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宁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为审核审批部门提供详实可靠基础数据为前提,以服务建设项目为初衷,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占用征收林地调查设计移动端平板电脑(安卓版)与桌面端后台软件完美结合,实现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外业调查与内业设计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操作,实现调查小班基础数据和各项相关报表的自动生成以及智能化制图、属性图形的同步更新,生成的占地小班数据库能够与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对接,方便林地"一张图"年度动态更新。该技术的研究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2.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反映了国家对林地资源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国家林业局要求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督检查,确保用地单位节约集约、依法依规使用林地。但在平原地区进行使用林地调查和检查中,经常会遇到林地认定的问题,即项目所占的是否属于"林地",因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林地认定存在不同的表述,导致不同部门对此存有争议,说法不一。为此,本文对平原地区林地认定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林地调查和检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是在使用土地红线与林地"一张图"叠加基础上进行的实地踏查,区划林地小班和分析使用林地现状。通过91卫图助手和ArcGIS软件在林地调查中的应用,相较传统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纸化作业等特点,可快速提升调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软件也为林业调查工作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设项目的用地类型,使用林地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拟占用、征用林地现状调查,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评价,植被恢复可行性评价,综合评价,保障措施和可行性研究结论等几方面论述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依据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结果,阐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分析了使用林地条件因素,提出了使用林地方案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承担完成的"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分赛场抚松长白山国际滑雪中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项目为例,分析该项目在使用林地过程中对项目区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其他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林地许可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是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图件中最为重要的图件之一,为了实现征占用林地图件编制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文章通过运用ArcGIS软件针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利用ArcGIS软件中部分制图功能,保证了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制图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安徽省近年来矿山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完善临时使用林地办理制度,加强部门沟通、规范矿山选址,进一步明确采矿权设置范围,规范矿山建设项目涉及公益林、天然林的政策调整,切实加强矿山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林地的管理,严格矿山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工作,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严厉打击矿山项目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和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基本建设和大量增加的投资项目涉及了许多征占用林地问题,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分5大类型,各有特点;征占用林地的外业调查质量关系内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内业工作质量是展示参加征占用林地调查和做可行性研究人员素质的根本,关系建设单位利益和老百姓利益,也关系林业建设事业的利益,工作人员素质必须高;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评估工作存在新旧客观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林地。在不可避免地造成林地、林木资源损失的同时,工程施工全过程也对项目区的环境和林业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原油管道类建设项目,因其线路长、施工周期长、大型机械运用多,又存在原油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原油管道类建设项目占用林地的行为倍受关注。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承担完成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项目为例,分析该项目在使用林地过程中对项目区环境和林业建设的各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其它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林地许可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评价的方法。基于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通过典型代表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一种通过分区域建立单位指标效益评价表和采用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面积为基数,评价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的定量化方法。实现了评价的完全定量化,并且简便、评价基数易得、结果可靠、实用性强、易推广。  相似文献   

12.
拟使用林地现状图是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林地资源管理,规范林业用地审批,本文以某建设项目占用征用林地为例,介绍了利用Arc GIS绘制拟使用林地现状图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的预测是编制"征占用林地定额报告"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以福安市为例,结合福安市经济社会、土地管理、林地利用等历史和预期性数据,采用不同思路、多种分析方法科学预测福安市2011-2020年期间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客观剖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及解决方案,为其它各地科学预测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的需求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是法定责任和要求,用地单位及时用地,是贯彻落实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建设项目闲置使用林地的现状,指出问题。分析原因认为,项目没有取得建设用地指标,项目不符合规划要求,用地单位没有落实建设资金、有意囤地、没有落实用地补偿等因素是造成林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提出严把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关,及时报告使用林地进展情况,出台闲置林地处置办法等解决闲置使用林地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依法及时、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相似文献   

15.
将ArcGIS与常用绘图软件进行了比较,概述了ArcGIS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分析重点、外业调查工作图制作、附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杨增军 《绿色科技》2015,(2):166-169
通过收集2005~2009年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资料,探讨了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对林地资源和森林面积的影响。结合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分析了2010~2020年期间林地的供给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并提出了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的控制措施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十二五"期间共审核建设项目使用林地4 464宗,类型包括交通建设、能源类建设、电力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等。对目前存在的征占用林地定额与实际使用林地需求相矛盾,违法使用林地情况仍然存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减少用地总量,降低征占用林地规模,尽快出台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建立预审机制,进一步放宽征占用林地先行使用林地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使报告的图件制作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传统的编制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测管理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功能较大的图形编辑、数据可视化、拓朴错误处理的特点,结果直观准确,深受林业制图员的欢迎,值得推广和普及。现就地理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中的应用过程的一些主要应用技术技巧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海南省率先实行了"多规合一",实现了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对林地的需求逐年增加,必须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和审批,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海南省实行"多规合一"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实际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隆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分析计算统计,结果显示隆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总面积857.1418hm2;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总计为61342254.0元;迁移保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苏铁1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椿36株、红毛椿22株;国家三级古树大叶榕4株、小叶榕2株;将有814.5977hm2的林地永久地转化为公路建设用地;公路建设直接导致沿线区域769.8776hm2的森林面积永远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