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验对影响活性炭吸附Cr(Ⅵ)的主要因素如炭种、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预处理及Cr(Ⅵ)浓度、pH值、温度、接触时间、解吸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确定了木质颗粒活性炭吸附Cr(Ⅵ)的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竹制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镧(Ⅲ)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竹为原料,分别在富氧和贫氧条件下,采用化学法研制活性炭,并作吸附镧(Ⅲ)离子试验。发现富氧活性炭对镧(Ⅲ)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大于贫氧活性炭,且与溶液的pH密切相关;提出该活性炭吸附无机镧(Ⅲ)离子主要靠静电力,其吸附量取决于炭表面含氧基团的观点,认为富氧条件下研制活性炭是增大无机离子吸附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变压精制氢气活性炭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定了国内大型石化厂制氢装置中使用的,从国外进口的活性炭的常规吸附性能及BET比表面积、孔分布曲线及对CO2的吸附平衡曲线,并同典型的国产炭试样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孔分布规律(孔的大小分布及孔的形状结构)是影响该型活性炭吸附效率主要因素。据此,在实验室中摸索了该型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栀子壳为原料,在炭化温度400℃、炭化时间60min的条件下,采用磷酸活化的方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活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活化液质量分数45%,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45min,碘吸附值为986mg/s,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1.9mL/0.1g,得率为41.2%。对重金属C(rⅥ)和栀子油的去除率及其吸附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栀子壳制备的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相当,且在加入量为20mg时对C(rⅥ)的去除率高于市售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能吸附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成球形复合滤料,可以解决粉煤灰粉末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利用粉煤灰基质滤料分别对水中高浓度和低浓度Cr(Ⅵ)进行静态吸附实验,探究吸附时间、滤料量、初始浓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粉煤灰基质滤料对水中高浓度(10~30.00mg/L)的Cr(Ⅵ)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滤料投加量对Cr(Ⅵ)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时间对Cr(Ⅵ)的去除影响较小。在滤料用量为700g/L,控制温度为35℃,初始浓度为30mg/L,转速为200 r/m in的条件下振荡60m in,Cr(Ⅵ)去除率可达到85.25%以上。  相似文献   

6.
磷酸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洲 《林业科学》2005,41(5):115-117
研究利用棉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探讨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以磷酸为活化剂,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活性炭产品;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为34%,活性炭对亚甲基兰脱色力为292.7mg·g-1,碘吸附值898.2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超声波浸提法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后的兴安落叶松锯末为原料,KOH为活化剂。惰性气氛条件下程序升温活化,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系统分析了碱料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加入方式与种类、预炭化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以低温液氮吸附分析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通过苯酚的等温吸附测试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浸提锯末为制造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适宜原料,在最佳条件:500℃预炭化1h,750℃活化1h,固体KOH为活化剂。碱料比4:1(质量比)时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659.4m^2/g,对苯酚的吸附容量为570mg/g。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模具钢该项目包括:1、高强韧低合金冷作模具钢(GD);2、高耐磨冷作模具钢(GM);3、在700℃条件下工作的热作模具钢4Cr3Mo2NiVNb(HD);4、高韧性易切削塑料模具钢5NiSCa。它可以代替目前常用的钢种,如CrWNn、Cr12、...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09,7(2):47-47
首次通过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能的改性.克服了普通活性炭吸附甲醛弱:采用新的物理方法改变了活性炭物理孔结构,解决了国内外对活性炭改性时的不足,研制出了一种对苯、甲醛、总挥发有机物(TVOC)具有高度吸附性能的新型活性炭。研制并生产出了这种气体吸附的新型专用活性炭,该专用活性炭对苯的吸附率达98%,有机挥发物TVOC吸附率达96%,甲醛吸附量是竹活性炭的4倍、椰壳活性炭的1.5倍。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国家法定检验单位检测,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的活性炭生产郭晓毅,李云(北京光华木材厂北京100022)活性炭是一种具有独特气相吸附功能和液相吸附功能的产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北京光华木材厂30年来研制开发了黄金炭,味精炭、维尼纶炭、烟用活性炭和酒用活性炭等近30个品种。其产品广泛用于化...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制玉米秸秆活性炭工艺条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微波为能源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制备玉米秸秆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将产品应用于甲醛气体的去除,并与市售活性炭进行了性能比较。发现在甲醛浓度为1.94-1.97mg/m^3的条件下,试验产品的穿透时间(tB)为12min,比市售活性炭提高20%,且吸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
研究吸附条件对活性炭吸附硝基苯酚同分异构体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中性条件下,活性炭对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最高吸附量分别为676.03、475.17和449.56 mg/g。邻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与另两种异构体存在较大差异。升高温度利于活性炭对邻硝基苯酚的吸附。酸性条件下,吸附量高低顺序为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pH值增大利于活性炭对间硝基苯酚的吸附。硝基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3.
