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也是指导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决策及政策制定等管理实践的科学参考依据。汤旺河国家公园是我国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拥有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对森林游憩价值的理论认识和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目前较为可行且应用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对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以经营成本为基础;二是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通过对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客的问卷调查,求算出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憩价值,为10 197.03万元,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得出,采用消费者剩余作为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是可行的,所评估的游憩价值也基本反映了该景区资源的价值,与政府对该景区的投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户外游憩是国家公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形成了科学的户外游憩管理理论和丰富的管理实践,户外游憩管理矩阵(ORMM)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中落地效果最好的工具之一。当前我国刚刚设立第 1 批国家公园,基于资源、体验和设施服务影响的ORMM理论可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提供发展新思路。文中梳理了ORMM理论,介绍了美国德纳里国家公园和保留区利用该矩阵的游憩管理实践,从资源保护与游憩供给的协调、游客中心职能建设和适应性游憩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的户外游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是我国首个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国家公园,也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通过整理羌塘国家公园内主要游憩资源种类和现状,对其游憩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参与式评价法,选取管理基础、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6个一级评价指标,41个二级评价指标和2个加分指标,对大山包国家公园拟建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有效性评价。评价结果,综合评分66.9分,评定为合格。提出加强管理基础建设,提高保护效率,加强科研建设,完善游憩管理,加大社区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陕西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梳理,可知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游憩发展的最佳形式。调查发现,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的旅游业存在旅游开发影响生态资源质量、忽略社区有序参与、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探讨基础之上,对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生态旅游提出划定游憩科普区发展生态旅游、重视原有基础设施的使用、加强环境教育规划、引导社区参与、重视游客管理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访客对生态旅游区 (自然教育体验区或游憩区)的选择和评价,也影响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合理构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正确评估分量指标的计算方法,科学计算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控制访客规模,对旅游资源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划定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地,旨在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兼有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由于较好的处理了自然生态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进步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云南林业》2010,(1):40-41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国家公园是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保护地,以保护和展示具有国家或国际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兼有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保护模式.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探索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特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哥斯达黎加以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丰富成果而受到IUCN、WWF等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国家公园是哥斯达黎加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承担保护和游憩功能的主要载体。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哥斯达黎加国家公园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文中介绍了哥斯达黎加国家公园建设概况,在对其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梳理的基础上,提炼了制度化、精细化和公众化等管理精髓,并解析了管理框架、法律法规体系、顶层设计、科学管理系列研究、公众参与和志愿者管理机制等管理核心内容与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至今已历140余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承载力管理体系,其中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理论(VERP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中最具使用价值的工具之一。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VERP理论则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提供了一个理性思路。文中梳理VERP理论相关内容,介绍美国拱门国家公园对VERP理论的应用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措施:明晰管理目标,坚持“自然环境”为主的监测体系,加强规划和管理“软硬实力”,提倡“国家主导、社会响应”式的科学研究,保障和提升监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机会。文中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政策法律、原住民参与、游客教育和野生生物监测等对野生生物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步道作为户外游憩的载体,是一种满足公众自然体验、游憩休闲和自然教育需求的带状休闲空间,与国家公园建设相辅相成。新西兰拥有成熟而完善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在其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文中从功能、类型、特色和机制等方面梳理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现状和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生态保护、健全法律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体系建设的启示。依据路程用时、难易程度、建设标准、适宜人群和装备要求等的不同,新西兰将步道分为便捷的短途步道、短途步道、步行道、超级步道、徒步步道和线路步道6种类型。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串联起不同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激活了特色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提高了游客游憩体验的满足感并提供自然教育的场所,具有多重功能。同时,通过建设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生态徒步小道、设施完善且形式多样的宿营地、形式简单且内容丰富的标识解说系统,新西兰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步道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南滚河国家公园的资源情况,对其资源保护管理、科研管理,宣传教育管理、社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管理进行有效评价;结果显示南滚河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评价得分为71.0分,南滚河国家公园管理工作涵盖的范围完整,工作制度较完善且落实情况较好,不流于形式,将对南滚河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很好的实效,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保护为核心,同时兼具科研、教育、体验等综合功能的定位。其生态教育和自然体验以科学合理利用、挖掘教育游憩资源特色、合理优化布局、整合提升教育游憩存量项目、细分受众设计差异化产品、测算教育游憩环境容量、构建教育游憩公共服务体系7大要素为发展思路,并树立"坚持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教育、游憩机会。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分享交流了对国家公园游憩规划方面的研究,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相关的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游客参与机制、生态旅游产品时空布局、生态旅游的动态监测及科学评估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旅游发达的美国早在100年前发起"建立国家公园运动"时,就已对各类型国家公园的科普、教育与启智功能予以明确的定位,并为世界许多国家(地区)与相关组织所接受。1916年美国制定的《国家公园法》中就指出:"国家公园要提供世人知性的游憩体验。"197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及国家保护区条例》中亦指出:"(国家公园)在一定范围内准许游客进入,保护目前的自然状况以作为组织未来世代科学、教育、游憩、启智资产之地区。"  相似文献   

17.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以该国家公园二期规划区域为对象,在划分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和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普达措国家公园有亚高山森林草甸、高山湖泊、牧场等自然景观;自然资源质量等级高,类型丰富,品级高,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公众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应该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载体。了解现有自然教育体系的优缺点及公众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有助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此,文中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从社会公众对国家公园的认知度、对自然教育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度、对国家公园知识内容和设施媒介的期望等方面分析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现状,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西兰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西兰是世界上建立国家公园较早的国家之一,其实行的绿色管理体制有效地保护了国家公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很好地协调了保护与游憩利用的关系。文章在总结其成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如何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符合国情的国家公园管理机制,进而确保我国的国家公园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飞  张寅  周汝良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13,22
介绍3S技术及南滚河国家公园概况.分别分析了GPS、RS、GIS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并以南滚河国家公园为例具体阐述了3S技术在基础资料调查、功能区划分、保护规划、科研宣教规划、游憩规划以及社区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认为3S集成可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