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是在生料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成熟的简便、高效、成功率高的平菇栽培技术,相对于熟料栽培平菇技术具有栽培成本低、技术简便等许多优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平菇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但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栽培污染率高、发病率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熟料、半熟料、生料3种不同栽培料对平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熟料栽培平菇的头三潮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同熟料栽培基本相同;相对于熟料栽培,其优点是节约能源,便于操作,因此,在冬季平菇栽培中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桑枝熟料与生料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污染、出菇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生料栽培在产量上与熟料栽培差别甚小,而成本相对熟料栽培大大降低,所以生料桑枝栽培平菇更适合.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菌渣是栽培杏鲍菇之后的培养料,仍含有丰富的可用于栽培平菇的营养物质。通过发酵料和熟料2种栽培模式,开展利用杏鲍菇菌渣种植平菇的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技术上是可行的;杏鲍菇菌渣熟料种植平菇,菌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40%;菌渣发酵料种植平菇,以30%的添加量,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但低于对照组配方,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杏鲍菇菌渣熟料和发酵料2种栽培平菇的方式,比较生物学效率及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以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学名糙皮侧耳~([1])。平菇是世界上栽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平菇栽培量居世界第一位~([2]),2016年平菇产量达538.11万t。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平菇因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模式多样、技术相对简单而被广泛栽培,市场也大~([3])。栽培平菇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半熟料、发酵熟料等多种模式。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原料中一般需要加入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杀虫剂,有残留风  相似文献   

6.
<正>平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之一。随着生产区域的扩大,平菇生产量逐年上升。平菇主要栽培方式依据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分为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三种。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料栽培的工艺简单、投资少和熟料栽培的安全可靠的双向优势,只要掌握了发酵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增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建堆发酵,现已发展成为平菇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建堆发酵是平菇发酵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发酵时堆  相似文献   

7.
当前栽培平菇日益广泛,为了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除选用优良菌种,实行科学管理外,对培养料的消毒灭菌,防止杂菌污染是个关键问题。从各地情况看,主要有熟料栽培及生料栽培两种。熟料栽培通常是经过高压灭菌或土法蒸熟,手续繁杂,成本较高,很不利于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个体农户种平菇。目前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有培养料用石灰水浸泡、拌入千分之二多菌灵、原料发酵及直接播种等方法。其用种  相似文献   

8.
早秋季节,利用玉米芯发酵料和发酵半熟料栽培平菇,分别采用不同的接种量进行试验,观察菌丝长势、污染情况、出菇情况,计算生物学效率、利润率。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料栽培平菇,接种量以栽培干料重量的13.6%为最适宜;利用发酵半熟料栽培平菇,接种量以栽培干料重量的4.4%为最适宜。不同的接种量,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平菇"新831"为试材,采用棉籽壳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0%、1%、2%、3%、4%、5%6种石膏添加量对平菇生长发育、污染率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平菇熟料栽培的最适石膏添加量。结果表明:菌丝长势随石膏添加量增加而减弱;菌丝长速随石膏添加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石膏添加量为3%时,菌丝长速最快;添加石膏可显著降低菌袋污染率;平菇生物学效率随石膏添加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石膏添加量为1%时,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棉籽壳熟料栽培平菇石膏的最适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3)
为提高平菇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以平菇8129菌株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作为试验菌种,考察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平铺、打穴接种方式对平菇熟料栽培菌丝生长、污染率、接种效率、生物学效率、成本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打穴接种效率高、省时省力、接种成本低、杂菌感染率低、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不同类型菌种及接种方式对平菇产量无影响。结论:平菇集约化生产宜采用液体菌种打穴接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含量的豆秸及玉米芯为栽培基质,早秋季节熟料栽培平菇99及秋冬季节发酵料栽培平菇新831,结果表明:菌丝长速、满袋天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性。以纯豆秸为主料的配方较适宜熟料及发酵料栽培,生物学效率较高。在玉米芯资源丰富而豆秸资源较少的地区,适宜采用豆秸及玉米芯混合基质熟料及发酵料栽培平菇,能够减少豆秸用量、提高生物学效率的配方是玉米芯60%,豆秸31%,麸皮5%,硝酸磷1%,石灰3%。不同配方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料处理方式对平菇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料栽培平菇菌丝细弱、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较差 ;熟料栽培菌丝粗壮洁白、污染率低、产量高、品质好 ;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的污染率低、菌丝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平均值介于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之间 ,但有的品种菌丝生长和产量均理想 ,表现出对发酵料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棉子壳料四种处理方法栽培平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卓仁  李春光 《食用菌》2004,26(3):21-22
棉子壳培养料4种处理方法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发酵熟料处理是开放式接种栽培平菇的最佳工艺。用该工艺生产平菇,杂菌污染率为零、菌丝长速最快、单袋平均产量最高、出菇最均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柏林  卢刚 《食用菌》2009,31(6):53-53
目前,平菇栽培基本以袋式栽培为主,由于该栽培方法大都通过人工装袋、接种等繁杂工序,费工费时,成本高。为了探索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栽培方法,笔者经多年栽培试验总结出棚式平菇油桶立柱式栽培技术,该栽培方法与袋式栽培法比较,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概述平菇人工栽培先后经历了生料栽培模式、熟料栽培模式、发酵料栽培模式、发酵-半熟料栽培模式等4个阶段。从培养料消毒、灭菌的角度分析4种栽培模式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并列举蒸汽爆破灭菌和微波灭菌2种新的原料消毒、灭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平菇栽培成本、提高栽培效益,以玉米芯部分或全部替换棉子壳进行栽培平菇,研究棉子壳和玉米芯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芯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但经济效益则不断提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可用玉米芯作为平菇熟料栽培的主料。  相似文献   

17.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18.
朱忠 《食用菌》2005,27(4):33-33
目前人工栽培平菇采用棉子壳、木屑、稻草等熟料栽培为主,而本地一些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麦草、玉米芯等资源丰富,多作为燃料利用或采用熟料栽培,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既能扩大平菇栽培的原料来源途径,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也对发展平菇生产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当地丰富的麦草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辅料进行生料袋栽,种植平菇的可行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促进当地平菇生产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培养料含水量对棉籽壳熟料栽培平菇的影响。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平菇栽培生物学效率均受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含水量在63%~68%之间,平菇栽培生物学效率较高;其中,含水量为65%时,平菇栽培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22%,适合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平菇栽培袋灭菌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料栽培平菇因其病虫害较少、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品质好而深受广大菇农及消费者欢迎.但如果栽培料灭菌不彻底、灭菌方法不对、灭菌时间不适则会适得其反.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将平菇栽培料灭菌三原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