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有十几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本就养殖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后的水体消毒使用药物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养殖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虾成功或失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十几种。放养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药物。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药物。 本文只就养虾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后的水体消毒使用药物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他们及水体消毒的目的 在养虾池塘中,从大海进入的海水,会带进鱼类、甲壳类和各种原生动物、有害细菌及病毒。鱼类是…  相似文献   

3.
池塘是海参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池塘的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海参的健康,故清塘消毒是海参养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一、黄颡鱼养殖池塘建设选择3~5亩大小的长方形池塘,方便管理,池塘水深1.5~1.8米,池塘底部平坦,底质为黏土,淤泥厚度10~20厘米。池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可配备水井。进水口设置60目密网纱过滤进水,防止杂鱼、鱼卵、青蛙卵等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水体。二、清塘消毒培育黄颡鱼水花的池塘需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工作,清塘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水花养殖的成败。主流的  相似文献   

5.
正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养殖时间长的池塘,养殖前必须要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野杂鱼、害虫等,这样可以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生石灰清塘1.干塘清塘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选择在苗、种放养前2~3周内的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消毒。在进行清塘时,池中必须有积水10厘米左右,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亩75千克,淤泥较少的池塘则用50千克。生石灰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6.
吴月方 《科学养鱼》2002,(11):34-35
青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养殖优势品种,现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养殖。为了让养殖户在青虾养殖业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减少亏损,笔者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虾养殖经验,总结了池塘养殖优质青虾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的清整与准备1.池塘清塘时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水草和腐殖质,修整池埂,铲除池边坡的杂草,整修好进、排水口。2.虾苗、虾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药物清塘、消毒。清塘时池底留下10厘米水,每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杀灭野杂鱼及病原…  相似文献   

7.
王向阳 《齐鲁渔业》2007,24(4):20-20
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潮无法换水。四是淡水水源缺乏,海水的比重偏高。  相似文献   

8.
淡水青虾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青虾又称日本沼虾,属淡水甲壳类生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不同档次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淡水青虾的养殖以其成本低,效益好,苗种来源方便,能自然越冬等优点,在各地的水产养殖业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人工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既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又增加了生产者的收入。目前,青虾的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的关键是苗种的培育。为此本人简要介绍淡水青虾的苗种培育中几个主要技术。 一、除野消毒 对于养殖生物依赖生存的池塘环境,做好清塘除野消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清塘消毒药物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或茶子饼。一般在五月的上、中旬即可进行清塘等准备工作,清塘时可用上述药物中的  相似文献   

9.
1池塘养殖海蜇回捕率低的原因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  相似文献   

10.
胡文馨 《内陆水产》1999,24(8):29-29
1清塘消毒关池塘既是鱼类生活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及敌害存在的场所,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鱼病的防治首先要严把清塘消毒关。1.1池塘整修主要是清除池边的杂草和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经过阳光曝晒,以杀灭部分病虫害。1.2池塘消毒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塘面积5~8亩为宜,池塘深度1.5米左右。具有独立排灌系统,进水口用80目网片过滤。按每10亩2200瓦的标准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四周用50厘米高度的废旧钢化玻璃或塑料板等围栏。2.清塘消毒池塘在3月初进行浅水(15~20厘米水深)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13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以杀灭池塘有害生物和病原体。3.肥水种草清塘消毒3天后施基肥培育浮游  相似文献   

12.
<正>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养殖前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有害鱼、虫等,目的是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一、生石灰清塘1.干塘清塘在修整池塘结束后,选择在苗种放养前2~3个星期的晴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在清塘时,池中必须有积水10厘米左右,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75千克/亩,淤泥较少的池塘则用50千克。生石灰在空气中易吸湿转化成氢氧化钙,如果以后不及时使用,应保存于干燥  相似文献   

13.
清塘除野消毒是提高池塘养殖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虾、蟹养殖池内要达到清除野杂鱼并维护虾、蟹的良好存活的目的。以往,广大渔农常用生石灰、巴豆、茶粕、鱼腾酮及五氯酚钠等药物清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屡见弊端,例如用量大、劳动强度与成本高、清塘不彻底,特别是五氯酚钠的高残留等问  相似文献   

14.
一、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巴西鲷及杂交鲶对池塘养殖条件要求不高,本次试验塘为4亩,水深平均达1.5米,池底淤泥12厘米,pH值7.2,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无污染。 (二)苗种放养 1.清塘肥水 本试验塘于4月20日清塘消毒,用量为  相似文献   

15.
从池塘养殖草鱼的前期准备,包括清塘消毒、进水过滤,搭配套养品种等,到养殖全过程,包括鱼种免疫、鱼种消毒、水质调控(碱度调节、微生物制剂调控和生物浮床技术),药物防控等方面,综合形成池塘养殖草鱼全过程的病害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池塘养殖草鱼的前期准备,包括清塘消毒、进水过滤,搭配套养品种等,到养殖全过程,包括鱼种免疫、鱼种消毒、水质调控(碱度调节、微生物制剂调控和生物浮床技术),药物防控等方面,综合形成池塘养殖草鱼全过程的病害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胡维强  刘君 《科学养鱼》1999,(10):19-19
众所周知,黑仔鳗的养殖是整个养鳗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黑仔鳗养殖管理不好,则对以后成鳗的养殖影响极大。笔者根据几年的工作实践,特将黑仔鳗养殖的几点关键措施总结如下。1.池塘消毒。清塘后晒于的池塘,进水1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公斤带水消...  相似文献   

18.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多样化,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本文探讨小龙虾常规养殖关键技术。一、养殖前期工作1.池塘养殖小龙虾,在未放虾苗或亲虾的情况下可使用常规的清塘手段,可用生石灰或三氯异氰脲酸进行清塘消毒。对已有虾苗或抱卵亲虾的池塘,在早春时一般不消  相似文献   

20.
“先科巨鲫”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养殖效益显著。笔者经几年的实践,总结Ⅲ一套池塘无公害养殖“先科巨鲫”的方法,现将该技术要点陈述如下,以供参考。1.池塘准备准备混养“先科巨鲫”的池塘,在鱼苗(朝苗)投放前,务必清塘消毒。有条件放干水的池塘,先放干池水后暴晒一星期左右.然后整理堵塞好漏洞.再用40~50kg/亩的生石灰泼洒;池塘清塘消毒较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