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H22移植瘤小鼠模型,探讨鲜人参膏(Fresh ginseng paste,FGP)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FGP低剂量组(300mg/kg)和高剂量组(600 mg/kg),连续给药15d后,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 FGP能够明显改善H_(22)荷瘤小鼠的一般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显著降低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P0.05);此外,与模型组相比,FGP能够明显改善肝功能的损伤,并显著升高TNF-α和IFN-γ的水平(P0.05)。结论 FGP对H_(22)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能够减少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加工品"鲜人参膏"(Fresh Ginseng Paste,FGP)对实验性小鼠运动疲劳的缓解作用。方法本实验共设2批,每批小鼠均连续灌胃给药剂量(0.2、0.4、0.8g/kg)的FGP,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动物自由摄食和饮食。连续给药14天后,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通过观察小鼠在14天内体重变化,并通过负重游泳时间,检测运动后血清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实验表明,14天内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而且,高、中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各给药组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结论:FGP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鲜人参膏"(Fresh Ginseng Paste, FGP)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FGP低剂量组(400mg·kg-1)和高剂量组(800 mg·kg-1),连续给予FGP 7天,末次给药1h后,除对照组外,各组按250 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肝损伤,通过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评价小鼠肝脏内氧化应激水平,并结合组织切片H&E染色进一步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GP低、高剂量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 (P<0.05,P<0.01),同时抑制匀浆中MDA水平的升高和GSH水平的降低(P<0.05, P <0.01);由H&E染色可知, FGP能显著改善肝脏内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并明显减少细胞的坏死及炎性浸润,充分表明FGP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结论 FGP对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硅胶柱层析方法自国产西洋参芦头中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A、B、C、D)。经与已知标准品对照,质谱(FD—MS)和核磁共振(13C—NMR)光谱鉴定为人参皂甙—RO(A)—Rb_1(B)。—Rd(C)和—Re(D)。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γ—射线辐照长白山鲜人参遗传毒性系列研究的结果。用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法,在存在和缺乏体外活化条件下,未显示明显的染色体损伤;NIH小鼠骨髓微核诱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mes法四株菌株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体内外遗传毒性研究显示,在实验条件下,γ—射线辐照长白山鲜人参既不诱发染色体畸变,也不诱发基因突变,未发现其遗传毒性作用。γ—射线辐照长白山鲜人参是吉林农科院和抚松县科委,于1987年研制成功。鲜参软装罐头经γ—射线等综合技术加工处理制成,保持了鲜人参的形态、色泽、风味、营养和药效成份。本文报告对γ—射线辐照长白山鲜人参遗传毒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参系五加科(Ara liaceae)植物Panaxginseng C.A.Meyer.其新鲜根被称为鲜人参或水参;鲜人参经干燥加工成的生干参叫生晒参;日本和朝鲜将鲜人参除去周皮和须根的称为白干参(又分为曲参或直参):鲜人参经沸水烫后,干燥的人参称为汤参或汤通参;鲜参经沸水烫后扎孔,灌入糖汁干燥后称为糖参,以上各类商品人参统称为白参类。另一方面,鲜人参经蒸制后,干燥加工而成的商品参被称谓红参。不管那一类加工方法,其目的在于清洁药材,防止人参的虫蛀和霉烂变质,利于贮藏与运输。抑制人参中酶的活性,防止人参  相似文献   

7.
本法是采用复合保鲜剂(不使用乙醇,不用硫磺熏蒸)保鲜人参的新方法,保鲜后的鲜人参在自然条件下贮藏两年,保鲜率100%.在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连续观察3个月保鲜率可达100%,人参的形、味、色同原鲜人参一致,总皂甙等有效成分同原对照鲜人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改进工艺提高红参加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震  刘兵  李文艳 《人参研究》2001,13(3):37-37
人参是名贵中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按大类可分为人参皂苷类成分;人参糖类成分;人参氨基酸与肽类成分;人参挥发油成分以及人参中的其它成分(无机物成分与维生素、有机酸与生物碱、甾醇类及核苷、酶类及人参的黄酮类成分等。人们对人参的利用主要是将其加工成干货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入药利用。鲜人参加工成品干货主要分为生晒参和红参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冷藏对鲜人参中淀粉转化蔗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采收的鲜人参放置于2℃的冷库中,放置0、5、10、15、20天后分别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鲜人参中的蔗糖含量,并同时测定鲜人参中的淀粉含量。结果鲜人参中蔗糖含量随冷藏天数逐渐增高,6年生鲜人参中蔗糖含量从0天的4.2%增长到20天的27.1%。5年生鲜人参中蔗糖含量从0天的3.6%增长到20天的24.2%,鲜人参中淀粉含量随冷藏天数逐渐降低,6年生鲜人参中淀粉含量从0天的32.0%降低到20天的9.7%。5年生鲜人参中淀粉含量从0天的28.6%降低到20天的8.2%。结论冷藏对鲜人参中淀粉转化蔗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晒参与未经炮制加工的新鲜人参对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0.5U/kg皮下注射),生晒参(RS-1:600mg/kg,灌胃给药)组,鲜人参(RS-2:600mg/kg,灌胃给药)组。实验灌胃给药8周后进行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检测(TG)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结果表明,生晒参组和鲜人参组较模型组均有改善,鲜人参组效果表现显著(P0.05),所有给药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均下降,但并没有显着改变,不具统计学显着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生晒参与鲜人参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紊乱作用,其中鲜人参比生晒参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钴—60辐射保鲜人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Panax.ginseng C.A.Meyer)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誉满全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参保鲜贮藏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如低浓度乙醇法,限气(MA)贮藏、软包装加保鲜剂等等都不够理想,目前我们采用钴—60辐射来保存鲜人参几年来效果很好,而且方法简单。那么辐射后人参的药理活性是否有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抗疲劳、抗惊厥、抗缺氧等药理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品人参经过1989年以来的低谷期之后,自1994年下半年开始向波峰攀升。1995年8—9月份以来,人参市场陡然剧变,中间商们一反常态,高价定购,出手大方,甚至出现了“买青苗”风浪,在收获期间,鲜人参价格已双倍、乃至三倍于往日进行加码,达到六年前鲜人参最高价格  相似文献   

