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油1028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5申请单位河南大学品种来源Y066A×N6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弱冬性双低三系杂交品种,生育期229.1~233.4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深绿色;株高147.3~162.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4~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40.4~336.1个,角粒数20.6~23.7粒,千粒重3.22~3.61克,单株产量16.00~16.93克,不育株率1.4%~3.1%。经鉴定,该品种冻害指数28.2%,菌核病病害指数5.2%,病毒病病害指数0.0%,抗倒伏。  相似文献   

2.
天禾油10号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圜审油2010009。该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20天左右,平均株高195.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1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93.9个,每角粒数183粒.千粒重3.37克,据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2千克。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信油杂2906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8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9106A×2512C-2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9.3~234.4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深绿色;株高155.8~172.4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6~8.1个,单株有效角果272.9~329.1个,角粒数22.0~24.1个,千粒重3.4~3.6克,单株产量15.5~21.8克,不育株率1.6%~2.5%。经鉴定,该品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甘兰型油菜新品系(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五个性状对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株高,有效分枝数。进而进行通径分析,分析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表明,每角果粒数,有效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其次为千粒重,有效分枝数直接作用小,株高为直接弱负效应。千粒重,有效分枝数,株高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华豫油63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4申请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S-1300×RP220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9.9~232.9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色深绿;株高137.4~161.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7~9.60个,单株有效角果264.9~318.3个,角粒数19.30~23.18个,千粒重3.55~3.61克,单株产量16.7~18.2克。经鉴定,该品种冻害指数27.3%,菌核病病害指数14.3%,病毒病病害指数0.0%,抗倒伏。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06,(9):32-34
中油杂2号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360个左右,每角粒数17~21粒,千粒重3.6克左右。芥酸含量0.90%、硫苷含量为20.70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0.86%  相似文献   

7.
黔油系列品种(系)与隐性核不育系间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了隐性核不育系与黔油系列品种(系)产量、单株有效角果、主花序有效角果、千粒重、角实粒数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二者之间在产量、角实粒数和单株有效角果及主花序有效角果的特殊配合力分别达到极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2)不育系产量及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除单株有效角果无差异外,其余均达显著差异;(3)黔油系列品种(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其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518057,电话:0791-87090548)选育的油菜新品种"赣油杂6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203天,株高152厘米,分枝高度68厘米,有效分枝数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6个,每角籽粒平均20粒,千粒重3.7克。  相似文献   

9.
周油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3申请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品种来源H5A×D89-44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9.0~234.1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色深绿;株高141.6~160.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1~8.6个单株有效角果219.5~315.4个,角粒数20.7~25.5个,千粒重3.50~3.73克,单株产量17.2~18.52克,含油量46.04%不育株率1.0%~1.2%。经鉴定,该品种冻害指数27.2%菌核病病害指数3.8%,病毒病病害指数0.0%,抗倒伏。  相似文献   

10.
对24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及9个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702和0.8439,且净效应均达极显著正值;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正值且较大,但净效应呈负值;结角密度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及净效应均为负值。研究结果分析,浙北优质甘蓝型油菜高产的育种方向,在选择合适结角密度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每角果实粒数和单株有效总角果数两个主要目标性状的选择上,同时兼顾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102份油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7份新疆油菜地方品种、12份西藏油菜地方品种和23份青海油菜地方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果籽粒数、千粒质量、种子含油率等8个性状进行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油菜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8个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系数(14.15%~89.32%)表现为有效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株高>种子千粒质量>单果籽粒数>种子含油率>生育期。各农艺性状在三省区的变异有较大差异。利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102份油菜地方品种被分为5个类别,第Ⅰ类生育期、千粒质量和含油率最高;第Ⅱ类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高度、种子含油率最低;第Ⅲ类各性状值居中;第Ⅳ类株高最高,有效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果籽粒数、千粒质量居第2,种子含油率居第3;第Ⅴ类单株有效荚数、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果籽粒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
正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春性甘蓝型中早熟优质双低油菜品系,株形紧凑,生育期适中,平均生育期174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近圆形,叶色浅绿,叶脉细、色淡,叶缘浅锯齿状。平均株高177.7厘米,分枝高度59厘米,有效分枝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3个,每角籽粒数22.4粒,千粒重3.5克,单株产量20.3克。籽粒含油量高。高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常杂油5号(湘审油2013001)该品种是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19.9天。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薹茎粗壮,苗、薹期生长整齐,繁茂性好,株型较紧凑。株高174.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74.6个,每角粒数21.5粒,千粒重3.7克。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低,抗倒伏。2010~2011年度湖南省区试,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72.2千克;2011~2012年度湖南省区试,每667  相似文献   

14.
信油杂2803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1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7104A×2512-2C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8.8~233.8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色深绿;株高147.5~164.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9~9.4个,单株有效角果277.5~341.3个,角粒数21.8~25.9个,千粒重3.19~3.50克,单株产量18.40~19.28克,不育株率0.1%~3.7%。经鉴定,该品种菌核病病害率8.7%,病毒病病害率0.0%,抗倒伏。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236.8千克,比对  相似文献   

15.
博油9号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7育种者陈震、汪萍、马松欣品种来源博1A×恢1209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8.6~234.1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深绿色;株高153.5~168.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4~9.0个,单株有效角果300.5~308.1个,角粒数21.3~22.9个,千粒重3.4~3.7克,单株产量16.0~22.6  相似文献   

16.
中油杂6号     
中油杂6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长江流域重点推广品种。 该品种为半冬性甘蓝型,苗期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株高1.7米左右。熟期与中油821相当。一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荚数368个左右,每荚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5克。  相似文献   

17.
9715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系. 该品系株高15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00~450个,每角粒数20~22粒,千粒重3.6~4.0克,含油量40%.芥酸含量0.34%,硫甙含量23.88微摩尔/克,全生育期与汇油50相仿,平均亩产200千克左右. 以上品种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有售.垂询电话:(0551)5146055  相似文献   

18.
双油092     
<正>审定编号豫审油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628A×RP189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品种;生育期229.0~233.3天;幼茎绿色,花黄色,琴状裂叶,叶深绿色;株高146.4~167.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1~9.2个,单株有效角果239.1~323.0个,角粒数23.6~30.0个,千粒重3.22~3.45克,单株产量17.00~18.78克,含油量45.76%;不育株率0.90%~6.25%。经鉴定,该品种冻害指数25.9%,菌核病病害指数7.9%,病毒病病害指数0.0%,较抗倒伏。  相似文献   

19.
华杂6号油菜     
选育引进单位 湖南省粮油作物科技中心,华中农业大学. 审定编号 XS037-2003.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株高180.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9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2.95个,主花序有效角果数77.85个;角果籽粒数22.8粒;千粒重3.3克.成熟期茎秆坚硬,抗倒性强.经检测,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每克28.78微摩尔.  相似文献   

20.
西藏常规油菜品种(系)与引进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进油菜品种(系)与西藏育成油菜品种(系)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油菜品种在总体上产量高于西藏育成的常规品种,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与西藏常规油菜品种(系)大致相当,有效分枝总数、实角果长度较西藏育成的品种(系)显著增大,千粒重较西藏育成的品种(系)略低。西藏的的油菜育种应以引进适宜西藏种植的优质品种为基础,在保障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与西藏品种基本相当的前提下,要注重提高结角果密度和千粒重的性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