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在国内于 1 997年起已见报道 ,笔者在近 2年门诊中也有 2 2群典型病例 ,现将本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各种日龄鹅均可发生本病。鹅群感染日龄越小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最高可达1 0 0 %,且发病快 ,病程短。 1 1~ 1 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以后随鹅群日龄增加 ,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 ,但生长滞后。2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顿 ,流泪 ,有鼻液 ,粪便白色或青色水样 ,泻痢 ,食欲减少 ,饮欲增加 ;继之眼结膜充血潮红 ,头颈颤抖、呼吸困难 ;腿脚疲软、行动迟缓、…  相似文献   

2.
鹅副粘病毒病(GPM)是由鹅副粘病毒I型(APMV-1)引起的一起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鹅以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不同日龄鹅对本病均易感,日龄越小越易感染,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0%。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相似文献   

3.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是诸多鹅病当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主要感染60日龄以下雏鹅,尤以15日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流行于春季和夏季,各个品种的鹅均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  相似文献   

4.
<正>朗德鹅新城疫病是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鹅副粘病毒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的不同毒株,因此也有人将此病称为"鹅新城疫"。该病发病率通常为40%~100%,死亡率为30%~100%,最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随着鹅日龄增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2周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100%。为更好地防控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其主要危害10日龄以前的雏鹅和番鸭,具有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最高可达100%)。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都下降,一月龄以上的鹅与番鸭极少感染。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小鹅瘟病鹅和带毒鹅;病毒可以随着鹅蛋垂直传播,也可以在孵化器中通过受其污染的蛋壳或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受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易感鹅;  相似文献   

6.
正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其主要危害10日龄以前的雏鹅和番鸭,具有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最高可达100%),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都下降,一月龄以上的鹅与番鸭极少感染。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小鹅瘟病鹅和带毒鹅;病毒可以随着鹅蛋垂直传播,也可以在孵化器中通过受其污染的蛋壳或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受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90%~100%。最早发病为2~5日龄,其死95%以上,6~10日龄雏鹅死亡率为70%~;11~15日龄死亡率为50%~70%;16~20日龄死30%~50%;21~30日龄死亡为10%~30%;3010%左右;最大发病日龄为73日龄,病程较长,死亡率低。说明随着雏鹅的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之势。小鹅瘟大流行有一定周期性,雏鹅的死亡率均在以上。在大流行之后,当年余下的鹅群都获得主动使次年的雏鹅具有天然被动免疫力。目前除在一更多的地方每年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其死亡率一般在20%~30%,高者达50%以上。饲养方…  相似文献   

8.
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r、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此病发病率为40%-100%,病死率为30%~100%。不同日龄的鹅均易感染,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种鹅感染发病后,除死亡外,产蛋量下降,受精率也很低。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内脏器官内,成为病原的主要携带者.单独发病较少,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各日龄鹅均可感染,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一)流行特点 该病3~30日龄雏鹅最易感染。雏鹅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亡。死亡率25%~75%,甚至100%。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的病例在盲肠至十二指肠段出现典型的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变。该病是诸多雏鹅传染病中危害较严重的疫病,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较难控制的病毒性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在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型,其共同症状: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叫声不洪亮,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排稀便,夹杂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月《养禽与禽病防治》报道了鹅副粘病毒病,并成功分离到病毒。回顾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鹅群相继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疾病,任何日龄的鹅均可感染。日龄越小感染机率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2周龄以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种鹅感染后,症状明显,但死亡率低。本病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与鹅同场饲养,其发病时间相差1~2天,且鹅的症状严重,死亡率增高。一、发病情况我市马岗镇养鹅专业户梁某,有3批日龄分别为20天、35天和50天的肉鹅,共3800只,其中一批20天龄的…  相似文献   

12.
鹅球虫病是危害幼鹅的一种寄生虫病。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感染,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雏鹅的发病率可高达90%-100%,死亡率低的为10%,高的可达80%,对发展养鹅业危害极大。鹅球虫病发病流行季节大多在5-8月份,得过该病的鹅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3.
因品种不同饲养到70日龄以后,鹅即可进入育肥期。北方养鹅主要是以散养食草,达到出栏日龄就出栏。这其中不乏有草场肥沃,使鹅的膘情达到出栏要求的。但即使这样经过短期的精料育肥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防治     
1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1~25日龄的雏鹅,45日龄的鹅也可发病,但其病程较长、症状较轻.发病多集中在10日龄前后,病鹅死亡率达95%以上.病愈鹅、免疫鹅可获得免疫力,其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不会发生小鹅瘟.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以来,在江苏扬州的仪征、江都及苏州、盐城、泰州等地流行一种以病鹅肠黏膜呈糖麸样,并有溃疡但不形成栓塞为特征的鹅病,该病流行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过病理观察,SPF鸡胚传代以及血清学检查及电镜观察等诊断为鹅副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鹅副黏病毒病自流行以来,其疫情正在进一步蔓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特别使得10日龄以下雏鹅死亡率达到了100%,给养鹅业带来巨大损失一。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 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康复,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与病鹅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多发,在高度集中的孵化地区,呈一定的周期性.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鹅源新城疫是各日龄鹅均易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自1997年在国内首次发现该病以来,短短数年已在我国许多省份暴发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1,2]。该病由副黏病毒科鹅副黏病毒引起,发病率为40%~100%,死亡率为30%~100%。最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随着日龄增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2周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100%。本病是近10年来重要的传染病,与患病鹅同群饲养的鸡  相似文献   

18.
一、小鹅瘟 (一)流行特点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4~30日龄的雏鹅,5~15日龄为该病的高发日龄,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19.
一、小鹅瘟(一)流行特点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4~30日龄的雏鹅,5~15日龄为该病的高发日龄,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20.
<正>1鹅瘟1.1病原及流行特点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鹅细小病毒,该病毒主要侵袭雏鹅的肝、脾、肾、脑等器官。成年鹅对病毒抵抗力强,主要发生在出壳后3~4日龄至20日龄以下的鹅,1月龄以上的雏鹅很少患病。1.2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为3~5 d,分为最急性、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