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能源以燃煤为主,占煤炭产量75%的原煤用于直接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如烟气中的CO2产生温室效应,SOx导致形成酸雨,NOx引起酸雨、破坏臭氧层以及产生化学烟雾.199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划定了SO2污染控制区及酸雨控制区,各地对SO2的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并且开始实行SO2排放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南昌地区酸雨现状,通过对南昌农区、郊区、市区布设观测点,根据有关监测数据资料,对2006—2007年酸雨pH值、酸雨频率、酸雨成分、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测点观测的南昌地区酸雨年均pH值处强酸性标准,3测点酸雨发生概率为88%~97%,9—4月酸雨较重、5—8月减弱,酸雨pH值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酸雨呈硫酸性酸雨,主要阴离子为SO24-、NO3-、Cl-,阳离子为NH4+、Ca2+、K+,且SO24-/NO3-比值较小。农田保护区因处于城市及工业污染源下风向,降水总离子及SO24-浓度较高,酸雨强度不亚于城市。在新设工业园及迁出企业布局上,应考虑设于较小风频方位,以减轻南昌农田保护区及城市污染,建议选择城市西北、东南侧安排新设排放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昌地区酸雨现状,通过对南昌农区、郊区、市区布设观测点,根据有关监测数据资料,对2006—2007年酸雨pH值、酸雨频率、酸雨成分、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测点观测的南昌地区酸雨年均pH值处强酸性标准,3测点酸雨发生概率为88%~97%,9—4月酸雨较重、5—8月减弱,酸雨pH值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酸雨呈硫酸性酸雨,主要阴离子为SO2-4、NO-3、Cl-,阳离子为NH+4、Ca2+、K+,且SO2-4/NO-3比值较小。农田保护区因处于城市及工业污染源下风向,降水总离子及SO2-4浓度较高,酸雨强度不亚于城市。在新设工业园及迁出企业布局上,应考虑设于较小风频方位,以减轻南昌农田保护区及城市污染,建议选择城市西北、东南侧安排新设排放源。

  相似文献   

4.
重庆缙云山降水 pH值和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雨水样的pH值和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值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1,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和我国南方其它酸雨区域。缙云山降水中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84.61%,N H4 和C a2 为主要的阳离子。N H4 和C a2 的大量存在极大地中和了酸根离子对雨水的酸化作用,降低了酸雨发生频率,但酸化雨对森林生态系统仍具有潜在的威胁。缙云山降水pH值和各离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总体表现为冬春季污染程度高于夏秋季,这可能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关。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延迟性,故需要对保护区酸沉降特征进行更仔细和综合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酸碱度(p H 5.6,p H 4.0,p H 3.0)模拟酸雨、不同质量(400,500,600 g·m-2)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以及模拟酸雨与凋落物复合处理盆栽柳杉幼苗,研究酸雨和凋落物对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酸雨处理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真菌数量,影响程度均为p H 3.0p H 4.0p H 5.6。随着添加凋落物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和钾质量分数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程度为600 g·m-2500 g·m-2400 g·m-2。不同p H值酸雨与凋落物复合处理中,p H 5.6+500 g·m-2凋落物和p H 4.0+500 g·m-2凋落物处理对土壤氮、磷和全钾质量分数影响均不显著,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1%和24.0%(P0.01);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等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4.0%,34.3%,30.0%和23.6%(P0.01),有效磷质量分数下降了20.3%(P0.05);p H 5.6+500 g·m-2凋落物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和16.7%(P0.05),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0.9%和19.4%(P0.01);p H 4.0+500 g·m-2凋落物和p H 3.0+500 g·m-2凋落物处理真菌数量比对照增加了100.91%和119.18%(P0.01)。凋落物能够缓解酸雨对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湖州站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酸雨观测数据,该文对近几年湖州地区的降水p H值、电导率、月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以及连续降水对酸雨p H值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4年酸雨出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酸雨出现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结合环境观测数据分析,酸雨频率降低与环境条件改善有一定关系。此外,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15年前8个月观测数据,发现近几年来降水p H值有明显从弱酸性变为碱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酸雨的发生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根据民勤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2010-2014年的降水情况发现,2014年,酸雨的酸性强度呈减弱趋势,并就降水和地面风与p 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酸雨的发生对土壤和人体等均造成严重危害。对酸雨的研究及防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焦作市2008—2017年酸雨观测站的相关数据观测资料,着重针对近10a来该地区酸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年平均p H值为4. 74~6. 75。2008—2011年降水平均p H值均小于5. 6,2012—2017年降水平均p H值均大于5. 6。且近10a来,降水p H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采集大于10mm以上的降水,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月降水电导率K值的大小与月总降水次数呈反相关;降水电导率K值总的季分布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10a来年平均降水电导率K值在50~100之间波动,整体有波动下降的趋势。酸雨污染的减轻显示了大气污染防治对空气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 p H值 (p H5.6、4 .5、3.5、3.0、2 .5)的模拟酸雨对不同时期荔枝叶片 (红色嫩叶、成长叶片及老叶 )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成长叶片的抗酸能力最强 ;叶片可溶性糖、K+、Ca2 +、Mg2 +的渗出量随酸雨的 p H值的下降而增加 ,说明细胞的膜透性增加 .K+ 的渗出量可作为酸雨伤害荔枝叶片的主要评价指标 .  相似文献   

