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的4种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不同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及持水量分别表现为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和持水量在4种福建柏混交林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浸水时间的变化,前2 min内,4种福建柏混交林的凋落物吸水均最快,福建柏杉木混交林达到51.07 g/min,吸水最快;福建柏木荷混交林达到34.25 g/min,吸水最慢。在整个吸水过程中,凋落物持水量及饱和时最大持水量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3)凋落物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C/N、C/P、N/P值均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2.
杉木边缘产区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边缘产区,对采伐迹地采用清杂整地,营造福建柏、木荷纯林和两者混交林,对各试验地的林木采取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其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10%、12%,平均树高分别大9%、11%、平均树冠分别大13%、7%,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多22%、25%。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分别大23%、18%,11%,9%,11%、9%。  相似文献   

3.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柏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株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a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平均树高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高大5.3%、7.3%,平均胸径分别粗10.6%、4.3%,平均树冠分别大12%、6%,每公顷郁闭度大12.5%,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平均分别多46.4%、26.8%.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及木荷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分别大23%、18%、11%及9%、11%、9%,有机质分别大25.3%、11.6%.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进行了技术试验,采取了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9.7%、31.6%,平均树高分别高15.3%、21%,平均树冠分别大20%、3.4%,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大42.2%、120%,每公顷出材量平均分别大41.6%、129%.土壤肥力测定分析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平均分别大29.9%、12.2%,36.5%、24.6%,20.9%、9.5%.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混交林水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秃杉混交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以及福建柏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量和土壤持水量测定,结果表明,福建柏与木荷、秃杉混交可以增强林分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柏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株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a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平均树高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高大5.3%、7.3%,平均胸径分别粗10.6%、4.3%,平均树冠分别大12%、6%,每公顷郁闭度大12.5%,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平均分别多46.4%、26.8%。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及木荷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分别大23%、18%、11%及9%、11%、9%,有机质分别大25.3%、11.6%。  相似文献   

7.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秃杉杉木混交林、秃杉木荷混交林、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与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把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镇办半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了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12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和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比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分蓄积量提高8.09%、10.35%、106.78%,林分总生物量提高8.21~35.98t/hm2,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比纯林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9年生杉木、木荷纯林及其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纯林,混交林干和根生物量的比例增加,枝和叶生物量的比例降低。5杉5荷林分总生物量分别比杉木和木荷纯林高25.8%和69.3%,7杉3荷和3杉7荷林分总生物量与杉木纯林接近,但分别比木荷纯林高41.2%和35.7%。7杉3荷、5杉5荷和3杉7荷混交林林分总碳储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0.1%、22.2%和3.4%,比木荷纯林增加33.5%、48.3%和25.3%;碳储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乔木层和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与纯林差异不大。因此,相对于杉木或木荷纯林,5杉5荷混交可以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  相似文献   

10.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12年生杉木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生物量、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纯林,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两种林分接近,混交林总生物量比纯林增加32.8%;混交林中杉木各器官多数营养元素含量高于纯林,但没有一致性的变化规律;混交林N、P、K、Ca和Mg积累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这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11.5%、15.6%、19.7%、30.7%和6.2%;因此,杉木木荷混交林可以有效增加这五种营养元素的积累,混交林比纯林更有利于维持地力。  相似文献   

12.
对22a生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木荷×杉木单层混交林及杉木纯林调查分析表明: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能合理利用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林分蓄积量比木荷×杉木单层混交林提高了30.6%,比杉木纯林提高了119.3%。柠檬桉由于树体高大,与木荷、杉木混交,其密度的增加并不会影响乡土树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于荷×杉单层混交林和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3.
闽北林区是福建省最为主要的林区,为探寻适宜的人工林造林方式,以建瓯南雅杉溪村18a生的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木荷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这7种人工林林地中杉木、马尾松和木荷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状况好于其他6种类型人工林中杉木的生长状况,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中,马尾松和木荷的生长状况较其他6种类型林地要好。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纯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林分生长量、林内环境、土壤肥力等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表明:12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分别大10.58%、12.50%,平均胸径分别粗15.28%、20.68%,平均枝下高分别大4.21%、17.86%,平均单株材积分别大48.57%、67.74%,平均蓄积量分别大14.01%、37.74%。地表层枯枝落叶物平均分别高0.70~1.00cm,增厚25.93%~70.00%。土壤肥力N、P、K养分,平均分别提高2.94%、1.94%,4.55%、2.99%,2.98%、2.47%。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秃杉分别与木荷、马尾松按照1∶1的比例混交,秃杉纯林作为对照进行了秃杉混交林的试验,对造林20年的试验林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秃杉在秃杉木荷混交林中生长最快,秃杉纯林次之,秃杉马尾松混交林中生长最慢,林分蓄积量大小也表现为秃杉木荷混交林秃杉纯林秃杉马尾松混交林;秃杉木荷混交林土壤疏松透气、肥力高,秃杉马尾松混交林土壤通透性较差,肥力较低。木荷是秃杉混交较为合适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7.
宁化县木荷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荷与杉木、马尾松不同混交方式、混交比例的混交林、木荷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更适宜种植混交林,杉木×木荷3∶1比例混交林的木荷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生长量均比杉木×木荷2∶1混交林及木荷纯林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混交方式以水平带状混交林分生长更好,水平带状混交木荷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均比垂直带状混交及木荷纯林高。杉木与木荷混交应控制好木荷的混交比例,否则会影响混交效果,而且到一定年龄时对林分应进行间伐,控制好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8.
台湾桂竹福建柏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福建柏密度的福建柏台湾桂竹混交林及其人工纯林进行调查 ,分析了纯林与混交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变化 ,以及土壤的贮水能力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 :与纯林相比 ,福建柏密度为 180 0株·hm-2 的混交林利用营养空间充分 ,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培育福建柏大径材的最优混交模式,对安溪竹园国有林场40年生福建柏不同的行间混交林(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比例为3∶1∶1)、福建柏×柳杉(5∶4)、福建柏×火力楠(2∶1)、福建柏×木荷(3∶2),福建柏纯林(对照组)的生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单株材积量大小排序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0.2702 m~3·株~(-1))>福建柏×柳杉混交林(0.2620 m~3·株~(-1))>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0.2125 m~3·株~(-1))>福建柏纯林(0.1986 m~3·株~(-1))>福建柏×木荷混交林(0.1196 m~3·株~(-1));木材总蓄积量大小排序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336.19 m~3·hm~(-2))>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261.73 m~3·hm~(-2))>福建柏×柳杉混交林(241.84 m~3·hm~(-2))>福建柏纯林(192.77 m~3·hm~(-2))>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28.37 m~3·hm~(-2))。综合比较分析,初步得出福建柏×杉木×马尾松为最优混交模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其福建柏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分别提高13.32%、20.58%、36.05%,林分总蓄积量增加74.40%。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杉木及其混交林生长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6  
盛炜彤  薛秀康 《林业科学》1992,28(5):397-404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