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旅游业正处于规划起步阶段,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旅游开发前的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和区域特性三方面构建了1个包含2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得分为7.832 5分,开发潜力为Ⅰ级。利用SWOT分析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定性分析。对乌拉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4点建议:1) 旅游发展保护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2)发展旅游,首先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3)发挥景观资源优势,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4)分阶段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旅游小镇的开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养生旅游的兴起,为发展地方经济、打造旅游品牌、保护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对我国养生主题旅游小镇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于平凉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进行了评价,并且就开发潜力进行等级评价.对平凉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凉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策,并对平凉旅游资源景点布局和开发路线选择做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开发乡村旅游业资源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旅游事业迅猛发展,一些主要城市产生了“超负荷”的危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疏散游客,使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而且对开发农村劳力资源、增加经济、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地有多种多样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乡土文化艺术、民居建筑和传统的劳作方式,开发潜力很大。作者认为: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注重特色,合理地开发资源,并重视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90-10793
西北5省区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在西北地区实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有利于发挥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克服局限因素,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从政策、地缘、资源、市场4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基础,重点提出了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战略,对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切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谌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7-657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大别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但目前大别山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潜力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开发利用大别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拓创新,以旅游为带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状况,提出了开发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布朗山发展现状,进一步对当地的经济资源进行比较,得出目前首要任务是发展旅游业。在此基础上,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展望开发旅游业的前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森林旅游业的日益兴盛,使旅游人员不断增加,相关产业迅猛发展,而现阶段长白山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商品应把握突出地方特色等原则,同时综合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抓住发展机遇,发挥特长,使旅游产品兼具传统特色和时代特性,围绕长白山区的资源做文章,充分发掘内在潜力,把旅游商品开发和长白山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把资源优势最大化地转变为经济优势,造福于长白山地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不断的被开发与完善,因而做好旅游管理与开发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旅游业的管理与开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只有结合新型的科技手段,通过对GIS的合理运用,完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协助企业做好旅游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GIS在旅游管理与开发中的应用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作为当前社会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一种旅游模式,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草原天路是张家口地区的知名景点,其周边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和开发规划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草原天路的生态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热情,同时在注重自身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上,要维护好草原天路的生态环境,充分保持和提高其生态旅游的生态休闲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旅游业进行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以此作为基础对大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大庆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此来实现我国大庆旅游资源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能够推动我国大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利益,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旅游大国,在国际舞台中能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立安 《甘肃农业》2005,(10):82-8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无烟工业”——旅游业。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以及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为主体的双坡旅游开发设想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长白山西、北坡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中国境内长白山为主体的旅游开发设想和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灵璧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预测为目标,从资源价值,环境氛围,开发潜力3个方面和观赏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旅游环境容量、安全性、卫生状况、农业发展、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10个价值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利用层次结构法分析灵璧县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灵璧县的旅游资源良好,旅游环境容量大,具有一定的乡村旅游开发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郑晓英  赵向豪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343-2352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为红柳生态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莎车县为实证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莎车县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值为75.53,对应的潜力等级为Ⅳ级,表明开发潜力水平较高,适宜开发红柳生态旅游。红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贡献度较大,分别为32.72%、27.63%和21.52%,并成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条件;而红柳旅游开发前景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结论】加强红柳的生态化、资源化与商品化利用;设置生态扶贫与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打造红柳文化游精品路线;分层次、多渠道加大红柳生态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弱对旅游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在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旅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经济、市场开发潜力。以彝族"撮泰吉"为例,分析其非遗文化在旅游业开发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壮大"撮泰吉"旅游演出团队、完善"撮泰吉"旅游资源规划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等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旅游业的形势下,阿尔山市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相关规定,对阿尔山市单体及整体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9.
河北王家寨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了解王家寨民俗村的旅游发展状况,达到指导开发实践的目的,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经营现状,分别对其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条件、旅游经营现状进行了单因素评价,并根据指标体系中各因子的累计得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寨民俗村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的轻微干扰;其区位条件良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由于受到社会效益、游客满意率等因素的制约,经营现状并不十分景气.该村在旅游资源开发、硬件设施建设和旅游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一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二是旅游资源价值高,极具开发潜力;三是地理区位优越,旅游市场大。其弱点为:一是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形象不突出,市场知名度低;二是旅游景区(点)缺乏规划开发,且景点分布分散;三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就国内、国际大环境而言,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并存。为此,提出六安市旅游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