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蜂群繁殖和存储蜜粉都离不开巢脾,巢脾优劣直接影响蜂群发展。巢脾有新旧、规则不规则之分,从颜色分有浅色巢脾、褐色巢脾和黑色巢脾。质量有较大差别,使用时要根据巢脾优劣,合理选用。早春繁蜂选用褐色巢脾,这种巢脾经过6~12代蜂子繁育,巢房壁略有增厚,最适合外界气温低、蜜粉源少时使用。早春不能使用黑色巢脾和不规则巢脾。颜色深的巢脾房壁厚,巢房体积变小,  相似文献   

2.
蜂群早春开始采取换脾繁殖。是把蜂群内越冬后的所有巢脾撤出,根据早春繁殖蜂多于脾的原则,换上已消过毒的有蜜粉脾(使用过1—2年巢脾)。采取换脾繁殖优点甚多。1.采取换脾繁殖能选择早春蜂群繁殖适宜的巢脾。选用已经消毒带有蜜粉平整产过  相似文献   

3.
优质巢脾是指脾面规则、整齐,极少有雄蜂房或其他不规则巢房的巢脾。使用这种巢脾,在同样条件下,蛹房密实度高、出工蜂多、能有效地提高蜂群的增殖率,促进蜂群的繁殖,它是蜂群管理上不可忽视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加脾趣谈     
清理脾在早春切忌将清理脾直接加在巢内。所加脾必须是孵化过三代以上工蜂、表面平坦、工蜂房整齐、雄蜂房极少的优质巢脾。由于新巢脾房壁太薄,保温差,蜂儿孵化不良,造成插花子脾。隔年的新巢脾,在群势较强,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条件下,加进巢内,取1-2次蜜后,再让蜂王产卵,繁殖蜂群是相当可观的。而用过多年的老脾,所出工蜂个体较小,工作能力不强,这种老脾只能收蜜。产卵脾在蜂王没有巢房产卵,工蜂负担较轻,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清理的巢脾加在巢内的中间部位,或者紧靠粉脾。但在早春,应将巢脾加在巢内的最外侧,即紧靠活动隔板。如果寒潮来临,工蜂向内收缩,冻死几粒卵,其损失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巢脾是蜂群生活、繁殖和贮存蜜粉的场所。一张好的巢脾对促进蜂群的繁殖和提高产蜜量关系密切。在蜂群的繁殖期间,如果巢睥不足,蜂王无巢房产卵,影响繁殖;流蜜期巢脾不足,影响蜂群采集减少产蜜量。因而,多造脾、造好脾,不仅能加快蜂群的繁殖提高产  相似文献   

7.
<正>早春气温较低,要因时制宜,扩大子圈,增加子脾。蜂群刚开始繁殖时,只有少数几个巢脾上有子,可割开子脾周围蜜盖来扩大子圈。繁殖一段时间后,子脾常偏集巢脾一端,在蜂脾相称的条件下,把中间的巢脾调头,不久蜂群就会扩大子圈,几张脾的子圈就会变圆变大。繁殖初期,蜂多于脾的蜂群,一般在子脾上有2/3的巢房封盖或有少数蜂出房时加第1张脾。当新蜂大量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20,(5):34-35
<正>中蜂在不同时期的饲料(糖)安全标准蜂群的繁殖发展、安全生存都需要有充足的饲料。蜂群在不同时期,对饲料有不同的要求。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掌握,现初步提出蜂群在不同时期的饲料(糖)可以量化的指标和界线,以供参考。巢脾是蜂群贮蜜、贮粉及繁育蜂儿的场所,蜂群有向上和两侧边脾贮蜜的习性,因此在同一张巢脾上,最上面的巢房通常用于贮蜜,蜜房下面的巢房用来贮粉,粉房下面为蜂王产卵和蜜蜂育虫的地方,多呈椭圆形,叫子圈。贮蜜、贮粉的巢房大多各自连片成半弧形,  相似文献   

9.
1、旧脾翻新利用与巢脾修补有的巢脾无雄蜂房,脾面平整,只是用的时间长,巢房虫衣厚。这样的巢脾也可以翻新利用。往巢房中喷些清水,把割蜜刀磨快,从巢脾的下部开始,将巢房的深度割去3/4,如果巢脾下梁碍事,可以用手提巢脾向外推着割,如果上梁碍事,可以少割一些,因为巢脾上部大多都存放蜜粉。在外界有蜜粉的情况下,将割好的老巢脾放到没有分蜂热的繁殖群里。如果是蜂多于脾,一昼夜工蜂就可将老巢脾改造好。这么做一举两得,省下巢础,也能多收蜂蜡。  相似文献   

10.
巢脾的利用     
<正>巢脾是蜂群繁殖后代及储存蜂蜜和花粉的处所,巢脾的优劣对蜂群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脾的脾面平整无雄蜂房。优良的巢础是修造好脾的基础,加入蜂群后工蜂易接受,而且不弯不垂。流蜜期是蜂群修脾的最佳时期,群势以6~7脾蜂多于脾的群势最好。自然分蜂群修脾质量最优,流蜜期只要有分蜂情绪就能修出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蜂群的春季繁殖是指从蜂群越冬后蜂王开始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泌粉、流蜜之前的繁殖阶段。蜂群春季繁殖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那么,宜冷宜暖如何看着办?一、恢复期管理1.巢脾的准备春繁阶段使用的巢脾应选择上一年度繁殖过3~5代蜂的褐色巢脾为佳,且脾面完整、平整,没有雄蜂房。不要使用没产过卵的新脾,因为浅色巢脾比深色巢脾散热快,不利于巢温稳定,容易产生缩子圈。  相似文献   

