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肉用品种绵羊改良本地羊所产杂种羊产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萨福克、特克萨尔、无角陶赛特三个内用品种公羊杂交改良本地原有的寒滩杂种羊.所产杂种肉羊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萨杂肉公羊周岁活重63.6kg。特杂为71.1kg.陶杂为68.1kg,同龄、同性别的滩羊为32.9kg.小尾寒羊为40.5kg。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萨杂屠宰率56.07%.特杂为54.08%.陶杂为55.0%,滩羊为49.76%.小尾寒羊为46.47%;杂种肉羊胴体净内率比滩羊提高5.04~5.99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提高9.23~10.18个百分点;眼肌面积、GR值、肌肉纤维直径均为杂种肉羊大于滩羊和小尾寒羊;屠后1小时的新鲜肉pH值在6.07~6.20之间,均属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肉用种羊萨福克的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和纯种繁殖的萨福克羊成年公羊体重138.5 kg±4.4 kg,母羊96.8 kg±7.2 kg;第二胎产羔率204.8%;纯种繁殖的3月龄公、母羔羊平均体重40.8 kg.繁殖母羊泌乳中期奶中干物质19.64%,比滩羊高4.53个百分点;乳脂率8.95%,比滩羊高4.68个百分点;乳糖含量1.83%,比滩羊低1.67个百分点;萨福克羊奶中有效成分高于滩羊.尽管乳糖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羔羊对乳糖的消化、吸收率低,乳糖量高时发生拉稀,对羔羊产生不利影响.改良本地羊效果表明萨杂屠前活重63.6 kg,为同龄、同性别滩羊的193.3%、小尾寒羊的157.0%;萨杂羊胴体重34.21 kg,为滩羊的231.1%、小尾寒羊的184.5%;萨杂羊的屠宰率56.07%,比滩羊高6.31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9.60个百分点;萨杂羊净肉率41.33%,比滩羊高2.88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5.72个百分点;胴体净肉率83.45%,比滩羊高5.93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10.12个百分点;肉骨比5.04∶1,比滩羊高43.5%,比小尾寒羊高83.27%;眼肌面积24.27 cm2,比滩羊高114.4%,比小尾寒羊高86.2%;熟肉率52.65%,比滩羊低5.11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2.39个百分点,表明滩羊肉的出品率高于萨杂和小尾寒羊;新鲜肉的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肉眼观察萨杂眼肌横断面,有明显的大理石纹、即肉脂相间性状,而滩羊和小尾寒羊眼肌横断面无大理石纹.  相似文献   

3.
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陶×本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本地绵羊高13.68 kg,胴体重高7.04 kg,净肉重高6.1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陶×本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羊肉干物质、蛋白质和熟肉率分别比本地绵羊高5.81、1.53和1.65百分点.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0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了解良种山羊经济杂交效果,綦江县从2002年起,开设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地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夏洛莱肉羊,小尾寒羊改良本地绵羊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夏洛莱肉羊和小尾寒羊改良河北沧州地区本地绵羊,夏本及寒本杂种羊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均好于母本。夏本杂二代、寒本杂二代周岁公羊体重分别比本地羊提高39.33%、54.89%;成年母羊体重分别比本地羊提高30.89%、40.06%。夏本杂一代及寒本杂一代周岁羯羊比本地羊多产净肉4.88kg、5.66kg。此外,笔者还对杂种羊外貌特征及繁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测定。  相似文献   

6.
用特克赛尔公羊改良蒙哈混血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特×蒙哈杂一代6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蒙哈混血羊高12.24 kg,胴体重高6.66 kg,净肉重高5.8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增加1.67 kg,眼肌面积增加8.13 cm2,为蒙哈混血羊的1.80倍,差异显著(P<0.05)。特×蒙哈杂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优质肉率、骨肉比均高于蒙哈混血羊,肉质较细嫩,羊肉品质得到改善。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68.6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特克赛尔羊改良蒙哈混血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波尔山羊与四川王个地方山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杂种一代羊各月龄的体重及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其杂种一代公羊初生重,二月,六月,周岁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公羊平均提高40.87%,46.14%,71.79%,64.86%,母羊分别提高43.18%,46.95%,68.18%,56.37%,六月龄日增重公羊平均145.73g,母羊平均125.38g,比本地山羊提高71.99%,65.76%,周岁日增重公羊平均110.93g,母羊平均96.47g,比本地山羊提高57.73%,48.90%,杂种一代羊六月龄胴体重11.20-12.06kg,屠宰率46.47%-49.08%,净肉率36.43%-38.01%,胴体重比同龄本地山羊提高3.02-5.32kg.  相似文献   

