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  相似文献   

2.
<正>1肉鸡群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1.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黏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感染发病而错误处置,使问题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通风 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并可调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有助于鸡体表蒸发散热。当盛夏来临时,要排除鸡舍周围阻碍通风的障碍物。开放式鸡舍要昼夜打开门窗,使空气自由流通。有条件时还可在鸡舍内安装电风扇,在必要时开动电风扇,增加舍内与外界的空气对流,降低鸡舍内的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4.
对商品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杰元  李连任 《中国家禽》2003,25(23):31-32
1鸡群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1.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粘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可以引起绵延起伏式的“滚动反应”,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次应激还没有消除,后一次应激就叠加上来,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感染发病而错误处…  相似文献   

5.
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黏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可以引起绵延起伏式的“滚动反应”,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次应激还没有消除,后一次应激就叠加上来,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感染发病而错误处置,使问题越加糟糕。  相似文献   

6.
正高温高湿有两种情况,即鸡舍内高湿和鸡舍外高湿,鸡舍内高湿就要降湿,高温就要使用水帘,而且是水帘与风机并用。肉种鸡舍内高湿的原因是垫料潮湿与外界空气潮湿,方法是加强通风与更换潮湿的垫料。若只是外界空气高湿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在鸡舍温度29℃以下时先行开启水帘,先保证舍内不高温,才能确保高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是指通过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给鸡舍创造一个不受外界影响,适合肉鸡生长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就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控制是指控制好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关系。对于肉鸡饲养管理来说就是做好合适温度控制情况下,再协调好湿度和通风的关系。(二)鸡舍温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氧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鸡舍内必须保持空气新鲜,才能满足鸡生理活动的需要。若鸡舍内温度湿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垫料与鸡粪积聚过多及通风换气不良时,则舍内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垫料与鸡粪腐败分解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浓度就会增高。当鸡吸入这些气体后,不但采食量减少,影响产蛋,而且会降低抗病力,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时还会发生中毒。试验证明,当鸡舍内空气中的氨气含量超过百万分之二十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9.
李凯  王敏  薛军海 《中国家禽》2001,23(22):17-18
寒冷季节必须为鸡群保证适宜的最小通风量,提供高质量的空气和充足的氧气,并从鸡舍内排除过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湿气。尽管温度和通风这对矛盾在冬季显得更加突出,但应该明确的是,保证最小通风量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湿度有多大,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最小通风量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因素:鸡群只数和体重,鸡舍湿度,舍内氨气含量,粉尘多少。尽量减少通风量无疑可以减少舍内热量的损失,由此减少燃料消耗而降低饲养成本,而减少通风量必须以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和舍内湿度为前提。由于冬季舍内湿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寒冷季节 ,必须为鸡群保证适宜的最小通风量 ,提供高质量的空气 ,并从鸡舍内排除过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湿气。尽管温度和通风这对矛盾在冬季显得更加突出 ,但应该明确的是 ,保证最小通风量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前提。无论舍内环境温度有多低 ,湿度有多大 ,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的通风量。最小通风量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因素 :鸡群只数和体重、鸡舍湿度、舍内氨气含量、粉尘。尽量减少通风量无疑可以减少舍内热量的损失 ,由此减少燃料消耗而降低饲养成本。但减少通风量必须以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和舍内湿度为前提 (由于冬季舍内湿度较大 ,粉尘不是主要…  相似文献   

11.
鸡舍垫料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垫料的吸水性,以保持鸡舍地面干燥,同时还要考虑垫料的来源和成本。一般来说,冬天鸡舍内垫料的湿度应在40%左右,夏天垫料湿度应在20%左右。如果湿度太大,则鸡羽毛不洁,胸部出现水泡,雏鸡易得球虫和各种传染病,舍内氨气升高,给生产带来困难。一般地,北方常用刨花,锯末作育雏垫料,南  相似文献   

12.
张青山 《中国家禽》2001,23(15):21-21
在大型集约化养鸡场进行喷雾免疫,具有省时、省力、应激小等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避免不利因素并正确实施喷雾免疫。 解决或避免不利于进行喷雾免疫的 鸡舍环境及鸡群的状态问题 1减少舍内灰尘 舍内灰尘会粘附于疫苗雾滴上进入呼吸道,不但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降低疫苗效力。因此在舍内干燥时 (尤其垫料平养肉种鸡 ),在喷雾免疫前半小时先喷水,但不能进行带鸡喷雾消毒。喷水应喷成雾状,高度在 1.7米左右,以沉降舍内空气中的灰尘,提高湿度。 2防止鸡群应激 喷雾免疫时禁止通风,关掉排风扇后鸡舍内变得安静,此时若同时进去 4~…  相似文献   

13.
<正>密闭式鸡舍又称全封闭无窗鸡舍。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舍内环境主要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造成鸡舍内的"人工气候"。即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优点:鸡舍环境稳定,不易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生产稳定、安全;通过人工控制操作技术,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畜禽舍内氨的减排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1].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氨气是畜舍内最有害的气体之一,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畜禽角膜炎、结膜炎和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氨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氨被吸入肺部,可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  相似文献   

15.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问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6.
鸡舍内氨气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粘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间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时垫料要保持足够的厚度,防止肉鸡直接卧在地板上,并搞好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降低舍内湿度,定期抖松垫料,防止板结,及时更换潮湿板结的垫料。二、减少肉仔鸡伏卧的时间肉仔鸡采食快,吃饱就卧,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少喂勤添,促使其活动,以减少伏卧时间。三、采用网养或网上平养  相似文献   

18.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 ,除饲料营养外 ,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 ,要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养鸡效益 ,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1 舍内环境控制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1 1 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 ,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如果通风不好 ,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 ,并充溢于整个鸡舍 ,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冬季鸡舍往往会由于密闭性差、供暖不足、进风口不良及定时钟设定不合理等原因,致使不能采用最小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的通风,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探讨一下怎样做好冬季的通风管理。1如何进行通风如果舍内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就要启动最小通风系统,这时候一方面先把温度升起来,保持地面垫料及鸡舍温度稳定使鸡群舒适。另一方面无论外界温度如何,鸡舍都要有一定的新鲜空气进入,保持舍内  相似文献   

20.
(一)温、湿度对球虫病暴发和流行的影响为了给鸡的生产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现代集约化养鸡场一般都采用封闭式鸡舍.由于封闭式鸡舍外围护结构的阻挡作用,舍内外空气环境相差很大,舍内光照、风速低于舍外,而温度和湿度则比舍外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