12.
巢脾质量的优劣对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影响很大,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表明:双王群修造优质巢脾较为满意。双王群有两只蜂王产卵,子脾多,分蜂期拖后,增殖期相对延长,蜂巢的容积和空间相对缩小,蜜蜂感到巢脾不足,有强烈的造脾欲望。修脾的早晚要视群势、气候及蜜粉源而定,一般都在5月中下旬~6月初开始。蜂群处于增殖期,每张脾达到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外界蜜粉源旺盛、集中,蜜蜂能够采回新鲜花蜜、花粉,巢内贮存大量饲料。在造脾前,把巢础两面的房基上刷一层薄薄的纯蜂蜡溶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每次每只蜂王加1张巢础,放在子脾与蜜粉脾之间,待修成的新脾已产上卵后再加下一张,使新脾真正扩大为蜂巢中的子脾。傍晚  相似文献   

13.
选用颜色较浅的意蜂脾,把已经安定的新分的新王群中的巢脾全部换出,只要妥善管理,蜂王产卵正常整个蜂群没有任何不适现象。采用意蜂脾繁殖的中蜂群,蜜蜂个体增大,并且具有意蜂的某些特性:封盖子脾上的蜜蜂减少,外勤蜂也喜欢聚积在箱底壁  相似文献   

14.
巢脾是蜂群贮存蜜粉和生活繁殖场所。没有足够的优良工蜂房巢脾,对幼蜂繁殖蜂王产卵都会受到限止。巢脾上有成片的雄蜂房,就会减少工蜂的繁殖,孵育出大量雄蜂,消耗了饲料。一群蜂,使用的巢脾有10%的雄蜂房,一年孵育6代雄蜂,就可能消耗蜂蜜约12斤、少培育工蜂2万只左右。每次检查蜂群时割除雄蜂蛹也要占用管理蜂群的许多时间。在养蜂生产上,筑造和使用优良巢脾是获得养蜂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早春的气候变化大,不利于弱小群的繁殖。近年来,试用饲料框的方法效果良好,一、二框的蜂群使用饲料框,效果更为明显。所谓饲料框,就是在子脾一侧的保温板外靠近巢门处,加一巢房整齐、蜜粉充足的巢脾。如饲料框内贮蜜不足,可在子脾的另一侧加一饲喂器,傍晚用蜜汁  相似文献   

16.
巢脾是蜂群中繁殖幼蜂和貯藏花粉、蜂蜜的基地。巢脾的优劣,对培养强群与提高产蜜量,有着重要的关系。老巢脾是蜜蜂病虫害传播的发源地,在老巢脾中,潜伏着许多病菌和虫害种子,同时由于长期哺育幼蜂,巢房里的茧衣层不断增厚,使巢房容积逐渐缩小,因此哺育出的幼蜂体躯缩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4,(8):60-61
<正>用于建造巢脾的蜂蜡由位于腹部第四到第七腹板下的表皮细胞产生,蜡腺分泌蜂蜡后,蜜蜂用足移除,用上颚进行加工建造成规则的六角形巢房。巢脾上包含两类巢房:较小的工蜂巢房和较大的雄蜂巢房。正常情况下,工蜂巢房占多数。自然蜜脾上工蜂巢房直径约5.2 mm,雄蜂巢房直径约6.4 mm,这些巢房除了培育工蜂和雄蜂,还可用于储存花粉或蜂蜜。蜂群还建造专门的巢房用于培育蜂王,但通常只在蜂群准备分蜂、替代  相似文献   

18.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1,52(6):10-10
巢脾是蜜蜂栖息和“生儿育女”的地方 ,也是储藏饲料的仓库。巢脾的优劣 ,对蜂群发展、强群培育和采集力提高至关重要。优质巢脾 ,是无雄蜂房或边角有极少雄蜂房的巢脾。可分为未产过卵的新脾、育过几代虫的浅色巢脾两种。劣质巢脾 ,指脾面不平整 ,雄蜂房多的巢脾。劣质巢脾 ,不能再利用 ,只能化蜡。早春气温低 ,育过几代虫的浅色巢脾可用于春繁 ,如果脾不够用 ,平整无雄蜂房的老脾也可暂用。新脾绝对不可用 ,因其保温不好 ,蜂王不会在其上产卵。夏季气温高 ,抓紧流蜜期造新脾。新脾巢房造到一定高度 ,就要移入巢箱产卵 ,不给其在继箱储蜜机…  相似文献   

19.
大寒至雨水的早春阶段,是本地区中蜂重要的繁殖、复壮阶段。早油菜,野桂花以及梅树花等是本阶段的重要蜜粉源。蜜蜂的早春繁殖对于越冬后蜂群复壮,争取强群采蜜,强群分蜂、造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更换巢脾: 越冬后期(大寒前后),蜜蜂开始繁  相似文献   

20.
蜜蜂的生活离不开蜂巢,巢脾的新旧、好坏对蜜蜂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一只蜜蜂经羽化出巢房后,都在巢房中留下很薄的茧衣,这种茧衣牢固地粘附于房壁和底部,而在房底留下了粪团。蜜蜂打扫巢房时只能清除部分茧衣,大部分茧衣和粪便仍然留在巢房中。因此,巢脾的颜色便逐渐由浅色变为褐色,以至黑色。巢房的厚度,形状容积及巢脾的重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巢脾陈旧的过程。据有关资料报道:1、巢脾厚度的变化。(1)新脾厚度为22.2毫米;老脾为25.4—26.9毫米。(2)新巢房上沿厚度为0.35—0.40毫米;半新脾为0.5—0.55毫米,老脾达到0.80毫米。(3)底部房壁变化也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