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兆晴雨     
南洋 《林业与生态》2011,(11):27-27
芦苇、南瓜、菱角和韭菜等是常见的植物,它们也能预报天气哩。 河旁、湖滩和海边长着成丛芦苇,地下蔓生着匍匐的根茎.地上干茎中孔有节,叶片广披针形,夏末初秋开芦花。秸秆是造纸、盖屋和编织席帘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芦苇广布     
芦苇是植物进化史上最早进化为高等植物的群体,这一点确凿无疑。当第一滴水形成、第一片藻类生成、第一株绿色植物生长,都是渐次丰富着这个远古时代的荒芜地球。这个地球接受着无数生灵的到来,芦苇只是其中很普遍的一种。如果地貌可以复现,我  相似文献   

3.
水湄芦苇     
<正>芦苇自古长于水边,就像鱼游在水里,鸟飞于空中一样,这是天性。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又叫芦、苇、葭、蒹,世界各地,均有它们的行踪。它们与江河为伴,与湖泊为邻,与湿地为友。自古以来,它们尽忠职守,精神振奋地立于水边,用勃发的激情,装点着大地,美化着自然。芦苇通体碧绿,笔直修长,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它的体高,通常达到两至三米。这样的身高与体态,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芦苇好像生来就是仪仗队,无论身处何方,它们是一样的身高、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令人礼赞。  相似文献   

4.
《吉林林业科技》2010,(1):I0004-I0004,F0003
大安市芦苇资源十分丰富,是吉林省的重要芦苇生产基地。境内一江两河(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环绕,为发展芦苇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芦苇资源面积3.5万公顷,已开发利用1.5万公顷,最高年产量4万吨。闻名遐迩的牛心套保苇场是大安市芦苇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5.
乌梁素海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境内,是1931年形成的黄河遗迹湖。水域面积44万亩,湖中生长着大片芦苇、香蒲和杂草,有47种浮游植物和19种浮游动物,是鸟类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也是候鸟迁徙间歇  相似文献   

6.
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4个测定指数,对黑河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类型的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芦苇-水麦冬、滨麦-芦苇、芦苇-假苇拂子茅、长苞香蒲、芦苇-扁杆藨草群落、西藏嵩草-芦苇、芦苇-垂穗披碱草、西伯利亚早熟禾、灰脉苔草-西藏嵩草、硬叶苔草、滨麦、芦苇-滨麦-异穗苔草、甘肃臭草、西藏嵩草-小香蒲、小香蒲-假苇拂子茅、芦苇群落。  相似文献   

7.
与芦为邻     
一直认为芦苇与竹子相似,都是碧绿的、直直的、高高的,只不过竹子是植物界里的精英,而芦苇属于草根。因此竹子可以长在山上,也可以长在家前屋后,且日日长青,而芦苇近水才能生长,因为属于草根,只能一岁一枯荣。想跟芦苇做邻居似乎很容易,其实不然,首先居所附近得有水,哪怕一个小小的水塘。在乡村,大大小小的水塘不计其数,芦苇也随处可见,这个高高的邻居极易被人忽视,除非是很大很大的芦苇荡。  相似文献   

