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兔场环境 兔场应建在干燥、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易于排水的地方,水源要充足,并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的规定.周围2 000米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 000米以上,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生产区要保持安静并与生活区、管理区分开.  相似文献   

2.
1牛舍要求 牛舍选址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区域。牛场周围3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距离其他畜牧场至少1千米以上。牛场距离干线公路、村和镇居民点至少1千米以上。牛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相似文献   

3.
(一)羊场环境与工艺 充分考虑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饲草饲料供应和放牧条件.羊场宜建在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羊场周围3千米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畜牧场等,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千米以上,远离高压电线.羊场应全封闭,设有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相似文献   

4.
1选址 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有关规定。最好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以利于畜禽保健。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5.
1 猪舍选址 1.1 位置 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以上,距离主要公路300米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连接,且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相似文献   

6.
1场址选择与规划要合理牛场正确选址及合理布局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重要前提,新建场应选址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且未发生过传染病的地方。场区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从疫病防控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针对某些烈性传染病,牛场应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1000米以上,距离其他饲养场1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牲畜产品加工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米以上。场内应规划好管理和生  相似文献   

7.
1雏舍的选址 蛋鸡雏舍应建在背风、向阳、水源清洁充足、地势较高、地面干燥、排水良好、交通便利、通讯良好、土质透水性良好、通风良好的区域,有稳定的电力供应,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鸡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远离噪音,距其他养殖场、屠宰场1000米以上。鸡舍周围布局合理,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向,设有粪便暂存和废弃物处理区及病死鸡处理区。饲料场与鸡舍应保持适当距离,保持50米以上的间隔空间。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清洁、通畅,周围绿化良好。  相似文献   

8.
1场址的选择与建筑 1.1选址要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如居民点、交通运输、动力、劳力)等进行全面考虑。地势应高燥、背风向阳,土壤最好是沙质。距离主要交通干线1 000米以上,距离交通道路500米以上,距离居民点8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家畜交易市场、畜产品加工厂1 500米以上。应建在居民点的下风、下游方向,在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的上风、上游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一、养殖场建造1.位置选择。规模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排水便利、空气新鲜的位置,其与交通要道、公共场所以及养殖场、屠宰场、动物隔离、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地点等场所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要求。2.养殖场布局。养殖场周围有围墙,出入口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消毒池,生活办公区和生产区  相似文献   

10.
(一)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1.鸡场的位置: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以及村庄,与其他养禽场距离3公里以上. 2.鸡场的布局:生活区和生产区(孵化、育雏、育成和产蛋期不同阶段的生产区)要严格分开,四周建立围墙或防疫沟、防疫隔离带,并且区与区之间的距离相隔5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1场址选择与规划要合理牛场正确选址及合理布局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重要前提,新建场应选址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且未发生过传染病的地方。场区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从疫病防控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针对某些烈性传染病,牛场应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1000米以上,距离其他饲养场1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牲畜产品加工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米以上。场内应规划好管理和生  相似文献   

12.
1猪场的选址及布局 猪场选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应建立在交通便利、水质良好、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无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源。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1 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 000米以上,周围必须有围墙等有效屏障。猪场建筑布局应该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污物粪便处理区,各区间设有隔离墙和消毒设施,生产区依照生产工艺流程分阶段顺向排序,  相似文献   

13.
《畜牧市场》2005,(5):16-17
一、产地环境(一)场址选择1、猪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2、周围1000米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猪场距离干线公路、居民区、学校和公共场所或其他养殖场500米以上。(二)水质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三)空气场区、猪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二、建筑要求(一)规划布局1、猪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2、管理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要分设,管理区位于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址与布局1.选址。(1)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且与其他家禽养殖场及屠宰场距离1000米以上。(2)符合用地规划,畜牧法规定的区域。(3)地势高燥。平原地区应选在较周围的地势稍高的地方,以利于排水防涝,地面坡度1%~3%为宜;靠近河流、湖泊地区,选址应比当地水文资料中的最高水位高1~2米;山区建场选在缓坡向阳,坡度应在8%以内。(4)通风良好。纵墙与主风成30~45度角,通风均匀,利于防暑和排除舍内污浊空气。  相似文献   

15.
1猪舍选址 1.1位置 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以上,距离主要公路300米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连接,且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相似文献   

16.
《水禽世界》2014,(1):50-50
环境控制1.场地选择。以不占用耕地为首要原则,同时应具备地势高燥、开阔、整齐;周围1000m内无其他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1000m以上,距离河流500m以上;有利于卫生防疫与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有与肉鹅饲养规模相匹配的草地或牧草种植地。
  2.布局安排。鹅舍周围应设置隔离墙、网或开挖防疫沟;鹅舍应按一定方向排列成行列式建设,其长轴要与夏季主风向垂直;鹅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净道(运送饲料等)与污道(运送粪便等)严格分开,不得交叉。  相似文献   

17.
羊场的建设     
1建设原则 1.1选址的原则 周围及附近饲草,特别是像花生秧、甘薯秧、大蒜杆、大豆杆等优质农副秸杆资源必须丰富。交通方便而又不紧邻交通要道。地势高燥,既有利于防洪排涝,又不至发生断层、陷落、滑坡或塌方。地形比较平坦,土层透水性好。有水、有电或水电问题较易解决,不至造成社会公用水源的污染。要与村落保持150米以上的距离,并尽量处在村落下风和低于农舍、水井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1奶牛养殖设施的基本要求 1.1养殖场所奶 牛场应修建在地势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质结实、地下水位低(2米以下)、地势平坦的地方。要求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供电通讯条件。奶牛场周围应无工矿企业,无畜禽养殖场,与主要交通干道的距离至少在300米以上。土壤、水源、空气无污染,安静无噪声。  相似文献   

19.
羊场的建设     
<正>1建设原则1.1选址的原则周围及附近饲草,特别是像花生秧、甘薯秧、大蒜杆、大豆杆等优质农副秸杆资源必须丰富。交通方便而又不紧邻交通要道。地势高燥,既有利于防洪排涝,又不至发生断层、陷落、滑坡或塌方。地形比较平坦,土层透水性好。有水、有电或水电问题较易解决,不至造成社会公用水源的污染。要与村落保持150米以上的距离,并尽量处在村落下风和低于农舍、水井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肉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那么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养好肉鸡呢?一、科学建场1.选址科学。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远离污染源的位置,而且鸡场与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动物隔离、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及其他饲养场的距离要符合要求。2.建造科学。周围有围墙,出入口需要有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活办公区和饲养区分设并有隔离设施,饲养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开,各养殖舍距离5米以上或有隔离设施,鸡舍内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