁生物学效应已逐渐为人们所注意,不但提供了促进农作物增产的新途径,也丰富了生物磁学研究的新内容。但磁场的生物学效应是相当广泛的,其磁生物学机理是一个迄今为止尚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开展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产生的磁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磁场条件下赤霉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礼平  黄竹芹 《种子科技》2000,18(6):345-346
以特大牛角尖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磁场、赤霉素等方法进行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素质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其生活力、生长势等均超过非磁场条件处理及对照。  相似文献   

5.
在磁场条件下赤霉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春2号黄瓜种子为材料,采用磁场,赤霉素等方法进行了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素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其生活力,生长势等均超过非磁场条件的处理及对照。  相似文献   

6.
磁处理对水稻种子活力及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郑世英 《种子》2009,28(11)
通过不同的磁场强度与时间处理水稻种子,研究磁场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光合指标的影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经过磁场处理的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绝大多数经过磁场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的幼苗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0: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对照.说明磁场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光合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合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复合磁场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采用 ZS-CⅢ型复合磁化处理机交变电流产生的复合磁场, 磁场强度为(A)250 mT和(B)300 mT的磁场分别处理玉米种子的方法, 以国审品种 ‘郑单958’ 、 河南省审定品种 ‘郑单 2201’ 、 以及杂交组合 12HY617×12HY741、 12HY647×12HY741、 12HY751×12HY601、 12HY576×12HY436、 12HY731×12HY592 为试验材料, 未处理的对应玉米种子为对照组(CK), 研究复合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磁场处理后玉米种子的发芽势、 发芽率均有提高, 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 26.7%和 30.4%; 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 8.17%~28%;玉米苗期根、 茎和叶的干重、 鲜重、 根长均比对照有增加, 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对苗期茎长影响不显著; 以上指标在 A、 B两种磁场强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适宜复合磁场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势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增加苗期根长、 根、 茎和叶的干重、 鲜重, 为玉米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mT强度磁场处理水稻种子及育苗土壤表明,水稻种子在磁场作用下明显促进了苗期长势,产量比对照提高1.25%,而将种子与土壤同时进行磁场处理,使其作用更加加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5%,说明生物磁化与土壤磁化具有一定的累加磁效应。同时对种子磁化和土壤磁化能否代替酸性调制剂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磁场处理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为0~795 mT处理油菜种子,将会增大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在620~795 mT对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最佳的促进效果。当磁场强度超过795 mT时,会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磁场能促进生物的新陈代谢,有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生育期,并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作用。国内外对花生、大豆已有报道。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磁场处理油菜种子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因此,初步探讨了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与油菜生育及产量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接志波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443-446
利用恒定磁场处理黄芪多糖和黄芪甙,进行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处理条件下,对ConA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的鸡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优磁化条件不同。磁化强度和时间与效果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关系,呈现“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电磁场对红麻种子活力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宏清  张沪生 《种子》1990,(5):26-27
本文主要试图讨论电磁场对红麻种子活力的影响,使用的电磁场有:静电场,静磁场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实验发现:当用静电场处理种子,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种子活力指数增加10.8~47.0%;当用静磁场处理时,种子活力指数增加22.3~39.3%;当用电子顺磁共振处理时,种子活力指数增加-0.3~10.8%。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磁生物学,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中,表现增产的有小麦、水稻、大豆、油菜、向日葵、白菜等。棉花经磁场处理后能否增产,未见报道。 近年苏联《乌兹别克生物杂志》(1985年)报道,经磁场处理的棉花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其花粉中的DNA、RNA、蛋白质、抗坏血酸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磁场具有改变棉花生化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20.9mT和42.5mT两个剂量的磁场对紫苏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h、1h、2h、3h、4h、5h。结果表明:20.9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处理3h时发芽率最高,可达89%;在42.5mT磁场强度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内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对照,说明42.5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在42.5mT的磁场强度下,3h的磁场处理对株高、根长和须根数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POD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h时相对增幅最大,说明42.5mT的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时,3h为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物理因素处理对农作物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房正浓  朱诚 《种子》1998,(5):40-44
本文综述了物理因素处理,主要包括磁场、电场、超声波、微波、射线处理对农作物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磁场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为柴胡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将处理后的柴胡种子置于25℃恒温40%光照的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测定幼苗幼叶中叶绿素含量、CAT、POD、SOD酶活性。多数经磁场处理的柴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叶中的CAT、POD、SOD活性高于对照,100 mT 55 min处理的发芽率、POD、SOD活性最高。柴胡种子放置时间越长,种子活力越低。适当的磁场处理,能显著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柴胡幼苗的抗逆性,对柴胡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9,(1)
物理方法处理是种子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国内外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种子处理的研究及应用概况,包括热处理、电场处理、磁场处理、电子束处理等,为绿色农业生产中进行种子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滴灌棉田次生盐渍化,减少土壤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胁迫,农一师农科所经多年研究,利用磁化水滴灌棉田,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棉花产量。磁化水是以一定的流速、从一定强度的磁场(磁化器)中流过,切割磁力线而受到磁场处理的水。水在磁场的作用下,化学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水  相似文献   

19.
弱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50HZ特定频率磁化器,对不同活力水平的玉米种子进行了种子活力的磁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弱磁场处理对种子活力表现极显著而稳定的正向效应。不同活力水平种子活力指数的最大增长幅度,芽鲜重为21.9%~122.9%、根鲜重55.7%~102.5%、芽干重29.7%~65.7%、根干重51.4%~93.0%。其中,根干重活力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按回归方程Y=1.0922X+229.5562可以预测田间产量。弱磁场处理可增强种子耐贮性,贮存5个月电导率下降10.87%~21%。综合评判:高活力种子磁化10d,中、低活力种子磁化8~10d效果最好。对研究发现的弱磁场对发芽力影响的不稳定效应进行了讨论,并分析比较了弱磁场与强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产生的磁生物学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磁场抑制洋葱鳞茎萌发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4个强度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恒定磁场和处理时间可以降低洋葱鳞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提高IAA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洋葱鳞茎的发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而IAA氧化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