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为建立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对黄瓜叶片蛋白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等电聚焦(IEF)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法或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黄瓜蛋白质较好,2-DE图谱中蛋白点较多;裂解缓冲液为9.5mol·L-1尿素,2mol·L-1硫脲,1%二硫苏糖醇(DTT)2mmol·L-1三丁摹磷(TBP),4% 3-[3-(胆酰氨丙基)二甲铵基]丙磺酸内盐(CHAPS),0.2%两性电解质,0.002%溴酚蓝,0.25%吐温20,10%异丙醇,5%甘油,10mmo·L-1苯甲基磺酰氟(PMSF)时,电泳网谱效果最好;IEF等电聚焦条件为25000Vh时.2-DE图谱蛋白点多且清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为开展番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对番茄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液、上样量、胶条pH范围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番茄叶片总蛋白质,含有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30 mmol/L Tris-HCl(pH 8.0)裂解缓冲液,上样量为100 mg,以pH 4 ~7、18 cm的IPG胶条在12; SDS-PAGE凝胶浓度下进行双向电泳,得到了蛋白点均匀分布、低峰度蛋白点较为清晰,蛋白点数目多且分辨率高的2-DE图谱.[结论]建立了一套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下一步在蛋白组学水平上分析番茄逆境胁迫等相关蛋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CHAPS+60 mmol·L-1DTT+0.5%(体积分数)IPG Buffer)可保证蛋白质样品的溶解,较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裂解;对于18 cm、p H 4-7的线性胶条,当每根胶条上样量为50μg时,采用银染可得到质量较高的2-DE图谱.  相似文献   

4.
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适合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对蛋白样品提取、裂解、上样量、IEF和银染等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肺炎链球菌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裂解液[15 mmol/L Tris-HCl、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m/v)CHAPS,使用前现加2%(v/v)IPG缓冲液、1%(m/v)二硫苏糖醇(DTT)和1%(m/v)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结合反复冻融和超声裂解菌体的方法来提取蛋白质样品,按8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蛋白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5.
建立适用于秋茄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并对秋茄根系蛋白质的制备、溶解、上样量、IEF及SDS-PAGE电泳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酚抽法来提取秋茄根系蛋白,更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秋茄根系蛋白主要分布在pH4~7范围;裂解液中含有硫脲(2mmol.L-1)能较充分地溶解蛋白,DTT浓度为40mmol.L-1、上样量1.5mg时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较好,且蛋白斑点分布均匀、清晰,拖尾现象明显减少。采用与质谱兼容的考马斯亮兰进行染色,得到1 089个蛋白点。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套适合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体系,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育春小麦品种青春38籽粒为材料,对比了2种在植物组织中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过程中胶条p H值、蛋白质上样量和分离胶浓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用酚提取法相比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的蛋白质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质量较好,蛋白质经裂解后在17 cm、p H 5~8的IPG胶条、上样量380μg和分离胶浓度12%的条件下得到了清晰、蛋白质点丰富的双向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7.
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pH3~10和pH4~7)、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7,8,9mol/L)和分离胶浓度(10%和12.5%)等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以Tris-HCl法提取种子蛋白,在IPG胶条pH为4~7、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9mol/L、分离胶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幼苗叶片为材料,比较2种不同提取介质(CaCl2和LiCl溶液)对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对比IPG胶条梯度、裂解液、上样量及等电聚焦程序对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以0.2mol/L CaCl2和3mol/L LiCl溶液依次提取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选用17cm pH 3~10NL IPG胶条和裂解液Ⅱ(7mol/L尿素、2mol/L硫脲、40g/L CHAPS、10g/L DTT和1mmol/L PMSF),上样量800μg,按聚焦程序Ⅰ(20℃水化14h,100V30min,250V30min,500V30min,1 000V1h,线性升压5h至10 000V,10 000V聚焦6.5h)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可获得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并优化了适合于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之一,但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却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是进行蛋白质分离、鉴定的首要步骤。本文对福建柏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IPG胶条、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丙烯酰胺分离胶浓度等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福建柏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提取福建柏叶片的蛋白点多且图像清晰,p H4~7的IPG胶条最适合福建柏叶片蛋白的分离,等电聚焦参数设定为20 000 Vh,浓度为10%的分离胶进行福建柏双向电泳最好。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福建柏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为深入研究福建柏蛋白质组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 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为pH值7.8的Hepes-NaOH,最适反应温度为40℃,底物蔗糖最适浓度为10mmol· L-1,UDP最适浓度为7 mmol·L-1,反应缓冲液Mes-NaOH最适pH值为4.5.  相似文献   

11.
利用活体法研究了海南陵水新村湾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酶促反应条件因子pH、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pH设3个水平(7,8,9),温度(20~40℃)和KNO3(50~250mmol·L-1)浓度各5个水平。研究表明:酶促反应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而pH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海菖蒲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100mmol·L-1KNO3,0.5mmol·L-1Na-EDTA、磷酸缓冲液(pH=8.0)、10mmol·L-1葡萄糖和w=0.5%的正丙醇;温度为30℃。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海菖蒲叶、根和茎的鲜质量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大小分别为:1.01,0.08,0.001μmol.g-1.h-1。  相似文献   

