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禽霍乱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疾病,各种禽类(包括野生鸟类)均可感染,既可以地方性流行,也可以零星散发,一般在春、秋两季及家禽产蛋期易发,肉鸡发病率相对较低。涟水县杨口  相似文献   

2.
张炜  王萍 《畜禽业》2006,(14):45-47
与哺乳动物相比较,禽类支气管具有独特的组织解剖学特点,这些特点与呼吸道疾病相关。1大体结构特点哺乳动物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树,末稍呈盲端的肺泡(Puomonary aIveoIi)。禽类肺不形成支气管树,各级支气管相互通连,形成迷路网状结构。2组织解剖学特点2.1初级支气管气管在鸣管(Syrinx)处分成左右两支气管,在心底的上方进入肺,进入肺后的支气管称初级支气管(primarybronchus),亦称中央支气管(meso-bronchus),末端直接开口于腹气囊。初级支气管粘膜表面被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内有泡状粘液腺。纤毛向咽喉部节律性运动,能清除粘液、尘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Z1)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践操作性较强,其中家禽解剖实验作为课程体系中必要的技能训练,对了解和掌握禽类机体正常形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从课前准备、内容安排、实验指导及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家禽解剖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课堂设计模式,为今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炜  王萍 《畜禽业》2006,(7):45-47
与哺乳动物相比较,禽类支气管具有独特的组织解剖学特点,这些特点与呼吸道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和控制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对山西省鸟类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山西省鸟类物种记录为335种,大约有12.3%的鸟生活在村落附近,10.3%的鸟类生活在农田、水田附近,12.8%的鸟类生活在水域周围,23.5%的鸟类出现在灌木草丛附近,这些鸟类均可与家禽及人类接触,从而传播禽流感病毒;其余41.1%的鸟类生活在山林、悬崖、树林等与家禽接触不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1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包括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分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初,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等地发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由于合川区部分镇紧邻遂宁市,当地家禽产业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对合川区家禽养殖场及禽类产品市场调查,重点分析了H7N9对禽业生产、经营、养殖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后期H7N9对家禽生产形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措施和建议。1家禽产业现状家禽产业作为合川区畜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6年存栏家禽970万余只,出栏家禽1 390万余只,禽肉产量达2.1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家禽发病规模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禽类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疫苗免疫失败、继发感染、混合感染、交叉感染等情况日益增多,导致大批家禽死亡或淘汰,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禽养殖过程中各种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存在而引起。因此,消除家禽生产中广泛存在的各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2)
鸡、鸭、鹅等家禽是自古以来人类餐桌上十分常见的肉类菜肴,尤其在待客时更是必不可少。近年来,饲养家禽的人越来越多,但鸭瘟这一禽类传染病却不断威胁着禽类生物的健康。因此,饲养者应注重对鸭瘟的预防,加强对禽类的免疫接种,并在病发后予以妥善处理,以保障家禽的安全和个人的财产安全。综述了鸭瘟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0.
家禽呼吸道病是指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喷嚏、呼噜、气喘、甩鼻)或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新城疫、流感、传支、传喉、慢呼等)。因此可以说呼吸道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这类疾病虽然都表现呼吸道症状,但它们的病因却各不相同,而且相当复杂。在养禽业中尤其是肉鸡业,呼吸道病是最难缠、最棘手的疾病,也是广大养殖户最关心的,因为这类病不但难诊治,而且非常易得,几乎批批鸡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目前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首要疾病。在临床上禽类非常易得呼吸道病,这是由于禽本身特点(1.气管较长;2.禽类不…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8)
<正>1家禽免疫接种方法家禽接种的途径主要有饮水、滴鼻点眼、气雾、刺种、涂肛、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1.1饮水免疫法根据禽群的饮水量计算用水量,将可供口服的疫苗3倍剂量溶于水中,装入饮水器或供水桶内,供禽群自由饮用,2 h饮完。饮水注意以下问题:(1)疫苗剂量要加大,24倍为宜,因为禽类饮水时,会损失一部分;(2)稀释疫苗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稀释疫苗的饮水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消毒剂,会疫苗失活,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5)
散养家禽规模虽小,但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的饲养水平和防疫水平都不高,散养禽类防疫工作仍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导致目前我国散养禽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就当前散养家禽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散养禽类养殖户更有效的防疫对策。  相似文献   

13.
顾留祥  黄高明 《畜禽业》2006,(20):36-37
禽产品是仅次于猪肉的肉类消费主要品种,而禽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已为广大消费者所密切关注,而安全、卫生的禽产品有待于对家禽防疫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当前家禽的免疫模式、疫苗供应、上市销售、屠宰加工等众多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行研究和改进,以便切实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家禽从养殖到餐桌各个环节的防疫水平,以保障禽类健康和人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10)
<正>1禽霍乱的基本概念及现状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禽霍乱是多年来危害海门市养禽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也感染各种鸟类,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所重视,被列为重点防制的家禽疫病之一。在全国各地流行广泛而严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养禽户,该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12)
<正>作为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接触散养畜禽的机会比较大,近几年发现禽痘是散养禽类多发的疾病,对散养禽户有很大的危害,且容易传染。本文对禽痘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做出总结,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产蛋鸡群冬季多发,夏季则肉用仔鸡多发。禽痘病毒通过接触家禽的皮肤或黏膜伤口传染,吸血昆虫也是此病的传播媒介。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氨所浓度高、阴暗潮湿、体外寄生虫、维生素缺乏等  相似文献   

16.
谢一香  王建辉 《畜禽业》2007,(12):36-37
<正>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多种动物的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弓形体的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猪也是弓形体的中间宿主,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而多发,以3~6月龄猪发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5)
为了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对家禽饲养管理、家禽屠宰检疫监管、抗生素使用等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大。家禽屠宰需要更加规范,更加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通过探讨的形式,总结出家禽在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家禽屠宰业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家禽屠宰检疫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和家禽屠宰企业高度重视,并制定合理的制度去解决家禽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的一些真菌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在肺脏中形成肉芽肿结节。本病多发于家禽,羊、牛、马也能被感染。各种禽类都可感染,但急性流行仅见于幼雏[1]。在感染的雏禽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在10%~50%,成年禽只是个别散发,危害性不大。曲霉菌常存在于垫料和饮料中,在适当条件下大量繁殖,形成曲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防治禽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俊 《畜禽业》2007,(6):41-42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错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生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是世界性流行,禽类和野禽均可发病,鸡、鸭最易感染。3 ̄4月龄禽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可经消化道、呼吸道  相似文献   

20.
家禽生产的成败受环境、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禽类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发挥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禽类经常遭受到各种应激(Stress)。应激不仅影响禽类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也可能影响禽体的免疫机能。在我国,大部分养禽场的禽舍结构和环境控制设备比较简陋,易于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热应激和冬季寒冷地区的寒冷应激,是疾病发生流行的重要诱因,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解决这一畜牧业生产中的难题,目前已成为营养生理学、家畜环境营养学以及动物免疫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仅就冷热应激对鸡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