8.
扎龙湿地芦苇恢复与生态补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苇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等生态效应。文章介绍了扎龙湿地植被的类型、影响芦苇生长的主要因子。资料表明,严重缺水使芦苇退化,生物量显著降低,而水量过多又造成芦苇生长受限,只有适量的生态补水才能促进芦苇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地表积水状况对芦苇形态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积水对芦苇形态结构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积水深度对芦苇个体茎粗度、节间长度、节数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地表积水深度的增加芦苇平均茎粗度变大,节问变长,节数减少。(2)在不同积水状况下,芦苇地下茎形态变化明显,3种积水类型平均茎粗度排序为常年干旱〉季节性积水〉长期积水。季节性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的节间长度较长,节数最多;常年干旱次之,但节数少;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细、节间短、节数多。(3)土壤积水类型,芦苇地下茎与须根的比例差异很大。常年干旱苇田芦苇地下茎占地下部分总生物量的91.84%;季节性积水苇田芦苇地下茎占总量的54.95%;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地下茎占总量的45.13%。(4)地表积水状况对芦苇个体生长有很大影响。表现为常年干旱苇田的芦苇个体粗大,密度过稀。季节性积水苇田的芦苇生物量最高,但密度较低。而长期积水苇田的芦苇粗度小,但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芦苇和水泥为原料,外加添加剂,采用加压法的制板方法,研究了芦苇碎料尺寸、芦苇碎料比例和添加剂种类对水泥芦苇碎料板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范围内在芦苇碎料比例为12%,芦苇尺寸为(2~30)mm×(1~2.7)mm×(0.1~0.8)mm,添加剂为2%Na2SiO3和2%Al2(SO4)3时,制备的水泥芦苇碎料板各项物理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析方法将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分别是柽柳-翅碱蓬-青蒿-补血草-碱蓬群落(Tamarix chinensis Lour-Suaeda heteroptera-Herba Artemisiae Annuae-Limoninum bicolor Bunge-Suaeda glauca Bunge community)、柽柳-翅碱蓬-芦苇群落(Tamarix chinensis Lour-Suaeda heteroptera-Phragmites communis(L.) Trin community)、芦苇-罗布麻-苣荬菜-翅碱蓬-柽柳群落(Phrag-mites communis(L.)Trin-Apocyman venetum-Sonchus brachyotus-Suaeda heteroptera-Tamarix chinensis Lour community)和芦苇-香蒲-狐尾藻群落(Phragmites communis(L.) Trin-Lepiironia rticulate(Retz) Domin-Myriophyllum spicatumcommunity)。通过分析了解了影响芦苇湿地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确定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主要环境梯度是水位和土壤盐分、Na+、K+、Cl-。根据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确定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分的主要构成形式是NaCl、KCl,并指出引水提高水深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12.
冬日里的扎龙湿地虽不见天上成群的飞鸟,也不见水里欢畅的游鱼,但大片大片已经枯黄、消瘦的芦苇,和被割光了的湿地上堆放着的一垛一垛芦苇包,经白雪点缀后,整片湿地都亮堂起来,空旷、简单。这像是一张颜色泛黄的老照片,照片背后,似乎已经听到春暖花开之时湿地里的万物欢歌,嗅到芳草以及泥土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将白洋淀芦苇以斜茎法栽种到宁夏平原,研究了不同引种环境对芦苇生长的影响作用,分别对比了其在室内和室外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密度等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和生物量变化,以确定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引种的白洋淀芦苇已适应当地环境,室内和室外芦苇试验的生长指标年际变化规律一致。芦苇4月下旬开始萌发,5~7月芦苇进入快速生长期,各项生长指标生长速率最快(P0.01),7月20日左右芦苇开始抽穗、分蘖,8~9月进入第三生长期,芦苇株高、盖度等指标峰值出现在8月或9月,于9月下旬芦苇植株开始枯黄;第二年生芦苇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密度均大于第一年;高密度种植产量大于低密度种植;低密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总生物量大于高密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湖湖区气候和水文特征,结合芦苇的生理生态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太湖岸带芦苇滩涂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由围堰消浪技术、堆土工程技术、护泥技术和芦苇种植技术组成。应用该技术体系成功修复太湖西岸沙塘港至欧渎港段芦苇滩涂20 hm2,为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雪  唐焕威  高建民  陈瑶 《林产工业》2019,56(10):44-47
天然、环保材料是现代家居应用的发展趋势,芦苇取材天然,加工工艺环保,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家居用材。结合设计原则,分类总结出芦苇材料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将芦苇材料进行编织并应用于现代家居设计,不仅可以扩大芦苇材料的应用范围,亦可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同时增加现代家居设计用材种类,为现代家居设计的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芦苇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苇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板的密度、胶黏剂用量对芦苇中密度纤维板(MDF)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纤维得率达到了87.4%;芦苇MDF的物理力学性能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强,24h吸水厚度膨胀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呈上升的趋势;当密度≥0.85g/cm~3,脲醛树脂胶的用量为12%和14%时,芦苇纤维板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扎龙湿地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低风速等生态效应。文章探讨了扎龙湿地植被类型、湿地火烧的产生及扎龙湿地芦苇对火烧产生的生态响应。调查和资料表明:在干旱缺水的湿地地表火烧对季节性积水或常年不积水地段芦苇影响严重,芦苇退化明显。火烧促使湿地植被演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芦苇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是世界广布的重要湿地物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形态变异,并有极高的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中国各地对于芦苇研究的成果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芦苇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森林资源的日趋缩减与木材之间的供需矛盾,国家大力发展木质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产品,芦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材料,其分布范围广泛,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芦苇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可作为木材的替代产品。本文根据目前芦苇纤维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芦苇作为功能性材料基材及芦苇纤维重组材的研发现状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5):F0002-F0002
通榆县芦苇局位于白城地区西南部通榆县境内。芦苇是该县一大特殊的资源优势,地广苇丰,素有苇海鹤乡之称。该县有芦苇资源面积6.67万公顷,总面积5.66万公顷,其中长苇面积3.37万公顷。历史最好年产芦苇8万吨,最高收购量达4万多盹,芦苇品种以铁杆苇和长杆苇为主,这种芦苇的特点是高而粗,平均高14~1.7米,径粗3~5毫米,是造纸工业的主要纤维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