12.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0.5、1、1.5、2 mmol.L-1)的Na2SiO3作为硅供体,研究外源硅对NO3-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0 mmol.L-1 NO3-胁迫下,外加1mmol.L-1 Na2SiO3处理7d后,黄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加1mmol.L-1Na2SiO3增强了黄瓜幼苗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幼苗生长势增加,对高浓度NO 3-胁迫的抗性增强;当Na2SiO3浓度高达2 mmol.L-1时,其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开始降低,MDA含量增加,黄瓜幼苗受害加重。可见,外加一定浓度的Na2SiO3(0.5~1 mmol.L-1)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来缓解NO3-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提取和双向电泳体系优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杏小孢子叶球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的提取的方法、蛋白质裂解液组成、pH值范围以及不同质量浓度SDS-PAGE凝胶对双向电泳的影响.结果表明:TCA/丙酮/酚法比TCA/丙酮法更适合于银杏小孢子叶球蛋白的提取;含有硫脲的蛋白质裂解液Ⅱ,可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在2-DE图谱上可分辨出748个蛋白质点,比用蛋白质裂解液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青果作用后大鼠肝星状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提高其分辨率和重复性。[方法]青果作用于大鼠肝星状细胞,提取全蛋白,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终选择的裂解液配方是1%TBP、4%CHAPS、0.2%Bio-Lyte、40 mmol/L Tris、8 mol/L尿素、2 mol/L硫脲;使用pH 4~7的IPG胶条进行被动水化上样,等电聚焦采用缓慢升压模式,电泳参数根据Bio-Rad公司的预设方案进行调整;使用改良硝酸银法进行蛋白质斑点染色,从而获得了满意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成功建立了青果作用后大鼠肝星状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进一步较为系统、全面、准确的评价青果及其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锌对粳稻幼苗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镉胁迫下粳稻幼苗的生长发育特征及镉和锌的吸收转运特性。结果表明,施加1.2 mmol·L~(-1)及1.4mmol·L~(-1)锌能显著增加根尖数目和根系及地上部的生物量,并使根系中的镉积累量分别下降86.4%和97.5%,地上部镉积累量分别下降62.6%和73.3%。根系和地上部的镉主要分布在细胞壁(F1)和胞液(F3)中,细胞器(F2)中的镉含量很少,只占根系镉总量的5.4%和地上部镉总量的9.4%。锌降低了各亚细胞组分中镉的含量,提高了镉在F3中的分配比例。当锌使根系F3中的镉浓度降低到12.8 mg·kg~(-1)FW以下时,镉从根系F3中向地上部转运的比率显著增加,但转运量只有2.7μmol·L~(-1)Cd~(2+)(无锌添加)处理组的26.9%~46.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图谱。[方法]采用直接裂解法制备卵母细胞蛋白样品,采用Bradford法和Ramagli法测定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样品的浓度,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运用PDQuest8.0对2-DE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Ramagli法能更准确地测定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样品的浓度,从而优化样品的上样量,得到更高质量的2-DE图谱;Bradford法测得的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浓度偏高。[结论]700个卵母细胞的上样量比较合理,可用于构建卵母细胞蛋白质组2-DE图谱。  相似文献   

17.
乳酸片球菌产谷氨酸脱羧酶的相关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乳酸片球菌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性质,采用比色法测其酶活。结果表明:当底物L-MSG的浓度为100 mmol.L-1时,GAD的活力达到最大。GAD的浓度为3.16%,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5.0,PLP浓度为0.1 mo.lL-1时,GAD酶活力最大。Mg2+和Mn2+使GAD活力提高10%左右,KCl...  相似文献   

18.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棉苗主要形态和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不同NaCl胁迫程度下棉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处理,试验设2个NaCl水平(50和100 mmol•L-1),各NaCl水平下设4个SNP浓度(0、50、100和200 μmol•L-1),同时设对照(0 mmol•L-1NaCl,0 μmol•L-1SNP),处理10 d后测定棉苗形态指标和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结果】NaCl胁迫抑制棉苗生长;外源NO供体SNP进一步抑制NaCl胁迫下棉苗节间伸长,显著降低植株含水量,尤其是根和茎的含水量;SNP处理显著增加轻度盐胁迫(50 mmol•L-1 NaCl)下棉苗比叶重,50-200 μmol•L-1SNP处理下比叶重增加10%-18%;SNP处理提高了高盐(100 mmol•L-1NaCl)胁迫下棉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a/b值,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以50 μmol•L-1SNP处理效果最显著,叶绿素a、b分别增加10.9%和9.8%;SNP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叶片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了CAT活性。【结论】外源NO能够抑制棉苗节间伸长,缓解高浓度NaCl胁迫下棉苗叶绿素的降解,增强叶片抗氧化能力,改善叶质。本试验条件下,SNP对棉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50-100 μmol•L-1为宜,高浓度(200 μmol•L-1)SNP处理加剧了盐胁迫对棉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