13.
用同一产地的鲜人参加工成活性人参、生晒参和红参,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对比分析,人参皂甙含量高低依次为鲜人参、活性人参、生晒参、红参。潘性人参皂甙含量接近鲜人参,特别是丙二单酰基皂甙在加工过程中未发生或较少发生水解作用,仍以原皂甙形式存在,这是活性人参最大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参保鲜新方法的研究结束后,对新方法保鲜人参和鲜人参做了抗疲劳、抗缺氧、抗惊厥、抗应激等药理实验比较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供试材料与制备1.1 供试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1.1.1对照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6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市。1.1.2 新方法保鲜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4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县,按新方法保鲜2年后(和对照人参产地相同)。1.2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兼用,体重符合药理实验要求,均由沈阳药科大学动物饲养室提供,后均在实验室饲养5~7天,保持实验温度20~25℃,相对温度30~40%。1.3 供试材料的制备 将对照鲜人参和保鲜人参分别切成约两毫米参片,用蒸馏水室温浸24小时,再  相似文献   

15.
鲜人参片系吉林人参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自1986年至1988年历经三年研制,并于1988年通过了鉴定。鲜人参片为一种新的人参商品,具有服用方便、人参香气浓郁、口感好等优点。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氨基酸、多糖和挥发油等。鲜人参片中有效成分经加工后含量多少?本文报道这一新商品的化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人参中人参皂苷提取的影响,本研究以鲜参为原材料,在-80℃和室温下分别进行冻融处理,考察了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的情况。结果表明,经冻融处理后提取的人参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直接提取的人参皂苷含量,并且发现反复冻融处理后人参提取物中生成抗肿瘤活性物质原人参二醇(PPD)。  相似文献   

17.
人参种子甲醇提取液中发芽抑制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白菜种子为指示植物,利用生物检测跟踪技术,运用柱层析方法,从人参种子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3种抑制物质化合物,经薄层层析方法鉴定为R—Z,R—B,R—M.其中R—Z被鉴定为蔗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从我国引种的西洋参茎叶中,经提取、大孔树脂吸附,除杂质后得纯度较高的总皂苷。将此总皂苷又以硅胶柱层析,经洗脱、分离,最后分得纯单一化合物。按常规测定物理常数、水解反应;又通过一维~1H、~(13)C 核磁共振谱,二维~(13)C—~1H 远程异核化学位移、~(13)C—~1H 异核化学位移、~1H—~1H 同核化学位移等相关谱,以及质谱的测定,最后确定以奥科提罗醇(0cotillol)为配基的拟人参皂苷—RT_5(pseudoginsenoside—RT_5)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人参皂苷代谢产物20—O—β—D—吡喃葡萄糖—20(S)—原人参二醇皂苷(M1)及其脂肪酸酯(EM1)抗肿瘤活性和EMl合成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人参皂苷代谢产物及其脂肪酸酯有抗肿瘤活性。结论:EM1抑制肿瘤作用比M1强,EM1可能是人参皂苷在体内的真正的活性形式。EM1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理学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钳制态生化有机元素在人参上应用吉林省人参研究所在国内首次将生物酶制剂应用于人参,促进人参光合作用能力,可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中等产量5—6年生参地,投资二角钱费用,即可增产0.5公斤优质鲜人参。且具有增强人参抗病能力,提高皂甙含量的作用,为提高我国人参栽培水平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