在椰壳活性炭表面浸渍CuCl2,经二次炭化、活化工艺制得改性活性炭,当CuCl2质量分数为0.3%、 0.4%、 0.5%和0.7%时,制得的改性活性炭分别标记为AC3、AC4、AC5和AC7。通过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在常温动态吸附装置中考察改性活性炭对气相苯的吸附-脱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减少,且铜在活性炭表面及孔隙内部主要以CuO和Cu2O形式存在,随着浸渍CuCl2质量分数的增加活性炭比表面积降低、孔容积减小,但微孔比表面积和比例提高,其中AC5的微孔比表面积为733.20 m2/g,微孔比例达到72.99%。改性活性炭AC5对气相苯吸附性能最佳,对5 mg/L苯的平衡吸附量为356.40 mg/g,平衡吸...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低温竹炭的粒径、用量、Cr(Ⅵ)初始浓度与吸附时间对Cr(Ⅵ)离子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最佳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温竹炭对Cr(Ⅵ)离子的吸附最佳条件是:竹炭粒度80~100目,吸附时间120 min,Cr溶液初始浓度10 mg/L,竹炭用量0.9 mg.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对铬和镉吸附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平衡法,在3种水土比下对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了铬(Ⅲ)、铬(Ⅵ)、镉(Ⅱ)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表明:红土对Ca2+和Cr3+的吸附比都是随着pH值的增大逐渐增大的,而Cr6+相反;内蒙土和黑土对Cd2+的吸附比随pH值的变大而变大,对Cr3+的吸附比K=100%,不受溶液pH值的影响,对Cr6+在不同的pH值下都只有极少量吸收。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OCs包括烃、醛、醇、醚、酮、酯、羧酸等。活性炭吸附VOCs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环保技术,然而,在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中,由于吸附热的产生容易导致活性炭床层温度升高,从而引发活性炭床层起火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从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吸附操作方式和条件,以及VOCs组分等方面,具体综述和分析活性炭的生产原料、制备方法和后处理过程等影响活性炭着火点的主要因素,以及气流的湿度、氧气含量等性质,气体流速、活性炭床层厚度、吸附工况等吸附工艺对活性炭床层温升产生的影响,为系统掌握和评价活性炭在气相吸附过程中应用安全性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针对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净化含VOCs废气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指出了在该领域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吸附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态、动态吸附条件下,分别选用果壳类净水用活性炭和煤质净水用活性炭对胶片工业废水中的痕量银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银浓度可降至<50ppb,活性炭对银的吸附量达到3~5mg/g.微孔发达的活性炭更适于吸附废水中的痕量银.随着银液浓度的升高,银液量增大,活性炭吸附能力增加.银液的最佳吸附pH值是5.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离子液体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研究了活性炭对离子液体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的吸附效果,确定了活性炭用量、离子液体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盐硫酸钠的添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吸附结束后使用丙酮进行解吸再生。采用UV、FT-IR和1H NMR对吸附前后离子液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质量浓度8 g/L,温度30℃,吸附时间120 min条件下,活性炭对质量浓度为80 mg/L的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水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佳,无机盐硫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使用硫酸钠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回收率可达93%,且再生后离子液体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液体工业化及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粉状活性炭在液相吸附中的应用实例、吸附效果、使用工艺条件及检验活性炭的主要指标,对活性炭生产厂家和活性炭用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油茶壳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油茶壳为原料,用物理法(水蒸汽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汽用量等对活性炭的得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用油茶壳制备活性炭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5h,水蒸汽用量为210g。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取的油茶壳活性炭的得率为33.7%。活性炭的碘吸附值968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80mg/g,比表面积935m^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