10.
统计德州观测站2006~20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4月、10月、12月降水的pH值均大于5.6,而1月、5~9月、11月降水的pH值均小于5.6;2007~2013年pH年平均值均属于弱酸雨等级,2014年pH值属于非酸雨等级,说明2014年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季节变化中酸雨污染最严重的是秋季,pH值为5.19,酸雨污染最轻的是春季,pH值为5.59。  相似文献   

11.
民勤地区酸雨变化特征与沙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1993—2012年20 a的酸雨监测记录及对应时段的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民勤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p H、K值与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酸雨在民勤一年中各个季节均有出现,酸性偏弱,出现频率小;沙尘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降水的酸性,使降水的p H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酸雨胁迫影响花生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采用模拟酸雨胁迫萌发期花生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 H值酸雨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磷脂含量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 H值酸雨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p H值的降低,抑制作用加强;花生种子磷脂含量随p H值的减小呈降低趋势,p H值≤4.0时磷脂含量极显著低于CK(p H值6.5);随酸雨p H值的减小,花生种子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水解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 H值4.0~5.0为酸雨极显著抑制花生水解酶活性的p H阈值;种子呼吸速率与酸雨p H值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酸雨主要通过降低种子呼吸强度,抑制水解酶活性,进而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1 二氧化硫、酸雨、氟化物污染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危害 二氧化硫(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酸雨污染中酸雨(酸性降水)与二氧化硫的复合污染占相当大的比例.资料表明,两广地区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为452.13万hm2,造成作物减产面积63.32万hm2,每年经济损失3.5亿元[2].  相似文献   

14.
降水p H值和降水成分可以反映大气污染情况,在山东省枣庄市环保局和市中区环保局设置降水监测点,对降水中p H值、电导率以及降水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成分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来源情况,提出了防止酸雨产生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盆栽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阳及设置不同p H值的模拟酸雨复合处理的方式,探讨4种光环境(全光,遮光30%,遮光50%,遮光80%)和4种酸液(p H 3.0,p H 4.0,p H 5.6,p H 7.0)下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p H 4.0和p H 5.6处理提高了芒萁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p H 3.0处理降低了荧光参数和色素质量分数。2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芒萁荧光参数Yield,Fv/Fm和Fv/Fo值增大,Yield在80%和30%遮光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亦呈现显著性增大趋势(P0.05)。同时光照强度对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和荧光参数的影响大于酸雨胁迫,且无显著性交互作用。因此,在3种遮光处理下,p H 5.6和p H 4.0的酸液对芒萁叶绿素质量分数及荧光参数有促进作用;而在同一酸液处理下,随遮光程度增加芒萁叶绿素质量分数及荧光参数值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2011年的酸雨观测月报表资料,分析了铜仁市415次大气降水酸碱度和电导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年、季、月动态变化规律,详细介绍了当地政府治理酸雨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铜仁市从2008年以来,大气降水主要以弱酸性降水和中性降水为主,出现降水pH5.6的酸雨频率很高,大气降水被酸化和污染程度较重。一年中,1~3月和11月酸雨污染最重,冬春季节酸雨强度较强,但pH年平均值和K值平均呈逐年升高和下降趋势,降水酸化和污染程度在逐年减轻;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治酸雨和大气污染的应对措施,使酸雨pH从2008年的4.99升高到2011年的5.54,酸雨出现频率从62.0%下降到33.7%,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引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它是因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酸雨会破坏陆生生态系统,使土壤酸化、对公众健康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引发酸雨的原因主要是强酸性气体的排放,大气中主要强酸性气体是SO2、NOX、HON3。我国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广西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2003~2008年近6年及南宁、百色2个观测站点1996~2008年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对广西降水酸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年平均pH值均〈5.6,其中,有5个站年平均pH值〈4.5,说明广西酸雨较为严重。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据调查,建始县土壤酸化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4万亩,为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与土壤改良工作,达到"土更净"的建设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土壤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1现状分析1.1土壤酸化现状。建始县耕地土壤p H值较低,土壤酸化严重。全县耕地p H值平均为5.2(其中旱地p H值平均为5.1、水田p H值平均为5.8)。其中p H值低于4.5的极酸性耕地土壤16万亩,占总面积的30.7%,p H值在4.6~5.5的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