8.
利用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进行了杂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的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的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进行了杂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的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 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 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正> 1985年我县从山东泰安地区引进了个体大,繁殖力高了小尾寒羊,但由于该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羊低,经济效益不高。我站从1988年利用小尾寒羊公羊改良本地蒙古羊,使当地羊具有繁殖力高,屠宰率和净肉率也高的特点。1989年至1990年我们对小本杂(小尾寒羊×本地蒙古羊杂种简称)1代羊进行了繁殖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的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与张掖市本地饲养的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蒙古羊比较,陶蒙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4.6%,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2.5%、16.1%和13.3%,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2.0%;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3%,体长增加17.1%,胸围增加27.19/6,管围增加16.6%;6月龄胴体重提高29.92%,净肉重提高37.82%。波蒙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2.2%,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3.0%、23.3%和15.3%,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5%;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9.7%,体长增加19.7%,胸围增加30.9%,管围增加17.0%;6月龄胴体重提高33.88%,净肉重提高43.17%。萨蒙杂交F1公母平均初生重比蒙古羊提高21.3%,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6.7%、15.2%和11.6%,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0.4%;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47.8%,体长增加33.5%,胸围增加49.0%,管围增加26.8%;6月龄胴体重提高31.04%,净肉重提高42.02%。  相似文献   

12.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与张掖市本地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21.4%、14.4%和14.5%,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5%;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3%,体长增加16.7%,胸围增加19.1%,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l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7.7%,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1%、20.8%和16.0%,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6.0%;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5%,体长增加16.1%,胸围增加17.8%,管围增加10.7%;6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2%。萨寒杂交Fl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4.0%,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2.8%、13.3%和14.4%,初生至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4%;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31.5%,体长增加17.6%,胸围增加19.2%,管围增加11.4%;6月龄胴体重提高45.36%,净肉重提高57.64%。  相似文献   

13.
杜泊羊、特克塞尔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果表明:杜寒F1的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9.61%(P<0.05),比特寒F1提高29.41%(P<0.01).初产母羊杜寒F1的产羔率比父本杜泊羊高49个百分点(P<0.01).3月龄断奶杜寒F1和特寒F1的体长、胸宽、胸深和管围也大于小尾寒羊,二者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7.49%和31.3%(P<0.01);饲料报酬提高34.55%和31.24%(P<0.01).经屠宰测定,杜寒F1和特寒F1的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3.2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胴体净肉率杜寒F1>小尾寒羊>特寒F1;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每只育肥羊杜寒F1比小尾寒羊增收104.3元,比特寒F1羊多增收11.9元,特寒F1羊比小尾寒羊增收92.4元.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杜寒F1、杜寒F2、萨寒F1、陶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54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对等原则分组,每组10~12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饲喂,对不同杂交育肥羔羊产肉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平均日增重313g,饲料报酬5.17:1,比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l6.34%(P〈0.05);比杜寒F2高出11.79%和3.7%。杜寒F1、杜寒F2、萨寒F1和陶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厄枣羊提高1.8、5.9、1.5和2.5百分点;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6、4.2、3.1和3.1百分点。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眼肌面积均大于小尾寒羊(P〈0.05);大理石纹萨寒F1〉杜寒F1〉杜寒F2〉陶寒F1〉小尾寒羊。肌肉的剪切值则杜寒F2〈陶寒F1〈杜寒F1〈小尾寒羊〈萨寒F1。饲养1只杜寒F1与杜寒F2肥羔羊,按试验期平均增重25kg计算,比小尾寒羊增收26元和12.75元。  相似文献   

15.
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的后代进行了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跟踪测定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欧山杂交F1代公、母羊初生~3月龄,3~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对照组后代日增重均快,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月龄的增加,日增重降低。说明欧山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在初生至12月龄增长速度快,而12~18月龄的增长速度减慢,适宜羔羊肉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澳洲白绵羊和黑杜泊羊与湖羊开展杂交试验,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观测,筛选适合临夏地区肉羊最佳杂交组合,促进临夏肉羊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肉羊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产羔率湖羊>黑杜湖F1>澳湖F1,繁殖成活率澳湖F1>黑杜湖F1>湖羊;羔羊初生重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三月龄六月龄重澳湖F1与湖羊、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极显著(t>0.01);杂交羔羊出生时体高、体长均不显著(t<0.05),黑杜湖F1与澳湖F1两个杂交组合的胸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三月龄两个杂交组合管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六月龄体高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不显著(t<0.05),澳湖F1与湖羊差异显著(t>0.05),体长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胸围和管围澳湖F1与黑杜湖F1两个杂交组合与湖羊之间差异均为显著(t>0.05)。  相似文献   

17.
18.
Sheep     
  相似文献   

19.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抑制素对绵羊卵巢调节作用机制,对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中抑制素分布进行免疫组化SP方法定位。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电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卡拉库尔羊抑制素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和细胞间质。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在其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中抑制素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原始卵泡和成熟卵泡(P0.05),且抑制素水平在腔前卵泡之前达到高峰,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